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0 14:06:40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文景时期墓葬出土
结论:西汉早期人们已经懂得造纸基本方法。
材料一:
材料二:
麻纸
汉武帝时东方朔上书,用竹简三千片,用两人才能抬动
蔡伦——东汉宦官
根据材料讨论分享: 1、《后汉书》记载蔡伦造的纸采用的原料,有什么特点? 2、观察课本造纸工艺流程图(P68),对先人发明和改进造纸术所作的努力,你有何感想?
缣(丝帛)贵而简(竹简)重,并不便(方便)于人。伦乃造意(想出一个主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蔡伦——东汉宦官
造纸术的传播
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纸的发明
促进了纸质书籍的出现
便利了社会历史的记载和保存
二十四史:
都以记录人物传记的方式来编写历史,这种编写史书的体裁被称为纪传体。
司马迁生平: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史称太史公。
父亲是史官。司马迁从小受家庭熏陶,十岁开始研读文史,自小饱读书籍。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名胜古迹,搜集丰富史料。
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
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到狱中,遭受酷刑。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著作《史记》。
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成为后世典范。
思考:司马迁有哪些优秀品质?
《史记》(P70)
地位:我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
内容:贯通古今,史料翔实,文笔优美,从记述了从__________________约三千年的史事。共130篇,52万字。
据材料请用一两个词概括司马迁写史的原则
材料一:当时流传说,荆轲曾刺伤了秦王。司马迁听说当时在场的目击者曾向董仲舒详细讲述事件的经过。司马迁便向董仲舒请教,确认了“刺伤”情节乃讹传,才对“荆轲刺秦王”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学以致用: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被记载的是( )
A.黄帝 B.汉武帝 C.陈胜 D蔡伦
纪传体 通史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
材料二:他在《史记》中既肯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进步作用,又斥责了秦始皇的暴政;还大胆地批评汉武帝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

两汉中医学:基本理论建立
活动:假设A、B组同学分别是张仲景和华佗的粉丝团,对自己的偶像应该十分熟悉,两分钟时间准备,然后pk一下,谁是忠粉?
张仲景和华佗
他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成为东汉末年名医
他写成《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等
他创制了一套医学体操
他提出“治未病”理论
他发明了“麻沸散”
他是外科鼻祖
他是“坐堂医生”,后世称“医圣”
他淡泊名利,不求仕途,专心执医,救死扶伤
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
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
两汉宗教:佛教东来与道教兴起P71
西汉末年经丝路传入
东汉兴起
人生如苦海,消灭欲望,追求来世幸福;提倡众生平等
乐生,重生,提倡修身养性,炼丹服药,得道成仙,长生不死
教义 宗教 创始 共同点
都得到民众信奉,统治者支持,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佛教、道教与中华文学
《西游记》
《东游记》
大雁塔
武当山古建筑群
佛教、道教与中华建筑
太极拳
武当剑
佛教、道教与中华武术
佛教与中华艺术
千手观音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高71米的乐山大佛
佛教、道教与中华语言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哪些社会条件促成了两汉时期科技先进、文化昌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史记·管晏列传》
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知识归纳表格








背诵复习,完成《金榜学案》第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