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河北省滦州市第三中学 康丽艳
一、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打破了长久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首次动摇了霸占中国思想文化舞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权威,中国人逐渐找到了独立的人格,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新文化运动上承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下接五四爱国运动,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刚从古代史走过来,近代史刚刚接触,尤其是这个班的学生还没有讲完11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更不容易理解。本课题课文内容比较抽象,程度太深,不容易理解,与学生的实际还有差距。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学会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培养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生生帮扶,培养群学的能力和善于运用资源的意识。通过教师引导、提问,来协助学生思考和理解抽象事件。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昔日青年的奋斗爱国,激励今日的青年为梦想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9世纪的中千疮百孔,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地主阶级洋务派技术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制度救国!但这都没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群激情昂扬的青年们,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以重铸国魂为理念,共同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思想救国的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2课新文化运动,接受一场思想的洗礼!本节课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新旧冲突探背景、新意盎然看兴起、除旧布新谈内容、万象更新话影响。首先,进入第一篇章!
【设计意图】承接前面的救国探索,引出本节的思想救国。并通过四方面的引领,开启了本课的学习。
合作探究,剖析背景
教师展示探究要求:1、组长带动全组同学,形成探究结论。
2、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同伴、老师的支持。
3、依据材料概括总结,善于解读史料、运用史料。
学生依据导学案展示的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政治现状?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1915年末袁世凯宣布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思想冲突?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的传入
(2)1914年9月,袁世凯孔庙祭孔 1914 年的冬至(12月23日)袁世凯举行祭天仪式。
请思考:我们今天的祭孔尊孔和袁世凯的尊孔祭孔有何不同?
依据材料分析袁世凯想复辟帝制为什么要推行孔子之道?
余谓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故其说确足以代表专制社会之道德,亦确足为专制君主所利用资以为护符也。——李大钊《自然伦理观与孔子》
依据材料概括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要怎样救国?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自学展示,了解兴起
要求学生根据自学,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地点变化
宣传阵地
宣传口号
猛烈抨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设问: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
学生回答:学生依据教材回答问题。
师生合作探究: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点拨: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后来中国的思想影响作铺垫。
(四)教师引领,理解内容
教师设问:多媒体展示20世纪初国民思想旧症的图片。此图反映了当时什么思想根深蒂固?
学生回答:专制
教师设问:多媒体展示20世纪初国民思想旧症的图片。鲁迅《药》的故事反映了什么思想陋习?
学生回答:愚昧迷信
教师点拨:展示材料。能救助中国黑暗的是哪两位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学生回答;德先生和赛先生
教师点拨:德先生指什么?反对的是什么?赛先生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民主,反对专制;科学,反对愚昧。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教师点拨:当时旧道德盛行,并指出旧道德的核心,引导学生认识到旧道德束缚人们的思想。
列举旧道德害人的《贞节牌坊》的例子。
教师点拨:当时反对旧礼教最猛烈的是谁?
学生回答:鲁迅。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抨击选段。
教师点拨:要树立怎样的新道德?
展示材料: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求政治之解放也。。。求宗教之解放也。。。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学生回答:自由、平等
图片展示新道德宣传后女子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旧道德害人、新道德救人的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师点拨:展示资料。教师让学生翻译、诵读。学生有难度,展示资料二。并设问: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形式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材料一: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绝,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鲁迅《文化偏至论》
材料二:若不解放人的个性,中国会愈加落后!
教师设问:胡适和陈独秀在文学改革方面有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史料来协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
(四)合作探究,理解影响
学生依据导学案的史料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上海妇女志》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
—1919年《自觉的女子》
(2)材料一:“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二:《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材料三:聚焦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青年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美国学者莫里斯
(3)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材料一:唯有将中国“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才能避免”中毒,“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分析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局限性。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五)展示小结,学生回忆
学生依据板书回忆本节课所学。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本课线索。
(六)思想引领,情感提升
仰望昔日之青年,激情书写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再观今日之青年,你们斗志昂扬、追求真理,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请全体青年齐诵李大钊的《青年》,以此共勉!
青年之文明, 奋斗之文明!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
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
——李大钊。
【设计意图】情感激励,精神升华!
知识构建,查缺补漏
学生留出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再整理,从而对本课知识点内化,真正变成自己的学问。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打破了长久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首次动摇了霸占中国思想文化舞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权威,中国人逐渐找到了独立的人格,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新文化运动上承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下接五四爱国运动,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刚从古代史走过来,近代史刚刚接触.本课题课文内容比较抽象,程度太深,不容易理解,与学生的实际还有差距。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巧妙运用民意调查切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堂知识丰富、内容多彩;为了有利于教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小组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因时间关系,让学生看材料和图片时,并没有对其做深层次地介绍和解读。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并没有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导致拖堂。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改进:
1.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先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学要点、知识重难点,明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再依据学生实际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胆根据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以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同时合情合理设计教学形式,所涉及的教学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3.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资料库,尽可能地灵活巧妙地使用历史资料进行知识教学,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为学生课后的练习、测试等积攒材料。
教师寄语:学史的人最聪明,学史的人最智慧!以史明智、以史为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第三中学 康丽艳
【目标导航】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学会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史料的协助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3.了解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鲁迅等历史人物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进取精神、爱国精神和建设做过的既是使命感,增强民主和科学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自主预习案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课本56-57页)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_______的局面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______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_______________,培养国民的_____________,彻底涤荡____________的毒害,进行一场_________________的革新运动。
完成表格
兴起标志(号角)
地点变化
宣传阵地
代表人物
宣传口号
猛烈抨击
蔡元培:北大校长,实行“思想自由, ”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课本57-58页)
1、内容
(1)新文化运动抨击_______和________。针对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的_______,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鲁迅的白话小说《 》以________形式深刻的披露了______________,号召人民起来推翻____________.
