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0 19: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1.秦朝暴政的表现?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3.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建立的政权、结果、地位?
4.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特点?被哪支农民军消灭?涉及的成语?
5.秦朝灭亡的时间?被哪支农民军所灭?
6.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利的原因?启示?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知道西汉的建立。
2.掌握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3.了解“文景之治”。
4.感悟“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时间:建立者:都城:楚汉之争定乾坤——西汉的建立要求:同学们快速在课本51页第一段标画西汉建立的三要素: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并记住。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思考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2分)造成这样境况的原因是什么?(2分)(学法指导:先将材料中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再思考)
2.此时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2分)(答案标在课本上)
3.如果你是刘邦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1分)1.学法指导:先自学教材51页第二段和52页的材料研读,完成学案一;如果不会,小组内可以互相合作。(画出关键词,看分答题); 2.限时3分钟学生活动1:建邦维艰休养生息: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道家的无为而治1.休养生息政策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派思想家的哪一政治主张?
2.判断: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请说明理由。【思考问题】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1.学法指导:先独立阅读教材52、53页,完成以下表格和问题,用铅笔将答案标划在课本上;之后同桌互查。
2.限时5分钟
学生活动2:休养生息奠基础思考:文景之治的表现?1.士兵还乡,释奴为民
2.鼓励农业生产
3.轻徭薄赋1.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2.减轻赋税和徭役
3.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4.提倡勤俭治国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出现了
“文景之治”提示:请同学们用红笔订正答案 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学生活动3:学以致用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二, 请组长派一代表回答。
限时3分钟
学法指导:1.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将文言文的材料翻译为白话文,再做题; 2.做题时,注意标画关键词,看分答题。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经济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此时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是?(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出现材料一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经济繁荣的现象;文景之治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轻徭薄赋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2分)
2.二者的做法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2分)学生活动4:以史为鉴明得失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 成由俭,败由奢,今天的我们也应该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汉文帝的霸陵秦始皇陵兵马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政府部门厉行节俭,杜绝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杜绝“中国式剩饭”绝非小事,它是实干兴邦的具体步骤,更是,共圆“中国梦”的信念之基。感情升华“我”来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同桌互相讲述本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用简单准确的语言将板书所列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学以致用文景之治表现“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史记.平淮书》“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食货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讲授新课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非常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讲授新课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讲授新课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第四篇章
以史为鉴明得失成由俭
败由奢秦始皇兵马俑汉文帝陵墓“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