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
1.“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小 B.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C.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预报台风、地震或监测核试验
3.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
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D.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4.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5.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 B.利用B超检查母体胎儿
C.监测特定声波预报台风 D.用声波振动粉碎人体内结石
6.我国搜救队员利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MH370残骸,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声呐设备可以用来探测海底深度
C.声呐发出的声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 D.声呐系统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
7.2018年8月13日1时44分,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发生了5.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和休息,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等级。
8.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9.图中,蝙蝠可以利用 来确定蚊虫的方位,从而将其准确扑食。
10.医院的“B超”是 的应用,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均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11.地震会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震发生时会伴随有地震波(也会产生次声波),轻微的地震人或强震发生前人们很难感知到,这是因为人的听觉只能听到频率在5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但动物(猫、狗、鱼、老鼠等等)似乎很“灵敏”,其原因为: ,还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不只是固体, 和 也可以是传播声波。
12.蝙蝠在夜间捕食利用其发出的 波来确定猎物的位置的。收到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 装置用于探测海面下的鱼群和潜艇的位置。
13.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洪亮 D.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14.次声波武器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设施等特点,从而被列为新概念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势必成为未来战场上的武器新宠。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竞相研究次声波武器。目前研制出来的次声武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神经型次声武器,它通过发射频率与人脑的“阿尔法节律”相近(约5Hz)的次声波,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晕眩头痛、精神错乱。另一种是器官型次声武器,通过发射频率与人体内脏固有频率相当(4~8Hz)的次声波,使人出现恶心呕吐、胃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关于次声波或次声波武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任何物体本身就能产生一定频率的次声波
B.次声波武器在未来可能的星球大战中使用效果显著
C.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肯定小于340m/s
D.次声波武器的发明说明次声波具有能量
15.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面关于电子牙刷,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它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它发出的超声波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可以把牙齿刷干净
16.下列不属于超声应用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利用激光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C.超声诊断仪检查人体疾病 D.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
1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超声波的速度大于次声波的速度
C.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18.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B.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波可以被人耳听见 D.地震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19.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20.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这些动物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6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 m(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医院里医生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具有 。
21.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约为5﹣6Hz,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22.医生利用“B超”来给病人诊断病情,“B超”是利用 的特性制成的。人们利用仪器检测 ,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3.超声波发生器是一个电子设备,医生用超声波粉碎牙结石时,超声波发生器消耗的是 能,转化成的是 能。
24.小明家使用的是一款国产品牌汽车,如图所示,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工作的:小明发现照明大灯的灯泡内有两根灯丝,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近光灯丝发光,当控制手柄拨到“远光”位置时,近光灯丝和远光灯丝同时发光,这说明两根灯丝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 。
25.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加粗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26.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
A.20~20000赫 B.20~30000赫 C.20~40000赫 D.20~60000赫
27.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A.核武器爆炸、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没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很容易绕过障碍物
28.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发生剧烈振动,但人们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由于( )
A.声音不够响 B.音调太高
C.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 Hz D.声音是噪音不是乐音
29.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 声波,海洋动物学家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是轻而尖锐,如图中甲、乙为科考船声呐系统同时收录的0.5t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波形图表示的响度大,且是蓝鲸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30.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根据 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 系统,可探测海洋深度、海底沉船、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31.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 声波,这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我们把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000Hz (填“以上”或“以下”)的声波,其特点是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
33.发生大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建筑物、人的破坏性很大,它的频率低于 Hz,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搜救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 的一种救援设备。
34.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3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左右,声具有 。
36.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均能发声。试指出唱歌、鼓掌、摇头发出声音的声源,判断其中哪一个声音属于次声?
