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及答案(10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及答案(10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2-18 10: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10月份月考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Na:23,Mg:24, S:3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下列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徳谟克利特提出的古典原子论 ②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论
③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④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
2.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1Cl两种同位素,在以下关于计算式说法中正确的是:34.969x75.77%+36.966x24.23%=35.453(  )
A.75.77%表示15Cl的质量分数
B.24.23%表示35Cl的浓度
C.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D.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可以用电子式表示的微粒是(  )
A.He B.Ne C.Na+ D.S2﹣
4.下列个组微粒中,电子总数相同的是(  )
A.S2﹣与HF B.Al3+与 S2﹣ C.H30+与 NH4+ D.Na+与 K+
5.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B. C. D.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标准状况下1.12L二氧化碳含0.1NA个氧原子 B.2.4g镁原子变成镁离子失去0.1NA个电子 C.500mL0.2mol/LBa(NO3)2溶液含0.1NA个Ba2+ D.0.1molHClO含2.6NA个质子
7.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1LH2SO4溶液中含有98gH2SO4,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98g/L
B.1L水中溶解了0.1molNaC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mol
C.1000 mLNaOH溶液里含40g NaOH,则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01mol/L
D.10mL1mol/L的H2SO4溶液与1000mL1mol/L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9. 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要精制盐水以除去SO42-、Ca2+、Mg2+杂质粒子,试剂加入次序不正确的是 ( )
A.NaOH、BaCl2、Na2CO3、HCl B.Na2CO3、BaCl2、NaOH、HCl
C.BaCl2、Na2CO3、NaOH、HCl D.BaCl2、NaOH、Na2CO3、HCl
10.关于电解食盐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C.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淀粉碘化钾试液,溶液呈蓝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1.下列图示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表示同种元素的是      .
12. 如用来表示R元素的一个原子,问:
(1)R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
(2)R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填“金属”或者“非金属”);
(3)如R元素另有两种原子,其核内中子数为15和16,则R元素的这两种原子的质量数是
________和________,R的这两种原子是________的关系,它们结构上的差异是________。
13.用有关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已知元素A的一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氩相同,元素B的一价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元素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元素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A的单质常温下是_________态,呈______色,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不大于18,已知A是最轻的元素,B、D原子
的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C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D元素原 子的M层电子数是其L层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之差.
① C原子的结构示意简图为   ;D2﹣的电子式为   。
② 四种元素中的几种相互组合,分别可以形成酸、碱或盐,请写出:
形成的酸的化学式:   (举一例)
形成的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举一例)
③ 由B、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举一例),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  ,由C、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n(阳离子):n(阴离子)=_________。
三、实验题和简答题(每空2分,共28分)
14.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制取少量氯化氢气体。
A
B
C
D
试剂:①浓硫酸 ②浓盐酸 ③食盐固体 ④硫酸氢钠固体 ⑤二氧化锰固体
请用实验装置编号(A、B……)回答:
(1)若选用试剂①③,则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选用试剂③④,则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3)要制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_________做干燥剂。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烧瓶内充满干燥的HCl气体,挤压预先装满水的胶头滴管后,引发喷泉实验,最后溶液会充满整个烧瓶,则烧瓶内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设气体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15.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产生喷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
的是___________。
A.HCl和H2O B.HCl和AgNO3
C.Cl2和饱和食盐水 D.CO2和NaOH
(3)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氨水和浓盐酸 B.CuCl2和NaOH溶液
C.CaCO3与稀盐酸 D.Na2CO3溶液与盐酸
(4)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_。
A.浓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烧碱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
图甲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压强;图乙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城市中有些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可能与上述_________(填图甲或图乙)装置的原理相似。
(6)如果只提供如图丙(烧瓶内充满HCl)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10月份月考测试卷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C
B
A
D
B
C
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1.【答案】BD;BD;C;C;AC
12.【答案】14;14;硅;非金属;29;30;互为同位素;中子数不同
13.【答案】(1)A 氯,B 钠。(2)结构示意图,气态,呈黄绿色,为
【答案】(2) ;H2SO4 ;Na2SO4→2Na++SO42﹣;SO2 ;NaOH; 2:1
三、实验题和简答题(每空2分,共28分)
14. 【答案】(1)A ; ; (2)D;
(3)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 ; (4)1/22.4 mol/L
15.【答案】(1)气体大量溶解,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2)C; (3)CD;
(4)C;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出的大量热,使酒精挥发,增大了锥形瓶内的压强
(5)减小; 增大; 图乙;
(6)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HCl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HCl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烧瓶上覆盖冷毛巾或淋洒冷水,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引发喷泉或在烧瓶上涂抹无水乙醇,由于乙醇挥发带走热量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引发喷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