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水浒传》成书到现在,近700年来,人们常说的一个成语“逼上梁山”,充分反映了另一个成语“官逼民反”的真理。今天要学习的《智取生辰纲》,是主人公杨志被“逼”上梁山的前奏曲。“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金圣叹六才子书:《离骚》、《庄子》、
《史记》、《少陵集》、
《西厢记》、《水浒传》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它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的。 施耐庵,名耳,祖籍苏州,35岁中进士,在杭州当官两年,因与权贵不和,退居故乡,开始写小说,据闻还是个热血书生,曾参加过元末张士诚的农民起义。生于1296年,直至1370年去世。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注:生辰纲的来源,是“梁中书在北京害民,诈得财物,却把与东京与蔡太师庆生辰,此一等正是不义之财。”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
原来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五侯杨令公之孙,官至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 青面兽杨志1、注意下列词语读音及在语境中的意义:纲、端的、聒聒、不争舒头探脑、
“自去赶那担子”、“杨志拿了藤条打将来”、
“这干系须是俺的”……
2、你能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主要情节:
杨志慎押金银担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英雄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思考并讨论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八条好汉究竟智在何方?1、扮成七个贩枣客商,在黄泥岗歇凉,装作害怕歹人,以此来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
2、白胜挑酒装作路过,故意不卖,以此来激化押送队的内部矛盾,并增强诱惑力量。
3、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以此来显示酒中无药
4、故意在另一桶饶酒,一人抢吃一瓢以此来消除杨志的疑虑,另一人再来舀酒,巳巧下麻药。
5、白胜再装堵气不卖,贩枣人充当调解人,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使杨志的思想没有反复的余地。理出吴用“智取”之“智举”一、乔装惑敌;二、酒为诱饵;三、卖酒戏法;第三招“机关算尽”:卖而不卖——买酒喝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理出杨志“智送”之“智举”智1:起止时辰的变更,出城后“五七日”的安排;“五七日后”的安排。智2:“逼赶要行”,不敢稍怠。智3:斥责两虞侯的“慢慢地挨”。智4:坚持赶路,不敢得罪老都管。智5:审察7个“贩枣客商”,以攻为守,连发三问。智6:对卖酒汉子的高度警惕。 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许多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杨志的思想性格 出身名门,但地位不高,本“是个遭死的军人”,因杀了泼皮牛二,发配大名府,受梁中书抬爱,做了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但此人是个智勇兼备的英雄,多年流落在外,深谙江湖凶险,故押送途中不打旗招摇,而作行客打扮。机警善变,有见识。途中“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虽遭同行14人的埋怨指责,也坚守初衷,不仅表现为一个“智”,更是一个“忠”字,为报知遇之恩,为讨“诰命”荣身,尽心竭力。及至正面交锋,也十分谨慎从事,不许“买酒”,最后,眼见别人喝了酒都没事,虽“口渴难熬”,也只喝了半瓢,表现出他的精明与练达。 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
????????? 老都管—烦
(恼他)杨 志?②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一个主角两条线索杨志:机警善变谨慎从事忠于职守官欲甚强刚愎自用智送智取衬托智1:起止时辰变更智2:逼赶催行智3:斥虞侯智4:顶都管智5:三问枣客智6:警惕卖酒者黄泥冈招1:乔装招2:诱饵招3:巧卖酒智取生辰纲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那几计? 瞒天过海 暗渡陈仓
以逸待劳 抛砖引玉
混水摸鱼 声东击西
欲擒故纵 釜底抽薪
伪装客商——走小路——林中休息——送枣——
抢酒——
吴用下药——
不肯卖酒——
杨志断了升官梦——瞒天过海暗渡陈仓以逸待劳声东击西混水摸鱼抛砖引玉欲擒故纵 釜底抽薪第三课时阅读第3、4自然段,思考:1、第三段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2、第三段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3、“奴才与奴才的矛盾”表现为:A、歇息与不准的矛盾;B、慢走与快走的矛盾;C、杨志与军健、虞侯、都管的矛盾。自然环境描写赏析 浏览课文,勾画表现热的词句段,体会其作用。3、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作用:
1、烘托气氛;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阅读第10自然段,思考:1、运用( )与( )描写方法,刻画了军汉的( )。2、运用( )描写,刻画了( )揭示出 的结局。神态语言内心痒起来心理活动 杨志的精明终不免失败的命运归纳主题本文生动地叙述了杨志押运生辰纲的失败经过,鲜明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存在着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充分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在《水浒》中的地位 智取生辰纲是梁山起义英雄们第一次计划周密的联合斗争,打击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后来,这八条好汉都成了梁山起义队伍的骨干。所以,这回小说在《水浒》全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冲、鲁达、杨志三人之比较 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份、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迫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江湖好汉,形成了豪侠、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着“不能忍”的因素,聚集着复仇的怒火。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林冲相比,鲁达并未遇到那样的不幸,但他在和统治阶级长期周旋中,看透了他们荒淫腐朽的本质,加之他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和当时黑暗的现实,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鲁达是向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挑战而主动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