(2)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和________,由_______首先提出,还形象的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____________。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陈独秀发表了《 》。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闯到,__________逐渐普及开来。
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____________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案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依据材料概括,论从史出)
1、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政治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思想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思考:我们今天的祭孔尊孔和袁世凯的尊孔祭孔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材料分析袁世凯想复辟帝制为什么要推行孔子之道?__________________
余谓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故其说确足以代表专制社会之道德,亦确足为专制君主所利用资以为护符也。——李大钊《自然伦理观与孔子》
3、依据材料概括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要怎样救国?_______________
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概括,论从史出)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二:《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材料三:聚焦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青年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美国学者莫里斯
三则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并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唯有将中国“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才能避免”中毒,“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知识建构案
习题检测案
1.假如你20世纪初北京的一位青年学生,你能读到的杂志是 ( )
A.《新青年》 B.《读者》 C.《青年文摘》 D.《世界博览》
2.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你知道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思想是什么运动 (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旧思潮处于激烈的交锋之中,你知道旧思潮指什么 ( )
A.变法思想 B.革命思想
C.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请问明确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大旗运动是 ( )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5.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我们要解放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新文化运动时最主要思想是 ( )
A.民主和科学 B.革命共和 C.民主立宪 D.共产主义
6.《新青年》以其犀利的文笔和饱满的斗志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强烈反映,陈独秀也以期首倡之功而成为中国思想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1)《新青年》创办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什么运动?
(2)该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3)这场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材料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
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材料四 1917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1)这四则材料的作者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 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场运动。
课件37张PPT。河北省滦州市第三中学
康丽艳地主阶级洋务派技术救国制度救国思想救国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新旧冲突--背景新意盎然--兴起除旧布新--内容万象更新--影响第一篇章
新旧冲突
探背景 探究引领
1、组长积极带动全组同学,共同形成探究结论。
2、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同伴、老师的支持。
3、依据材料概括总结,善于解读史料、运用史料。
下列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现状?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1915年末袁世凯宣布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妄想复辟帝制。
1914 年的冬至(12月23日)
袁世凯举行祭天仪式。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的传入1914年9月袁世凯孔庙祭孔2: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尊孔复古的逆流
下列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冲突?山东曲阜祭孔大典思考1:我们今天祭孔与袁世凯的祭孔 目的有何不同?袁世凯祭孔弘扬传统文化复辟帝制
余谓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自然伦理观与孔子》孔子之道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的核心和支柱。 思考2:袁世凯想复辟帝制为何要推行孔子之道?斗争矛头 时代呼声
拿什么来拯救您--我的国!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旧思潮 袁世凯妄图
列强政治思想时代呼声尊孔复古的逆流复辟帝制加紧侵略中国新思潮新旧冲突提倡培养荡涤新的伦理道德
独立人格
封建旧文化第二篇章
新意盎然
看兴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上海----北京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旧道德、旧文化自学 再现吾国之社会,
唯属望于新活之青年
----陈独秀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宣传阵地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宣传新思想的方式是什么? 授课 发表文章第三篇章
除旧布新谈内容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德先生) (赛先生)DemocracyScience民主科学陈独秀认为可以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是什么?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中陈独秀认为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必须要反对什么?20世纪初国民灵魂之旧症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专制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耗尽资产买来了他认为可以救命的人血馒头。 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愚昧 迷信20世纪初国民灵魂之旧症民主科学除旧布新
旧道德盛行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封建道德。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民国初年国民灵魂之旧症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小脚女人、贞洁牌坊民国初年国民灵魂---旧道德广西灌阳贞节牌坊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贞洁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对旧礼教抨击最猛烈的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要树立怎样的新道德?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求政治之解放也。。。求宗教之解放也。。。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平等自由新文化运动后的一代新女性终于挺起胸膛自由做人了 1922年徐志摩和自己的旧式妻子张幼仪离婚。
这是中国的第一桩离婚案! 获得新生
合伙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
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总裁新道德除旧布新
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绝,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鲁迅《文化偏至论》若不解放人的个性,中国会愈加落后!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形式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文学革命民主新道德新文学科学批判封建文化 宣传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思想
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第四篇章
万象更新话影响社会花絮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 ——《上海妇女志》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
—1919年《自觉的女子》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材料三:聚焦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青年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
----美国学者莫里斯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以后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材料一:“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二:《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
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一:唯有将中国“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才能避免”中毒,“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材料1材料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全面否定东方文化
全面肯定西方文化
带有片面性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青年之文明
奋斗之文明!
与境遇奋斗! 与时代奋斗!
与经验奋斗!
故青年者,
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