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七年级
科目
历史
学年度
2017-2018(上)
审核人
执笔人
姓名
第19课 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识图分析,分组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淝水之战
1前秦状况:东濒大海,南抵 ,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2.概况:383年,发生在 和 之间,两军在混水对峙。
3.结果:前秦军队军心涣散,晋军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影响:该战役是一次 的著名战役;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 到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建立:439年。 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措施:(1)迁都:迁都洛阳。
(2)推行汉化: 在朝廷使用 ;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等。
3.作用: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1.表现:(1)经济:各族人民和汉人错居杂处;相互学习生产技能。
(2)政治:学习汉人实行 制度。
(3)文化: 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2.影响:北方地区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 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 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
材料二 “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1)材料一王猛曾在哪一政权里担任丞相?该政权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2)材料二应该是谁说的话?“四方基本平安”具体指的是什么?
(3)通过材料二判断这位统治者听从丞相王猛的劝告了吗?为讨伐东晋所发动的战役是什么?结果如何?
三、【课堂训练】
4. (2015·济宁)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5.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
6.(2015·武威)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四、【拓展延伸】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表格: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改革的什么措施?若有官员在朝廷上说鲜卑语,会受到什么惩罚?这项惩罚显示出孝文帝对“禁北语”持什么态度?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一次战役:淝水之战。
一次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种现象:民族交融。
五项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
三种表现:经济、政治、文化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