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A
教师寄语: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们本地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请你通过走访调查或采集实物等方式了解一下!
二.合作探究
1、讨论完成调查方案。
以小组展开讨论,并确定所要调查的重点项目,并确定调查方案,同时作好必要的分工。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关于这个问题我市(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
(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汇报调查结果
(1)分组上讲台汇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他组的成员提出质疑,并对其汇报进行打分,并派代表作简要的点评(如汇报的成功点在哪里,调查还存在哪些不足等)
(2)各小组以调查报告为基础,拟定一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3)经过讨论、投票,评出优秀的调查计划,并将写得好的报告和计划交给政府有关部门。
(4)拓展反思:阅读<<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感受环境的重要性。
三、拓展创新
1、各组写出调查报告和拟定环境保护的计划。
2、课外活动: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时:
五、达标测试
1.现在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 减少固体垃圾污染 D.避免其传播人类疾病
2.下列人类活动,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圈的是 ( )
A.在田间燃烧农作物秸秆、杂草
B.毁林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回收废旧电池、废弃纸张和塑料
D.采用一次性塑料袋、纸盒包装产品
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
A、3月12日 B、4月7日 C、6月5日 D、7月11日
4、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不可能解决的生态问题是( )
A、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B、西部地区的土壤沙化、沙尘暴
C、长江以南地区的酸雨 D、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患
5、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首先应当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地近年来人口数量的变化、( )和( )等,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指定保护计划。制定的计划要( ),并力求( )。
六、学习感悟
答案
拓展创新: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达标测试:1、B 2、C 3、C 4、C
5、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经济发展状况、抓住关键问题、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