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肖塘中学第一章测试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奉贤区肖塘中学第一章测试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2-13 12: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化学的魅力
本章综合测试B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表题(每空格1分,共21分)
1.填物质的名称、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和物质的类別(指“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物质名称
澄清石灰水
氦气
氯化钠
化学式
MgO
CaCO3
NO2
物质类别
单质(非金属)
2.根据所给的化学反应,填写有关的文字表达式,并简答有关内容。
化学反应
文字表达式
简答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现象为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反应现象为

双氧水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水
双氧水(H2O2)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共32分)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冰雪融化 (C)糕点变质 (D)空气液化
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氮气难溶于水
(C)水在4℃时密度最大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5.过氧乙酸(C2H4O3)溶液可用作公用场所的消毒。过氧乙酸属于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都不是
6.下列物质中氧元素的存在状态为游离态的是
(A)二氧化碳 (B)冰 (C)液态氧 (D)氢氧化钙
7.右表是某天然水的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少量液体试剂时,将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B. 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C.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都必须放回原试剂瓶 D.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在实验室加热100mL液体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是
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带铁圈的铁架台。 A. ②③⑤ B. ①⑤⑥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10.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
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11.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
(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试管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自来水是混合物
(C)液态空气属于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13.表示金属元素一组的是
(A)H He Hg (B)Fe Cu Mg (C)Na Ag Br (D)Mn Zn Cl
14.在大理石表面滴加醋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体变红 (B)无明显现象 (C)产生白色沉淀 (D)冒气泡
1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
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
浓硫酸溅到手上
用干抹布擦去,再用水,最后涂小苏打溶液
D
碱液泼在衣服上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16.下列元素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炭 (B)绿 (C)钙 (D)贡
17.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水力发电 (B)研究用氮气来生产化肥
(C)韩国科学家研究克隆狼 (D)如何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
三、简答题(共25分)
18.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加热试管中的液体,应放在酒精灯外焰的 部分。
19.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得到一种新的金属,它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步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本段叙述归纳出该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 ;② ;
③ ;④ ;
20.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研体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3)操作的中除用到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
(4)已知:产率=m(精盐)/m(粗盐)*100%。现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
1
2
3
4
产率
75%
83%
88%
72%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下列是各组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填“编号”)。
Ⅰ.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Ⅱ.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
Ⅲ.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Ⅳ.第4组:蒸发时,精盐中还含有水分
2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根据探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石蜡 (填“能”或“不能”)溶解于水中。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和 。
22.指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23.右图为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
指出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b、______。
(2)指出图中的错误
① ;
② 。
(3)如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
① ;
② 。
2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它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高锰酸钾发生了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 。
(3)请设计实验,将充分反应后试管中的二氧化锰从反应后的混合物(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分离出来。写出两种完成本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漏写和错写均扣分)。
实验步骤: ;
实验所需仪器: 。
五、拓展题
25.现有三瓶无色液体:只知道它们是石灰水、蒸馏水、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随意编号
A、B、C,并进行以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分别取A、B、C三种待测液于三支试管中,各通入二氧化碳
A中产生白色沉淀
B、C无明显现象
A是 ;
2.在两支放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分别滴入B、C二种待测液。
C中产生气泡
B无明显现象
B是 ;
C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