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2-09 09: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教师 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和演唱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识谱能力不强,歌曲的感情表达不是太好,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同时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教材分析: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为《快乐擦擦擦》《爱的旋律》《七彩版图》《乡音多喜乐》《睦邻佳音》《蓝天白云》《理解多好》《欢聚与期盼》。八个单元共选用33首作品,其中外国作品14首。听赏作品15首,其中11首为器乐作品。学唱歌曲15首,以曲调优美,适合高年级学生演唱的作品为主,其中中外民歌六首,不少采用了唱、奏、动结合的方式,要求在《七子之歌—澳门》等五首歌曲中背唱两首歌曲,卷首歌曲选用《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每个单元分设听、唱、动、奏四项活动,以"音乐娃娃"为图案标志,其中还有以"小蜜蜂"图案标志的"认",呈现梯度渐进的识谱与了解音乐常识等认知要求,并将认知活动渗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好奇、好动,"动"的活动既指律动、舞蹈与音乐游戏等适合儿童的综合性艺术表演,也把创造活动包容进去。本册教材还在单元内系列安排了竖笛的练习。为体现课程标准修订强调的"将课程评价的对象主要定位在学生方面,以更方便的操作和具体实施,凸显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每个单元还设计了评价环节一一"成长的足迹",使单元结构更显完整,学期结束的综合性活动则改为旋转舞台。在附录中,集中呈现本册教材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点,为丰富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安排了口琴练习、补充歌曲,以及有趣味的配乐故事。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15首,其中11首为器乐作品。学唱歌曲15首,并且在《七子之歌—澳门》等五首歌曲中背唱两首歌曲。
2、在听、唱的基础上利用听唱的音乐材料进行综合艺术表演和即性创编。本册的创编侧重于有规律的创编活动,及找出旋律发展的某些特征,并按此手法进行旋律创编以及编配二声部的创编活动。
3、引导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4、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扩展音乐视野,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与合作能力。
教学措施:
1、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
3、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通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轻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4、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5、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爱上音乐。
教学时间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1-2 第一单元 快乐擦擦擦 4
3-4 第二单元 爱的旋律 4
5 阶段复习 1 机动1课时
6-7 第三单元 七彩版图 4
8-9 第四单元 乡音多喜乐 3
9 阶段复习 1
10-11 第五单元 睦邻佳音 3
11-12 第六单元 蓝天白云 3
13 阶段复习 1 机动1课时
14-15 第七单元 理解多好 4
16-17 第八单元 欢聚与期盼 4
18-19 总复习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