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26 开国大典
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目标1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3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等。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知识链接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提率 形近字
胁(威胁)
协(协商)择(选择)
泽(沼泽)扭(扭打)
钮(电钮)沼泽檐(屋檐)
瞻(瞻仰)幅(条幅)
副(副业)噪(噪音)
嗓(嗓子)佛(仿佛)
拂(拂拭)秦(秦朝)
奏(演奏)词语学习词语理解瞻仰:恭敬地看。
造句:我们在老师带领下,瞻仰了烈士雕像。
肃静:严肃寂静。
造句:听到这句话,会场上顿时肃静了。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造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打败了敌人。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造句:在毕业典礼上校长亲自为优秀毕业生佩戴徽章。
擎着:往上托着,举着。
造句:小明手里擎着一根红蜡烛。
庄严:本课指庄重而严肃。
造句:追悼会会场庄严肃穆。
欢跃:欢喜得手舞足蹈。
造句: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都欢跃起来了。
近义词挺立——( 屹立)
汇集——(聚集)
排山倒海——( 翻天覆地)
宣布——( 宣告)
鼓舞——( 鼓励)
大江南北——( 五湖四海)
瞻仰——(景仰) 反义词汇集——( 分散)
开始——( 完毕)
庄严——( 轻浮)
肃静——( 喧闹)
光明——( 黑暗)
词语辨析宣布 宣告
相同点:都有“把事情让大家都知道”的意思。
不同点:“宣布”多用于一些有约束性或强制性的事,可大可小。“宣告”多用于重大事情,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
运用示例:
1.因为准备不足,这次试验( )失败。
2.老师刚( )下课,同学们就一哄而散。
宣告 宣布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开国大典的?
整体感知 事情发展顺序。 2.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其中什么部分是重点写的? 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开国大典前(1-4段),开国大典过程(5-14段)和开国大典结束(15段)。
其中重点写的是第二部分。 3.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课文解读 1.阅读第一部分“典礼开始前”,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这样写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参加人数非常多,且来自各行各业,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2)第2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这段话是按方位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语有“北面”“再北面”“向南”“南面”和“场中”。
2.阅读“宣布成立”场面,回答问题。 (1)请赏析第5自然段中“排山倒海”和“一齐投向”的表达效果。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和拥戴,同时也衬托出毛主席的高大形象。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这句话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了。
3.阅读“升旗鸣炮”场面,回答问题。 (1)为什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就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没有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从此站起来了。 (2)为什么要五十四门礼炮齐发?
“五十四门礼炮”代表当时统计出的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
4.阅读“宣读公告”场面,回答问题。 为什么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时,人们会热烈地欢呼和鼓掌?
因为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们心目中最伟大尊敬的领袖。
5.阅读“阅兵仪式”场面,回答问题。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运用了比喻,在人们看来,战车上的士兵就如同钢铁巨人一般,表现了人们自豪的心情。
(2)文中对哪些兵种进行了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海兵、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接受检阅的盛况。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感受到了人们的无比激动和自豪之情。
6.阅读“群众游行”场面,回答问题。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是环境描写。表明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用?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作用: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们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也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描写场面的成语
热火朝天 争先恐后 你追我赶 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张灯结彩 熙熙攘攘
鼓乐喧天 万人空巷
拓展延伸对于“大典”的场面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开国大典的盛大而隆重;对于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了毛主席伟大的领袖风采。让我们将这份自豪与喜悦之情永留心间,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课堂小结结构图示开国大典大典前广场布置群众入场大典中典礼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式检阅部队群众欢呼群众游行 灯火一片红大典后 充满光明隆重庄严当堂测试1.将词语填入合适的位置。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围拢过来,站成了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小明于2005年6月( )。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聚集汇集出生诞生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3)战士们动作一致,就像有人在指挥似的。( )
(4)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毛主席宣读公告。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改为反问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怎能不使全场30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呢?
(3)广场汇集了群众队伍。(扩句)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