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10 18: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2海尔蒙特 实验柳树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其中一部分有机物用于构建植物体,
使柳树质量增加。3普利斯特利英国科学家
1773年的著名实验231根据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
而变得污浊的空气。4我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1、图1、2装置中,它们为什么熄灭、死亡?蜡烛燃烧消耗氧气,蜡烛因缺少氧气而熄灭图1 图2 图3 图4你来解释小白鼠呼吸消耗氧气,因缺少氧气,
小白鼠无法呼吸而死亡。3、为什么图4植物和小白鼠
都能正常活着?2、为什么图3植物能正常活着
蜡烛能持续燃烧?小白鼠呼吸作用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小白鼠的呼吸提供了氧气。蜡烛燃烧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蜡烛燃烧提供了氧气。你来解释2、图3、4装置中,
点燃的蜡烛
小白鼠
绿色植物
分别从对方哪里得到了什么?蜡烛、小白鼠得到氧气,
绿色植物得到二氧化碳。图3 图4你来解释资料分析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
(约含5千克氧气),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
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
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一)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盛水烧杯中有金鱼藻,
漏斗罩金鱼藻上,
试管装满水放在漏斗上
装置放在光下5 1785年,科学家证实:
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金鱼藻不断产生小气泡,
气泡上升,
试管中水不断减少
等气体充满1/2试管
拇指堵住试管口,
取出试管,管口朝上。(一)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迅速将快要熄灭的
卫生香伸入试管口内
(竹签)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燃烧(一)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讨论交流1.请描述在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
实验现象?
3.分析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产生气泡卫生香猛烈燃烧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氧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制定方案:(二)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思考:
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检验
二氧化碳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小组讨论:
1、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接触皮肤。二氧化碳相同材料用具两个玻璃皿 两个广口瓶
两个烧杯 两带叶的枝条
氢氧化钠溶液 清水制定方案:实验装置(二)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暗处理光照酒精脱色碘液显色(二)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讨论:
1、从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
两个装置中的叶片颜色会怎样变化?
两装置中的叶片是否有淀粉产生?
2、说明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没有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 不变蓝 变 蓝 无淀粉 有淀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方案二清水氢氧化钠AB(二)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AB实验现象:
A处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处滴加碘液后变蓝实验结论: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尝试探究: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原料条件产物二氧化碳、水光场所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的数字1 2 3 4代表哪些物质?说一说1432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叶绿体 有机物 + 氧气
(储存着能量)
二氧化碳 + 水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想一想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何意义?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平衡。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