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 义;识记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2.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
3.了解东汉对西域的管理。
西汉疆域图
玉门关
阳关
思考:结合地图,指出西域相当于现在哪些地区?
展
招 贤 令
自古以来,我族人民
常被匈奴压迫,黄河
附近的人民更常遭匈
奴骚挠,为大举反击
匈奴,现招募一勇士
出使西域,联合大月
氏,共同夹击匈奴,
重赏。钦此!
小组讨论:1.你从上面的招贤令得到什么信息?2.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去应招吗?为什么?
汉与匈奴的关系;
出使西域的目的。
结合课本,了解张骞西域之行,并结合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敦煌壁画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前138年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西域
前119年
建立友好关系
沟通西域
凿空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结果
材料一: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大月氏)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二:“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赍金币帛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史记》
(1)依据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将会遇到什么困难?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汉朝是如何管理西域的?
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等精神
自然条件艰苦;匈奴的拦截,有杀身之险
历史意义:①密切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②开辟了丝绸之路
西汉
西
汉
新疆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班超出使
西域路线
甘英出使
罗马路线
议
小组合作探究:丝绸之路(路线、意义)
如果你们是汉代的商人,计划到欧洲去经商,你们是怎么样规划自己的行走路线的?准备带哪些商品?请在纸上画出路线图,写出携带和返程的货物。(组长做好分工,可参考课本P64的内容:地图与文字)
长
安
河西
走廊
新疆
地区
西亚
中亚
欧洲
长安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西亚
欧洲
中亚
丝绸之路路线图
来往的货物
陆上丝绸之路
友谊之路
商业之路
文化之路
作用: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
评
广东沿海港口
马来半岛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南端
和斯里兰卡
海上丝绸之路
长安
欧 洲
南海
徐闻
朝鲜
日本
展
2016年市政府明确提出,擦亮“世遗文化·中国侨都”城市文化品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申遗。已经确定位于新会区古井镇的官冲唐窑遗址(含会城马山古窑址、崖西洞北古窑址)与台山市上川大洲湾趾等共6个史迹点作为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申请点。
你知道什么是“一带一路”吗?
丝绸之路
经济带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
一带一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一件事:
2、两条路:
3、三个人:
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1.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
A.班超 B.张骞 C.汉武帝 D.甘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138年 D.公元119年
练
课堂训练
4.小明在网上看到2008年6月17日这一天发表的题为《奥运火炬感受西域风情》的报道。通过报道的题目,你可以判断,2008年火炬在6月17日可能传递的地点是( )
A.西藏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
5.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