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和原理》应掌握知识点[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基本概念和原理》应掌握知识点[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3-13 08: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 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分类:
1. 分子、原子和离子:
(1)三种微粒的本质区别(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三种微粒的共同点:
①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氧气是由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
金刚石是由C原子构成的。氧化钠是由构成的。
2. 原子的结构:
①原子中质子数______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______质子数__________中子数。
3. 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是;
(3)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等三类。
如:镁、铁、铜是金属元素。
氧、碳、硫是非金属元素。
氦、氖、氩是稀有气体元素。
(4)化合价:
常见元素化合价:H、Na、K、Mg、Ca、Zn、Cu、Ag、Al、Fe、Fe、O、S、S、S、C、C。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OH、NO3、SO4、CO3、NH4
4.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无发生反应,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是混合物。
(2)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组成,如:NaCl是纯净物。
(3)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如:H2O是化合物。
(4)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是单质。
(5)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如:CO2是氧化物。
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包括: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等。
4. 化学性质包括: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5.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6.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
7. 催化剂: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8.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四. 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 元素符号的涵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 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P73
3. 化学式的涵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3)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4)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原子。
4.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氧气:O2 氢气:H2 氮气:N2 氯气:Cl2
硫:S 碳:C 磷:P 铁:Fe
镁:Mg 铝:Al 铜:Cu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5. 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
氧化镁:MgO 氧化铝: 氧化钠: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铜:
氧化汞: 二氧化锰: 氧化钙: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水: 双氧水:
6.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氯化钠: 碳酸钙:
氢氧化钙: 碳酸:
盐酸: 甲烷:
7.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的涵义: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熟练掌握的化学方程式:(按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一)化合反应: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磷在氧气中燃烧:
④铝在氧气中燃烧:
⑤铁在氧气中燃烧:
⑥镁在氧气中燃烧:
⑦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⑧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⑨二氧化碳溶于水:
⑩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二)分解反应: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②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
③电解水:
④碳酸不稳定:
(三)置换反应:
①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②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③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四)其他:
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⑤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8. 化学量:
(1)相对原子质量:(会查、会用)
(2)相对分子质量:(会算)
计算: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
⑤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
五. 溶液:
1. 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3.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名称:
①碘酒中:溶质:碘;溶剂:酒精
②糖水中:溶质:糖;溶剂:水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溶剂:水
④乙醇溶液中:溶质:乙醇;溶剂:水
⑤硫酸溶液中:溶质:硫酸;溶剂:水
⑥盐酸溶液中:溶质:氯化氢;溶剂:水
⑦氨水中:溶质:氨气;溶剂:水
练习:
一. 用符号表示:
(1)钠离子:____________ (2)镁离子:__________
(3)铁离子:____________ (4)亚铁离子:________
(5)硫离子:____________ (6)氧离子:__________
(7)氯离子:____________ (8)氢离子:__________
(9)铝离子: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二. 用符号表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2)3个氧离子:____________
(3)4个镁离子:_______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
(5)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6)5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7)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
(8)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
(9)6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三. 用符号表示:
(1)+1价的钠元素:____________
(2)+3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__
(3)-2价的氧元素:____________
(4)+7价的锰元素:____________
(5)-1价的氯元素:____________
(6)+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6)
四. 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略
五. 指出下列结构图代表的原子式离子的名称:

1 2 6 2 8 1 2 8 2 2 8 6
2 8 2 8 2 8 2 8 8 2 8 8

答案:氢原子;氧原子;钠原子;镁原子;硫原子;铝离子;镁离子;氧离子;氯离子;氩原子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 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 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H B.
C. D.
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液态氧 B.
C. D.
5.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64 B. 115 C. 66 D. 49
6. 现有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

2 6 2 8 2 8 2 8 2 8 1 2 8 2

以上示意图表示的元素种类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
2 8 7
B.
2 8

C.
2 8 1
D.
2 8 3

8. 2003年1月5日,我国载有模拟宇航员的“神舟”四号飞船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主要原料是偏二甲胼(化学式)。下列有关偏二甲胼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2个碳原子、4个氢气分子、一个氮气分子组成
B. 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 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 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9. 在6个H2O分子和3个CO2分子中含有一样多的是( )
A.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B. 氧元素的个数
C. 原子个数
D. 氧原子个数
10.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其外表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 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 新鲜的空气是纯净物
D. 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12.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
B. O2和O3都是单质
C. O2和O3的物理性质相同
D. O2和O3的化学性质相同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A. 水 B. 氮气
C. 硫酸 D. 铝
1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5. 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浓盐酸有挥发性
B. 氢气有可燃性
C. 碳有还原性
D. 硫酸有酸性
16. 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电解18g水可得9g氢气和9g氧气
B. 12g的碳与12g氧气反应生成24g二氧化碳
C. 8g氧气与1g氢气化合生成9g水
D. 16g氧气与12g碳反应生成28g二氧化碳
17. 下面四个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18. 下列微粒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 B.
C. D.
19. 化学符号“”表示( )
A. 两个钠元素
B. 两个钠原子
C. 两个钠分子
D. 两个钠离子
20. 已知R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21. 下列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7:16,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O2
C. N2O D. N2O5
22.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2:1:2
B. 每1份质量的氢气与8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化合生成9份质量的水
C.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D.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23. 相同质量的和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3:2 B. 5:6
C. 6:5 D. 2:3
24.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氧化铜 B. 硫酸铜晶体
C. 植物油 D. 面粉
25.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6.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27. 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8.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
B. 蓝色胆矾受热变为白色粉末
C. 石蜡受热熔化
D.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固体
29.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空气液化制氧气
B. 灯泡通电发热发光
C. 木材变成木炭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30.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氧气供给呼吸
B. 用胆矾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 用干冰作致冷剂
D. 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
二. 填空题
1. 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碘酒中溶剂是______________。
2. 在化学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
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葡萄糖+氧气,由此可推断葡萄糖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元素。
4. 有H、O、C、N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清洁无污染的燃料,它是一种单质________________。
(2)在冶金工业中常用来做还原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
(3)与生命密切相关且占人体总质量的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
5. 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社会安宁,是世界的一大公害。“摇头丸”是国家严禁的一种毒品,化学式为,它由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6. 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粉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7. 1993年我国成功制出了一种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氧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6
,该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____个中子。
8.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已知硒的元素符号为Se,相对原子质量为79,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在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该酸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_个,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9.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3)
10. 下列化学符号(1);(2);(3);(4);(5)中的数字“2”表示(均填字母)
(1)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化合价数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1.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银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氩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个氟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价的铜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个氢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氢元素组成的新物质,其化学式为H3,在一个H3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H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C 4. A 5. D
6. B 7. A 8. B 9. D 10. C
11. B 12. B 13. B 14. D 15. A
16. C 17. A 18. C 19. D 20. D
21. B 22. A 23. C 24. B 25. C
26. A 27. D 28. B 29. C 30. C
二. 填空题
1. (1),酒精
2. C
3. C、H,O
4. (1);(2);(3)
5. 三,135,108:13:14
6. ,
7. 8,10
8. +6,7,44.1%
9. (1)3,4,1,4;
(2)1,3,3,2;
(3)4,11,2,8
10. (1)2;(2)3;(3)1;(4)4
11. (1); (2); (3)氯;
(4)4F; (5); (6)
(7); (8)
12. 3,3
【励志故事】
当机不断的教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的教训,发生在他六岁之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王安回到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匆忙走进室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擦试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
这件事给了王安终身有益的教训,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运。
PAGE
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