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第5节 《熔化与凝固》精编精练
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蜡、沥青、汞 B.食盐、玻璃、沥青
C.松香、蜂蜡、蜡 D.海波、铝、冰
2.在对冰水混合物加热的过程中(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只要还有冰,冰和水的温度保持0 ℃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3.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今年的夏天的天气特别炎热。青青同学发现随着地面温的升高,路面上的沥青逐渐变软。下图中能表示沥青熔化过程的图像是( )
4.铜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不可或缺的景色,大公中学浇铸了一个铜像,使用的材料是铜块,则在这一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5.地沟油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默默同学尝试探究地沟油和色拉油的物理性质 (?http:?/??/?www.21cnjy.com?)有何不同。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5℃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色拉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
6.下表所列的是几种晶体的熔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固态氢-259℃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水银-39℃ 金1064℃
钢1300℃ 钨3410℃
A.在-268℃时,氢是固态 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在-60℃时不能使用
7.黄金的价值不言而喻,黄金饰品更是受欢迎,个别无良商家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 ℃,铱的熔点是2443 ℃,下列方法中能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是( )
A.加热至1063 ℃并观察有无固体颗粒 B.加热至1065 ℃并观察有无固体颗粒
C.加热至2444 ℃并观察有无固体颗粒 D.加热至3507 ℃并观察有无固体颗粒
8.在2000多年前,秦王建造了一座夏宫,宫 (?http:?/??/?www.21cnjy.com?)殿里支撑屋顶的铜柱是空心的,盛夏时,人们把冬天窖藏起来的冰块装入铜柱,冰 时通过铜柱向四周 ,使整个宫殿温度 。而北方农民在冬天往菜窖里放几桶水,则是利用水凝固时 来防止蔬菜冻坏。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 (?http:?/??/?www.21cnjy.com?)质的凝固图像, 其中表示晶体的是 ,该晶体的凝固点是 ,熔点是 。乙物质的凝固过程共花了 分钟,凝固过程中要 热;在第7分钟,乙物质处于 态。
10.下表是研究某种物质熔化实验的记录表格。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2 55
(1)请根据这张表格的数据,在下面画出该物质的熔化图像。
(第9题解)
(2)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
(3)在第4~8分钟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 状态,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11.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装修材料,能对室内温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某种颗粒物质,当室内温度升高时。颗粒材料熔化吸热;当室内温度降低时颗粒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中能表示颗粒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
12.铁的熔点是1535摄氏度,把一小块铁投入一大桶温度恰为1535摄氏度的铁水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铁块的温度肯定会升高 B.肯定有少量的铁块会融化
C.肯定有少量的铁水凝固 D.铁块和铁水最后的温度仍是铁的熔点
13.今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早了一些,杭州的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雪,为了使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用洒水车向路面上的雪喷洒盐水,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 )
A.使水的熔点升高
B.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
C.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D.洒上盐水后的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熔化
14.帅帅同学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15.甲、乙两个烧杯里都有冰水混合物, (?http:?/??/?www.21cnjy.com?)甲杯里的冰少一些,乙杯里的冰多一些,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在两杯里的冰都还未完全熔化时,比较它们的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杯水的温度高 B. 乙杯水的温度高
C. 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D. 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
16.如图甲所示,是小依同学“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 (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17.2015年的寒冬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特别是北方的城市道路都结上冰,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小王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1)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________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 “A”或“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8℃)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2)分析曲线图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_(选填: “是”或“不是”)晶体。实验中淡盐冰的熔点是________℃。
(3)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__(选填: “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________(选填: “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4)小王发现纯冰完全熔化成纯水后,继续加热,纯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但比纯冰熔化前温度升高更慢,每5min只能升高约4℃。出现以上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
18.(2013·温州)最近,《自然》杂志刊 (?http:?/??/?www.21cnjy.com?)登了一项电解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需要加热固态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9.(2014·绍兴)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形成的是(????)
A.????????????????????????????????????????????B.?
C.??????????????????????????????????????????D.?
20.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C.?60%?????????????????????????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4·湖州)在研究X物质的熔点实验中,小吴每隔5分钟正确读数后,描点得到如图图象。
(1)根据此图,小吴得出结论:X物质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熔点。
(2)小吴通过查阅资料获知X物质是晶体。则 小吴实验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1-5 DCDCC 6-7 CB
8.熔化 ,吸热,下降,放热
9.乙,80℃,80℃,3 ,放热,固态。
10.(2)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3)固液共存,48℃
11-15.CBBAC
16.(1)使物质均匀受热 (2)2 (3)不变,晶体 (4)CD。
17.(1)物态(状态);A
(2)是;-3
(3)降低;低
(4)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的2倍(水的比热容更大)
18.C 19.B
(1)D (2)B
(3)?升高;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增大
(1)没有
(2)读取数据时间间隔太长(或X物质的质量太小)
基础篇
能力提高篇
中考真题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