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09 17: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这是哪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作战方针( )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2.长征途中使红军从此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是( )
A. 遵义会议 B. 强渡大渡河 C. 巧渡金沙江 D. 飞夺泸定桥
3.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应该是( )
A. 上海 B. 南昌 C. 庐山 D. 井冈山
4.“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诗句中描写的这支军队的功绩是( )
A.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参加了南昌起义
C. 参加了北伐战争,被誉为“铁军” D. 重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5.“北伐先锋,永垂青史。”这是2004年2月8日,江泽民来到阅江楼参观“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馆后的题词,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铁军独立团。你知道铁军独立团的团长是谁吗( )
A. 周恩来 B. 蒋介石 C. 叶挺 D. 孙中山
6.《人民日报》对某次会议评论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领导地位在这里确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里形成……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在这里启航。”该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7.之所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五次“围剿”
D.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8.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无数英雄竞折腰┦风流人物┗箍唇癯。”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
A. 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C. 召开遵义会议
D. 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9.下面关于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歌谣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1.下列是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②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③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④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失败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2.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研究蒋介石日记长达27年。下图是他的著作《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封面。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 国内各阶级的利益 B. 工人阶级的利益
C. 农民阶级的利益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3.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14.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打到长江流域,声震全国。主要原因是( )
A. 国共合作 B. 北伐军战斗力强
C. 北洋政府腐败 D. 蒋介石叛变革命
15.“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从此开始了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南京国民政府( )
A. 代表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16.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井冈山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从此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战争年代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
C.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从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17.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而向农村进军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B. 工农革命军熟悉农村环境
C. 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 D. 农村环境适宜开展游击战争
18.下列事件中,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是( )
①成立山西同盟会 ②打败吴佩孚、孙传芳 ③建立黄埔军校
④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9.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 广州 B. 长沙 C. 武汉 D. 上海
20.下列革命领导人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有( )
①毛泽东 ②周恩来 ③刘少奇 ④朱德 ⑤贺龙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⑤
21.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到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而失败。你认为国民革命运动期间最核心的事件是( )
A. 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
C.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材料二: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江泽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先生”是谁?“先生”在1905年创建了一个革命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叫什么?
(3)这场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4)为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先生”后来创办了一所军校,这所军校叫什么?哪年创办的?
23.材料《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
(1)这是谁写的诗?诗中提到的长征起止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2)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史实是什么?
(3)诗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他们会师是在哪一省的哪一地区?
(4)表现出红军怎样的精神?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第二段内容写的是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阶级对强国道路的探索?
(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第一段内容的“救国”主张。第二段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探索?
(3)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
25.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哪些努力?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写出两个事件。)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所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这是北伐战争的作战方针,故选B。
2.【答案】C
【解析】长征途中使红军从此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是巧渡金沙江,故选C。
3.【答案】D
【解析】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井冈山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故选D。
4.【答案】A
【解析】毛泽东诗句中描写的军队指的是井冈山会师后合编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支军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A。
5.【答案】C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北伐战争期间,被称之为铁军的是叶挺独立团,所以答案是C。
6.【答案】C
【解析】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扭转了败局,纠正了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所以答案选C。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是南昌起义;选项C不符合史实;选项D是平型关大捷,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D
【解析】解答的关键是“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根据所学知识,1935年,红军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过雪山,越过草地,1936年,在甘肃会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本题选D。
9.【答案】C
【解析】遵义会议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当,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0.【答案】A
【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以选A。
11.【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分别从北伐的目的、对象、主战场以及失败的原因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都是正确的,故选C。
12.【答案】D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有“南京国民政府”,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右派蒋介石于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答案为D。
13.【答案】C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北伐战争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B项属于中国同盟会的纲领的内容;C项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D项出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故答案为C。
14.【答案】A
【解析】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打到长江流域,声震全国。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壮大了国民革命军的力量,故选A。
15.【答案】C
【解析】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由国民党一党专政,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答案是C。
16.【答案】C
【解析】A、B、D均为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确论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故C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秋收起义中由于起义部队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在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从而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8.【答案】B
【解析】打败吴佩孚、孙传芳,建立黄埔军校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选B。
19.【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几个关键信息“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本题选A。
20.【答案】C
【解析】南昌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的起义,她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南昌起义中,毛泽东和刘少奇没有参加。本题答案C。
21.【答案】B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国民运动期间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在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后,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故选B。
22.【答案】(1)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2)孙中山;同盟会。
(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
【解析】(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材料二中的“先生”是孙中山,孙中山在1905年创建了一个革命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叫中国同盟会。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为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孙中山后来创办了一所军校,这所军校叫黄埔军校,创立的时间是1924年5月。
23.【答案】(1)毛泽东。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3)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在甘肃省会宁地区。
(4)表现了红军部队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革命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及团结协作、同敌人斗争到底的集体主义精神。
【解析】这是毛泽东写的诗,诗中提到的长征起止时间分别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史实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诗中的“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他们会师是在甘肃省会宁地区。表现出红军部队艰难险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革命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及团结协作、同敌人斗争到底的集体主义精神。
24.【答案】(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2)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资产阶级。
(3)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1)结合第二段内容中的时间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可以判断此事件是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进行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陈独秀提到的的“德、赛两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两大主题。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3)提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1927年大革命以后,毛泽东率领军队来到了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把立足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长期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5.【答案】(1)怎样破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努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或答出“实业救国”也可酌情得分。)
(2)特点:从器物之变到制度之变到思想之变。
积极影响: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任选两个即可)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任意两件事即可)
【解析】(1)材料一中的知识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近代工业革命”可得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是指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包括地主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民族企业家进行了实业救国。
(2)近代化的探索的特点是从器物之变到制度之变到思想之变。每一次探索活动的积极意义分别是: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创举就是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如: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