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打开科学之门(科学引导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打开科学之门(科学引导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10 21:07:42

文档简介

打开科学之门
图中“藏” 着什么呢?
木叶虫


吸食树汁
花螳螂

捕食活的小个头昆虫
竹节虫

捕食植物
枯叶螳螂


捕食同类、雏鸟、幼小鼠类

拟态和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动物拟态和保护色的作用:


1. 伪装捕食



2. 躲避天敌
趣味拟态现象
“白雾” 从哪里来?
你的猜想:
一、白雾可能来自于 ;
二、白雾可能来自于 ;
空气中
冰棍
伟大的发明起源于猜想!
排除法
猜想必须通过科学实验的验证!
包上不漏气的塑料袋后
如果仍有白雾,说明 从冰棍上来的;
如果没有白雾,说明雾 从冰棍上来的。
不是

纸盒也能烧水吗?
想要打开科学之门,就需要

发现

提问

结论

实验

假设




你会提问吗?
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
人再水里为什么会感觉变轻?
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壁虎为什么可以在光滑的玻璃窗上自由爬行?
……
你的疑问呢?
小组讨论,记录问题
哪组问题最多呢?
什么是科学?
1、发现问题。
2、研究问题。
真正的科学精神
怀疑、探索
2018 学年第 一 学期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备课
一.单元分析
引导课 打开科学之门 主备教师 刘琼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全套科学教科书的引导课,通过设计几个有趣味、不复杂,但是凭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又不可能轻易判断或解答,而又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决的科学问题,使学生在对奇妙的科学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又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具体实际的亲身了解和感受。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了解动物拟态现象。 ②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的奇妙无穷,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②通过对实验活动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事实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得到的。 ③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感受科学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③培养学生爱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的科学精神。
课时分配 1课时

二.课时备课
课1时 打开科学之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了解动物拟态现象。 ②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动物拟态现象,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的奇妙无穷,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②通过解释冰棍周围白雾成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事实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得到的。 ③通过演示纸盒能烧水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会科学知识,就能解释平时觉得不可思议的现象。 ④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感受科学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③培养学生爱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难点:通过简单的科学探究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 学习乐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课前准备 PPT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师: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展示趣味科学的),并提问,从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特别震惊,并作自由回答)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隐藏着许多的奥秘,多彩的大自然处处充满了神奇,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着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吧! (板书:第1课-打开科学之门) 通过趣味视频导入及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活动1-图中藏着什么 师: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瞧一瞧,这幅图片里藏着什么呢?只有绿叶吗? 生:绿叶、或者绿叶和虫子 师:有些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火眼金睛哦,没错,里面不光光有绿叶,还有长着像极了绿叶的虫子,我们把这种虫子叫做木叶虫,也叫树叶虫或叶虫。它以树汁为食。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继续你们明亮的眼眸,用心观察这漂亮的兰花哦! 生:兰花和虫子,或者兰花 师:你们确定花心那里是虫子吗?还是漂亮的花蕊呢? 生:是虫子,或者不是虫子 师:你们好棒哦,没能骗过你们。再看,花心那里其实是一种叫做花螳螂的虫子,它专门捕食个头较小的活的昆虫。 师:再来瞧瞧这幅图片,到底是枯枝呢?还是枯枝呢? 生:枯枝和虫子 师:嗯,很好,这里也藏着一种虫子呢,它叫竹节虫,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可称之为伪装大师,具有以假乱真的本领。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有些竹节虫受惊后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危害植物 继续看最后一幅图片。 生:树叶里边有虫子。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哦,掌握老师的套路了吧!这种外形酷似一片枯叶而得名枯叶螳螂。进食同类,甚至捕食雏鸟和幼小的鼠类。 师:总结: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还有很多,我们把这种具有隐藏本领的现象称为动物拟态现象,那动物出现拟态的作用有哪些呢?同学们可以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瓜想一想。 (板书:动物拟态现象:动物具有隐藏本领的现象) 生:不那么容易被发现而被吃;为了更好的捕捉自己的事物 师:同学们真棒,想的很周到,躲避天敌,捕捉食物。 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板书:作用:①躲避天敌;②捕捉食物)
视频:动物的伪装。 通过寻找隐藏在周围环境中的动物,唤起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会认真细致地观察。
活动2-“白雾”从哪儿来 师:同学们在酷热的夏天,都吃过冰棍吧?你们在吃冰棍的时候是否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呢?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出现,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 生:思考并提出猜想假设 师:白雾可能来自冰棍,也可能来自空气。那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 师:可以采用书中的方法,用不漏气的塑料袋把冰棍包起来,如果仍有“白雾”,说明就不是从冰棍上来的;如果没有“白雾”,则说明是从冰棍上来的。 师: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板书: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以学生们经常能够见得到的冰棍周围的白雾现象作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测。从而引出要想知道自己猜测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论。21cnjy.com
活动3-纸盒也能烧水吗? 师: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纸是很容易烧着的,用纸做一个能装水的纸锅,纸锅在火焰上能烧水吗?生:能,或者不能 。 师:那我们要想知道纸杯到底能不能烧水,得通过什么来验证呢? 生:实验。 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做一个课堂演示实验,看看纸杯究竟能不能烧水? (两个一样的纸杯,一个不装水,在火焰上3秒(学生数)即底部烧黑,一个装三分之一的水,在火焰上3秒无明显变化,继续在火焰上烧,学生数到20s,底部仍是无明显变化) 学:哇,好神奇哦! (学生体验水温,并告诉大家是热的或者是温的)
师:请思考,纸杯为什么烧不着呢?水为什么是热的呢? 生:水把热量带走了。 师:很好。是因为热量通过纸盒传导给水,总是达不到纸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依据常识的推断认为 是正确的东西,往往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实验室最好的检验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他们认为纸放在火上就会燃烧,用纸盒来烧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动手做一做实验,就能知道真相。所以我们要大胆假设,敢于尝试,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活动5-你会提问吗? 师: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呢? 生:……
师:请你把它写下来。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 学会从周围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动物的拟态现象,知道动物拟态现象的作用;我们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一切的科学研究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大家要多多发现身边的问题,再来深入做一些研究。
板书 第1课 打开科学之门 1.动物拟态现象:动物具有隐藏本领的现象。 2.动物拟态作用:①躲避天敌;②捕捉食物 3.科学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