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保护生物多样性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3保护生物多样性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09 19: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物种的个体数量多,个体之间的差异大,构成基因库的基因种类多。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在环境变动时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不灭绝的保障。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物种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20
30
40
50
60
0
灭绝种的数量




















年份


哺乳类
鸟类
1600~1649
1650~1699
1750~1799
1800~1849
1850~1899
1900~1959
1700~1749
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情况
北京南海子麋鹿园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
共176块,145块已经倒下,146块时白鳍豚半倒半立,后面的30块,倒数第三块为人类最后是老鼠和昆虫。

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物种丰富:
2、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
3、经济物种丰富
4、生态系统多样
麋 鹿
朱 鹮
20世纪30年代广泛分布在我国和日本等地,但由于森林和湿地的急剧减少,在我国最后被发现时只有7只,经过保护和繁肓,1999年已达200只.
金 丝 猴
又称仰鼻猴,金绒猴。主要分布在川、滇、黔等地的高山密林中,因人类的捕猎和其他干扰,生存的范围不断缩小。
珙 桐
珙桐?高30多米,开花时白色花苞绽开,像一只只白鸽,故又称中国鸽子树,是驰名世界的观赏树,仅产于湖北兴山县。因珙桐育苗难,成活率低,很难移植,因而目前正日趋减少。???
是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在距今2500万年前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目前仅存200——300头。
白鳍豚
中国物种的损失状况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
1、物种灭绝加速:目前光鸟类就每三年有两种灭绝,。而且有加速趋势。
  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高鼻羚羊和新疆虎等。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森林是全球50%~90%陆生生物的家园,但森林面积的锐减,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保持着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16.55%。
森林大面积减少造成空气、地面湿度减低,使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同时使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一些动物种类急剧减少。
1.滥砍乱伐
资料2
藏羚羊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为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所以不断遭到盗猎者的屠杀。1986年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5头,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盗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盗猎者的疯狂猎杀。
2.滥捕乱杀
资料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水底生活的动物从113种减少到26种,在渔获物中除了放养鱼类外,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
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体营养化使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的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导致水生生物种类减少。
3.环境污染
资料4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外国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水葫芦疯长使水生生物失去生存的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外来物种入侵
1.滥砍乱伐
2.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入侵
三、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a.“天然基因库”。保存了许多物种和各类生态系统。
b.“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研提供良好基础。
c.“活的自然博物馆”。普及生物学和宣传保护多样性的场所。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自 然 保 护 区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植物有人参、红松等。珍稀动物有梅花鹿、东北虎等。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共十六个

可长期贮存农作物种子15万份,贮藏期长达30年以上。库房建有空调设备,能隔热、防潮、隔气,可抗8级地震。对入库的每一份种子样品附一份档案资料,以便查找使用。可有效保持作物品种原有的遗传特性。


中国国家种质库
你学到了什么?
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