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 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并形成安全用火的意识。
⑵ 让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3)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 教学模式:探究式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投影] 与燃烧有关的图片2组[提问]同学们,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燃烧可造福于人类,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图片发表自己对图片的感受:如火灾的危害性很大;燃烧对人类的作用等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关于燃烧,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对燃烧进行调查,现在各个小组交流一下,把你本组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告诉其他组的同学,希望通过你们的交流和讨论,能总结出燃烧的共同特征。 交流和讨论调查过程中得到的信息 构建一个交流的氛围,创设和谐的空间。
[讲述]燃烧可造福于人类,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要想控制燃烧,需要知道燃烧的什么知识?[提问]那么你认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燃烧的条件做出各种假想 回答:燃烧的条件假想一:物质本身可燃假想二:要升温假想三:需要氧气……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讨论]你有没有办法证明你的假想,现在进行小组讨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想,等下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按学案的要求完成实验 1、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石块和一根火柴梗,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2、实验二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点燃以后呢?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三:点一支小蜡烛,然后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实验1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实验2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实验3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提问]什么是燃烧呢?它有什么特征?[板书]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过渡]知道了燃烧的条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力地控制燃烧,并做到防火,看下面的问题能不能解释。[分析]用科学的原理说明下列事实1.严禁乘客携带汽油乘车2.钻 木 取 火3.生煤炉是需要用小木条等引燃物引燃,而点燃液化石油气只须电子打火。[探究活动2] 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一根火柴头朝下,观察哪根火柴梗更易烧尽?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展示]常见的一些消防安全标志 [讲述]这些标志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防火,但尽管这样火灾还是防不胜防的。因为有那么多的火灾给能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列举一些火灾的事实, [探究活动3]点燃你已准备好的蜡烛, 试用不同的方法把蜡烛的火焰熄灭掉,看你的办法有哪些?说说其中所包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与氧气的接触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讨论]:一旦遇到下列火患险情,你将采取什么措施?1.老化短路发生火灾2.气瓶泄露着火3.有人吸烟不慎引燃棉被4.纸 篓 起 火 5.集体活动,娱乐场所中遇到火患险情[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收获?[探究作业] 请你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点火仪式。 思考、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学生分组探究观察实验现象现象1:火柴可以燃烧,而石块不可以燃烧现象2: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不会燃烧,点燃后可以燃烧。现象3:烧杯内的蜡烛熄灭条件一物质具有可燃性;条件二可燃物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条件三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反应;燃烧时物资本身的温度上升;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的反应。学生用燃烧的原理解释有关日常生活的事实火柴头向下的那根更易烧尽。因为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发,使火柴梗的温度升高,更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所以火柴梗更易烧尽。观察,记忆学生探究交流灭火的方法学生试着说出火患险情的处理办法学生交流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培养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的能力,创设开放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总结燃烧的定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解决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问题提醒学生要做到防火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继续创设情景,用事例对学生进行火灾危害性的教育。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思学习效果设计新颖的作业,把探究向课外延伸
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学案
1..【探究活动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石块和一根火柴梗,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火柴梗 (能、不能)燃烧,石块 (能、不能)燃烧。 物质要燃烧,必须具有 ____性
2、实验二: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点燃以后呢?观察实验现象; 室温下存放的蜡烛 (能、不能)燃烧,点燃以后蜡烛 (能、不能)燃烧。 物质要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 。
3、实验三:点燃两支小蜡烛,然后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烧杯里的蜡烛火焰 物质要燃烧,必须要与 _______接触。
2.【探究活动2】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一根火柴头朝下,观察哪根火柴梗更易烧尽?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活动3】
点燃你已准备好的蜡烛,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蜡烛的火焰熄灭掉,说说其中所包含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科学的原理说明下列事实】
1.旅客不准携带汽油乘车 2.钻 木 取 火
3.生煤炉是需要用小木条等引燃物引燃,而点燃液化石油气只须电子打火。
5.【灭火的方法】一旦遇到下列火患险情,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1.电线老化短路发生火灾 2.石油气瓶泄露着火
3.家中有人吸烟不慎引燃棉被 4.废 纸 篓 起 火
5、在集体活动,娱乐场所中遇到火患险情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