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0 20: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会认8个生字。理解“拟定、殉职”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目标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3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毛岸英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俩流落街头。地下党组织后来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他们,并把他们送到毛泽东身边。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知识链接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是从来没有因自己是领袖的儿子而欺压百姓,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美军突袭中牺牲。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多音字
骨禁ɡū:骨碌碌 骨朵儿
ɡǔ:骨头 粉身碎骨jìn:禁止 禁区
jīn:禁受 情不自禁词语学习词语理解拟定:起草制定。
造句:他把拟定的设计方案发送给了总经理。
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造句:他为了保护市民以身殉职了。
原封不动(成语):完全是原样,一点也没变动。
造句:因为地址有问题,邮递员将信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情不自禁(成语):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造句:看到美丽的草塘,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草塘真美呀!”
破格:打破既定规格的约束。
造句:这所大学破格录取了奥运冠军。
慰问:用话或物品安慰问候(辛苦的人或困苦的人)。造句: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对难民表示慰问。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造句:海外华侨虽身在国外,心却始终眷恋着祖国。安慰:使心情安适。
造句:你要多安慰她,叫她别太难过。
示意:用表情、动作、含蓄的话或图形表示意思。
造句:他将食指放在嘴上,示意我们不要谈话,仔细听外面的动静。 近义词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悲痛—(悲伤)
眷恋—(留恋)  
尊重—(尊敬)  
意愿—(愿望)
踌躇—(犹豫) 反义词光荣—(可耻)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繁忙—(清闲)  
尊重—(轻视)  
踌躇—(果断)
  词语辨析尊重 尊敬
相同点:都有“重视”的意思。
不同点:“尊重”表示重视并严肃对待,侧重于重视他人或有关抽象事物的意见、权利等。“尊敬”表示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侧重于对人的重视、恭敬。
运用示例:
( )老人,要从 ( )他的权利和意见做起。
尊敬 尊重 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主要讲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牺牲在朝鲜,当彭德怀想将他的尸体运回来的时候,毛主席却选择让他当朝鲜人民的儿子,葬在朝鲜的故事。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的意义是什么? 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3.本文中忠骨仅仅指骨灰吗?文中具体指什么?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在文中具体指的是毛岸英烈士的骨灰。课文解读 1.当主席得知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他心情的语句。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在主席仰起头的瞬间,他的眼泪不仅在心里,还在哪里?为什么你觉得会在这里?

还在眼眶里,因为主席仰起头不想让他的眼泪落下来给别人看见。 3.描写悲痛的词语游很多,如:柔肠寸断,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痛不欲生、欲哭无泪,然而文中写毛主席悲痛并没有用这些词,那课文是怎样描写毛主席的悲痛的呢? 课文是通过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现主席悲痛欲绝的心情的。 4.阅读第6自然段,体会毛主席的心理。 (1)当彭德怀提出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时主席心中想的是什么?
毛主席想:“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2)当想到金正日的来电时毛主席又是怎么想的?
毛主席像是自我安慰的说“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5.毛主席的回话中,我们听到一个是主席的声音,一个是父亲的声音,从毛泽东的这两种不同的声音你能体会到什么? 主席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他作为一个父亲,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回来,但作为一个主席,为了两国之交,为了人民群众,他只能压抑作为父亲的想法,做着主席的决定。这都体现了毛主席伟大的襟怀。毛泽东的诗词名句。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水调歌头·游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全文,再次走近毛泽东主席,去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吧!课堂小结结构图示青山处处
埋忠骨接到电报失去爱子 极度悲痛艰难选择彭德怀:请求回国安葬金日成:要求葬在朝鲜忍痛批示何须马革裹尸还常人的情感
超人的胸怀当堂测试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二十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里,有一叠整整齐齐的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物……看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