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能力目标:以化学实验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通过化学实验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不易溶与水,一升水约溶解30毫升氧气。
在101kPa、-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101kPa、-218℃时,氧气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态。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O2 不易溶与水;
2.O2 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3.液态、固态的O2都为淡蓝色;二.化学性质——较强的氧化性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课本中通过木炭、硫、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可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反应,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注意:学习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结论,正确记录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二.化学性质1.镁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银白色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结论:镁跟氧气点燃反应生成氧化镁。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二.化学性质2.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
结论:铁跟氧气点燃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二.化学性质3.碳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跟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二.化学性质4.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硫跟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二.化学性质5.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强烈的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大量白烟。
结论:磷跟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性质6.蜡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放出量热,瓶壁上有雾珠出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结论:蜡跟氧气点燃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重要的现象比较1-2-1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重要的现象比较1-2-2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总结 ]1.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3.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4.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5.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6.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氧气可以跟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反应,且反应剧烈,由此证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氧化性较强。 三.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类方式,最初人们从宏观角度观察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现在我们将这种分类叫做基本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有四种,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三.反应类型例如:
1.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3.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4.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5.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6.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三.反应类型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2)特点: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一种,即:“多合一”。三.反应类型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电子的得失或转移)进行分类,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也有一定的宏观特征,即,有氧参加的反应。三.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
1)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特点:有氧参加的反应。
如: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蜡烛+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一般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 (性质决定用途)氧气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容易与其它物质反应放热,所以,氧气的用途主要有
1.供给呼吸:用于潜水、登山、医救。
2.支持燃烧,放热:气割、气焊、炼钢、宇航、制液氧炸药等。 [ 解题指导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的是( )
A.硫 B.红磷 C.蜡烛 D.铁丝
[ 分析 ]
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一定能发光放热,但不一定都有火焰,只有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才发出火焰。硫、红磷、蜡烛虽然都是固体,但点然后逐渐熔化形成可燃性的蒸气,燃烧时发出火焰。[ 解题指导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的是( )A.硫 B.红磷 C.蜡烛 D.铁丝[ 答案 ] D.铁丝[ 点拨 ] 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发出火焰,点燃的如果是可燃性气体,或燃烧后逐渐熔化形成可燃性蒸气,燃烧时才发出火焰。 [ 解题指导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硫 B.红磷 C.镁 D.木炭
[ 分析 ] 烟是大量的固体细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雾是大量的液体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本节氧气性质实验中,只有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粉末,弥散在空气中形成浓厚的白烟。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也能产生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只有少量白色的氧化镁固体弥散在空气中,形成少量的白烟,而不是大量白烟。 [ 解题指导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硫 B.红磷 C.镁 D.木炭[ 答案 ] B.红磷[ 点拨 ] 本题的干扰项是“C.镁”。原因是现象相似,以混淆;所以,解决方法是熟记每一个氧气性质实验中的燃烧现象。 [ 解题指导 ]3.现有四瓶无标签的气体,已知分别是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各一瓶,请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 分析 ] 此类题型属物质鉴别题,解此类题的原则是:(1)找出各种物质的特性,根据其特性依次鉴别。(2)实验现象要明显可信度高。(3)实验操作步骤要简单、安全,容易实施。(4)答题要清楚,一般有两种解题格式,即文字叙述法和图示法;但基本程序都一样,即“操作→现象→结论”。 [ 解题指导 ][ 答案 ] 解题格式一:文字叙述法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四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原气体是氧气,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原气体是空气,木条立即熄灭的,原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再向使木条熄灭的两个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集气瓶内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没变化的原气体是氮气。 [解题指导] 解题格式二:图示法[ 解题指导 ][ 点拨 ] 解此类题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物质的特性,二要选择恰当的实验操作顺序,三要按照解题的格式要求,才能回答准确。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重点: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不易溶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态、固态的O2都为淡蓝色。
二.化学性质——较强的氧化性
掌握——镁、铁、碳、硫、磷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要点,现象,结论和文字表达式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具体实例[ 能力测试 ]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镁条 D.铁丝
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B.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C.水+二氧化碳 → 碳酸
D.氧化汞 点燃→ 汞+氧气 [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3.下列各组物质中颜色相同的是( )
A.硫、红磷 B.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C.镁 氧化镁 D.氧气 二氧化硫
4.若要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它气体,课选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硫黄 C.木炭 D.蜡烛
[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5.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用于航空、登山 B.用于炼钢
C.用于气焊、氧焊 D.用于炼铜
[ 能力测试 ]二.填空题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并放出 ,瓶壁上有 出现,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 现象。这说明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了 和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1) ,(2) ,(3)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下端系一根火柴棒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类型为 。 [ 能力测试 ]二.填空题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镁条燃烧。
(2)磷在空气中燃烧。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乙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能力测试 ]三.计算题 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大约吸入8升氧气,则每天大约需吸入多少升氧气?这些氧气的质量约是多少克?(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 目的 ]了解生活,利用数学解决化学问题。[ 能力测试 ]三.计算题解:(1)每天大约需吸入氧气
=8升/分×(60×24)分
=115200升
(2)每天大约需吸入氧气质量
=1.429克/升×115200升
=164620.8克
答:每天大约需吸入氧气115200升,
这些氧气的质量约是164620.8克。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