37.如图为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38.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短文】
(1)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2)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3)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短文(3)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从短文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Hz。
(3)所填的物理名词①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两例: 、 。所填的物理量②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具体关系是 。
39.如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
发声频率范围(Hz)
听觉频率范围(Hz)
发声频率范围
(Hz)
听觉频率范围(Hz)
人
85~1100
20~20000
蝙蝠
10000~120000
1000~120000
狗
452~1800
15~50000
海豚
7000~12000
150~150000
猫
760~1500
60~65000
(1)从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
4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 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 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人耳的听力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大象用次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符合题意;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D、预报台风、地震或监测核试验,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3.【分析】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解答】解: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
C: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超声波的两个作用,关键是能够把传递能量和传递信息区分好。
4.【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具有传播距离远、速度快的特点。
【解答】解:
AB、蝙蝠发出的是超过20000Hz的超声波,人耳无法听到,故A正确、B错;
C、超声波发出以后,到达海底就会反射回来,回声探测仪接收到讯号后,计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所用的时间,根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每秒钟1500米,就能知道海底的深度了,故C正确;
D、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了对超声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要结合定义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5.【分析】超声波因频率特高,具有穿透性强、能量大、破碎力强等特点,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解答】解: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
B、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是利用超声波,故B错误;
C、利用声波预报台风,是利用次声波,故C正确;
D、用声波振动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破碎能力强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超声波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6.【分析】根据对声呐设备的原理、传播特点等的了解,对照选项中的描述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A正确;
BD、利用声呐的回声测距离,可以探测海底深度,故BD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可以在海水中传播,故C处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对声呐设备的考查,使人们了解了其原理和应用的情况,属基础知识的应用。
7.【分析】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声音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解答】解: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
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等级。
故答案为:次声波;分贝。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8.【分析】超声波声呐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优点;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解答】解: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及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9.【分析】蝙蝠可以发出超声,超声在遇到障碍物后可以发生反射。
【解答】解:蝙蝠的视力很差,蝙蝠主要通过自己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反射,蝙蝠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进行定位,确定蚊虫的方位。
故答案为:超声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10.【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
【解答】解: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B超”是超声波的应用,地震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波;次声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需要了解两种声音的不同特点及其具体应用。
11.【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2)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对于其应用,可以用来清洗精密仪器,击碎结石等。
【解答】解: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受到伤害,其原因是由于动物能听到次声波,这些是人听不到的,
还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不只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是声波。
故答案为:动物能听到次声波;液体;气体。
【点评】本题结合地震救援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是学习物理的根本。
12.【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声呐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回声定位就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等。
【解答】解: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蝙蝠在飞行中能不断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信号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被反射回来。蝙蝠正是依靠自己的声呐系统来发现目标和探测距离的。蝙蝠的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这说明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装置,用于探测海面下的鱼群和潜艇的位置。
故答案为:超声;声呐。
【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超声波,回声定位和声呐的有关内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3.【分析】(1)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
(2)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
(3)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4)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
A、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而相互交流,故A错误;
B、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故B正确;
C、站在天坛中央说话,声音传播出去,遇到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又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故C错误;
D、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14.【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
A、次声波属于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
B、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武器在未来可能的星球大战中不能使用,故B错;
C、次声波属于声音,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等于340m/s,故C错;
D、次声波武器的发明,说明次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次声波的认识,注意:次声波属于声音,具有声音的特性!
15.【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
【解答】解:A、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所以可以把牙齿刷干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结合超声波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知道超声波具有能量。
16.【分析】超声波具有方(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声能等特点,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解答】解:
A、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光A不符合题意;
B、利用激光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利用光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查人体疾病,是利用超声波具有很强穿透能力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超声波的特点,并了解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17.【分析】(1)音调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儿处减弱;
(4)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解答】解:A、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超声波的速度等于次声波的速度,故B错误;
C、城区禁止鸣笛为了防止噪声产生,故C错误;
D、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减弱噪声的方式和次声波知识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18.【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A、地震波主要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地震波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地震波是次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故C错误;
D、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地震波属于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确地震波是次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传播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等知识点,难度不大。
19.【分析】(1)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等级的单位,而不是用来计量音调的高低的;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2)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解答】解:AB、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故AB错误;
C、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可以用分贝来计量,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等级的单位,故“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而不是用来计量音调的高低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贝这一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明确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属于识记内容。
20.【分析】(1)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2)超声波声呐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优点;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3)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3)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
(1)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人感觉不到,但有些动物能感觉到;
(2)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3)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6s=3s,
根据v=可知,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3s=4500m;
(4)医院里、医生用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次声波;超声波;4500;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知道超声波具有频率高、能量大、穿透性强等特点、次声波的范围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
