北京市宣武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人教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宣武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人教版[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1-28 14: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宣武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Cu B. CH3CH2OH C. H2SO4 D. CH3COOH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氯水 B. 液氯 C. 漂粉精 D. 浓盐酸
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4.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四氯化碳层变为橙红色的是( )
A. 少量氯水滴入KI溶液
B. 少量碘水滴入NaBr溶液
C. 少量溴水滴入KI溶液
D. 少量氯水滴入NaBr溶液
5.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6. 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A. 氯水 B. 碘水
C. 碘化钾溶液 D. 溴化钾溶液
7. 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的产物是( )
A. 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
8. 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Al和盐酸 B. NaOH和H2SO4
C. 和NH4Cl D. Na2O2和H2O
9.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 O2 B. NH3 C. CO2 D. HCl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跟溴化钾溶液反应:
B. 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
C. 稀硫酸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B. 在标准状况下,1g氢气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 在标准状况下,0.5mol水的体积约为11.2L
D. 在标准状况下,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12. 下列关于Na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强还原剂
B. 它们的结构相同
C. 它们都显碱性
D. 它们灼烧时都呈现黄色火焰
13. 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14.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B. 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C. 质量相同时,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快慢:碳酸钠<碳酸氢钠
D. 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碳酸钠<碳酸氢钠
1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 32g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 2.4g镁变成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1L 0.3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的数为0.3NA
16. 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升高
B. 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减弱
C. 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D.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17. 下列关于等质量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B. 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 所含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比为5:4
18.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 Na2CO3 B. NaHCO3 C. Fe2O3 D. CO2
19. 关于0.1mol/L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g
B. 0.5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C. 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D. 取该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20.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21. 碱金属元素包括(填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有______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时易_____________电子,本身被____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____性;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还原性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递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作用制成漂白粉或漂粉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失效,其原因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制的氯水呈_____________色,说明氯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分子。向氯水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立即有_____________生成,说明氯水中有_____________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经一段时间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放出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表示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C为单质,D为离子化合物。


(1)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
(2)C单质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铁跟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溶液跟少量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在标准状况下,0.48g某气体的体积是672m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三、实验题:(27题每空2分,28题中(1)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
27. 实验室用NaCl晶体配制500mL 0.1mol/L的NaCl溶液:
(1)配制该溶液需称取NaCl晶体___________g,应选用___________mL的容量瓶;
(2)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
A. 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 将称量好的NaCl晶体倒入烧杯中,加入约30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选好的容量瓶中
D. 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静置后装入试剂瓶
E. 改用胶头滴管缓慢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 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3)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带有游码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上
②溶解搅拌或向容量瓶中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③未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
⑥配好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⑦定容时,盖好瓶塞摇匀后发现液面略低于刻度,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8.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B、C、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试剂名称:B中____________,C中____________,E中____________;
装置作用: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最后结果精确到0.1)(每题4分,共8分)
29. 实验室需要0.5mol/L的硫酸500mL,若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进行配制。求:
(1)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30. 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7.4克,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其固体质量变为21.2克;若将上述混合物与200mL某浓度的盐酸混合时,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C 2. B 3. AB 4. D 5. BC 6. AB
7. D 8. C 9. B 10. AD 11. D 12. D
13. B 14. AC 15. B 16. C 17. CD 18. B
19. AC 20. D
只有1个答案的,选择正确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有2个答案的,每选对1个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21. Li Na K Rb Cs(Fr) 1 失 氧化 还原 逐渐增强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失电子能力增强
22. 和
(1)
(2)
23. 黄绿色 白色沉淀
褪色 氯水中的次氯酸将石蕊试液漂白 无色气体
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24. (1)
(2)应保存在煤油中
25. (1)
(2)
26. 16g/mol
三、实验题:(27题每空2分,28题中(1)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
27. (1)2.9g 500mL
(2)B C A F E D
(3)①②③⑤⑦
28. (1) 1:2

(2)水(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Cl2中混有的气体 除去氯气中的水(干燥氯气)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3)
四、计算题:(最后结果精确到0.1)(每题4分,共8分)
29. (1)18.4mol/L (2)13.6mL
30. (1)38.7% (2)2mol/L
PAGE
7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