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通过对图片、资料的分析 ,初步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的形成原因。
3.认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分析具体事例,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2.难点: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成因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图片:北京平谷产桃地遭受冰雹的袭击,遭受重大损失。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上网查看相关视频。展示一组自然灾害的图片。提问:根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图片,说说你们看后的感受。概括总结:这些图片表现的都是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观察图片、讨论、回答。 引用身边近期发生的事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灾害发生在身边。
环节一:自然灾害的内涵看图: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教师引导: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例如:旱灾图。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教师总结: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利用图片讨论自然灾害的概念。??????????看书:再次确认自然灾害的概念。??????? 通过看图和老师的引导,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通过实例展示,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的内涵,使概念清晰化。
环节二:自然灾害的分类提问:同学们经常从电视、网络中看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报道,你能说出哪些自然灾害?归纳总结: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生物灾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天文灾害: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 。?阅读教材提供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是最频繁而且危害最严重的灾害。地质灾害也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在山区。让我们通过书上的图片和说明认识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根据平时的积累回答问题。?????????阅读教材上自然灾害的图片及说明。 在学生说的时候,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分类。???????各种自然灾害的概念只需要了解,不需要深讲,降低难度。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尤为严重。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为有效地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打下基础。 ? ?
1 / 3
第四节 自然灾害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预习: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3.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4.怎样防灾减灾?
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
你知道我国经常发生的灾害有哪些吗?它们都会造成什么危害?如何去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学习目标导航
1、知道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常见的自然灾害。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气象灾害和地质
灾害的地区分布及危害。
3、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定义及类型: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类型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等
1、气象灾害
干旱
洪涝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有可能形成洪涝。
干旱和洪涝是影响我国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巨大。
1、气象灾害
台风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寒潮
1、气象灾害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2、地质灾害
地震
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震动的现象。造成的危害有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地质灾害
滑坡
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造成的危害有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
2、地质灾害
泥石流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造成的危害有冲毁农田、房屋、道路等,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辨别自然灾害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的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 的两辆汽车上。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例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D
例题: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A
解析:台风主要发生在盛夏7、8月份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时间短;寒潮只发生在初春和冬季;泥石流是地质灾害而不是气象灾害;而旱涝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春到冬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例题:挖山取土最有可能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海啸 C.泥石流 D.地震
A
解析:滑坡是指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挖山取土极易造成局部山体松动,从而导致滑坡;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海啸和地震都是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产生的地理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1)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地区则多发洪涝灾害。
(2)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
(3)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台风影响较大的省区有哪些?
2、雨涝多发区集中在__________ 地区和______ 流域。
3、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易发生____灾害。
4、冬季,北方影响强度和范围都比南方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
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
长江中下游 珠江
干旱
寒潮
1、地震多发生于________ 和____地区,这些地区多位于_______________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多发生在_______ ,这里生态环境____ ,地表植被________ 。
东部沿海
破坏严重
西部
板块交界或断裂
中部山区
脆弱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阅读材料
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
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
7 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 858.4 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 742.6万公
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
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 339.9亿元。综合判断,2010年是近20年来
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
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灾情较为严重。
5.阅读图文资料,问答下列问题。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如下:
读图归纳,完成下表: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泥石流、滑坡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
地势第二级阶梯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 弱以至消失。
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化,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台风 D. 泥石流
2.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C
B
综合提升训练
3 .有关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旱灾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均无关
B. 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不会出现旱灾
C.旱涝灾害只发生在夏秋季节
D.洪涝灾害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4.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C
D
讨论交流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台风带来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布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图为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在废墟上搜救。
地震造成的灾害
地震造成的灾害有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强烈震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
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层面的,如道路破会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信设施破会造成的通信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医院细菌污染等;二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水灾。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因为这些地方相对牢固,可以减轻伤害。
了解避灾方法
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
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物体越结实
形成三角形
空间就越大
大床
桌子
沙发
汽车
活命三角区
活命三角区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泥石流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