21.【分析】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解答】解: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约为5﹣6Hz,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0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考查人的听觉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需要牢固记忆。
22.【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2)地震或风暴在发生时总是伴随着次声波的发生。次声波指的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但有些动物可以听到,例如狗可以听到声音的最低频率是15Hz。
【解答】解:(1)医生利用“B超”来给病人诊断病情,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超”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制成的;
(2)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
故答案为:超声波;次声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同时了解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3.【分析】超声波发生器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超声波发生器是一个电子设备,在用超声波粉碎牙结石时,超声波发生器消耗的是电能,转化成的是机械能。
故答案为:电;机械。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难度不大。
24.【分析】(1)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2)根据串联电路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可以独立工作判断两灯丝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
(1)车内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2)这种灯泡内两根灯丝是并联的,因近光灯丝既可以单独发光,也可以和远光灯丝同时正常发光,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超声波;并联。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属于基础性题目。
25.【分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人耳不能够听到;水母、青蛙等动物可以听到较低的频率的声波。
【解答】解: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
风暴不会导致电磁波和地磁场的变化,风暴不会引起温度突然变化,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次声波的定义和原理应用进行解答。
26.【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耳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
【解答】解: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赫兹到20000赫兹。
超过这个范围,人耳是听不到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的听觉范围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7.【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而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解答】解: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时声音的频率较低,发出的是次声波,故A正确;
B、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故B正确;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故C错误;
D、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较长,容易绕过障碍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次声波的特点掌握和理解情况,会结合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属于易错题目。
28.【分析】人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
【解答】解: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发生剧烈振动,但人们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由于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Hz。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次声波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9.【分析】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
由次声波的定义可知,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由题目信息知: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故响度大,音调低;由图象知:甲的振幅大,频率低,故甲是质量大的蓝鲸的叫声的波形图,相反乙是海豚的叫声的波形图,而且波形图振动频率快,所以表示的音调高。
故答案为:次;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次声波的定义、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此外还要通过波形图来认识声音的特征,对波形图的各种特征要了解。
30.【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回声定位就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声呐装置。
【解答】解:
蝙蝠在飞行中能不断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信号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被反射回来;蝙蝠正是依靠自己的声呐系统来发现目标和探测距离的,蝙蝠的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这说明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声呐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海底沉船、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故答案为:超声波;回声定位;声呐。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回声定位和声呐的有关内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31.【分析】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无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答】解: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产生次声波;
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可听声的速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次;等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次声波的产生以及声速的掌握,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2.【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
【解答】解: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地震时振动频率低,伴有次声波产生。
故答案为:以上;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相对较简单。
33.【分析】(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1)当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核爆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产生,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它的频率低于20Hz;
(2)声波探测仪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而探测生命的装置,它可以接收到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次声波;20;信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较简单。
34.【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
【解答】解:(1)由题可知,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高于20000Hz;
(2)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具有能量,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3)月球周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4)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s=2s,
由v=可得,该处海洋的深度:s=vt=2s×1500m/s=3000m,
故答案为:(1)高于20000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000。
【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
35.【分析】(1)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
(2)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1)蝙蝠能发出超声波,也能听到超声波;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水杯中的水越多,敲打时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3)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约为20Hz,声音具有能量,将人的内脏振坏。
故答案为:(1)超声波;音调;(2)次声波;(3)20Hz;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全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超声、次声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
36.【分析】声源是指发生的物体;
次声波是指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解答】答:唱歌是声带振动发声,声源是声带;鼓掌是手掌拍击引起空气振动发声,声源是空气;摇头是头部振动发声,声源是头;
声带振动产生歌声、手掌拍击发出掌声耳朵都能听得到,不属于次声,而摇头听不到声音,属于次声。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7.【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对比限速分析解答。
【解答】解:
因为v=,
所以超声波在t=×0.4s=0.2s通过的距离:s=vt=340m/s×0.2s=68m,
汽车0.2s通过的距离:s汽车=68m﹣64m=4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汽车===20m/s=72km/h,
因为72km/h<80km/h,所以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答: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点评】此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读懂题意、确定等量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38.【分析】(1)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声具有能量,内脏受损;
(3)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和破碎力强等特点,超声波的应用较为广泛;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
(1)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波,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杯子里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也就有所不同,导致音调发生变化;
(2)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只有当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时才能产生共振现象,亚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小于20Hz;
(3)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可以用超声波测距离、测速度、做B超;超声波的破碎力强,可以用来碎石;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
(1)超声;音调;
(2)次声波;小于;
(3)超声波测距离;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全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超声、次声、音调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
39.【分析】(1)从表格中比较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
比较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
比较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
比较人和狗的听觉频率范围。
哪种动物能听到次声,哪种动能能听到超声等等。
(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解答】答:(1)从表中可得信息:
①不同动物发声的频率不同;
②不同动物的听觉频率不同。
③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
④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
⑤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答案不唯一)。
(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所以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
【点评】题目给定信息之后,从信息中搜寻有用的信息,这是中考的热点,也是考查学生根据信息总结结论的能力。
40.【分析】(1)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3)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和月球表面没有传声介质的事实来填写;
(4)知道时间和速度,而后利用公式s=vt计算即可解决。
【解答】解:
(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所以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的特性;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
(3)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