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革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革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1 07: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编制人: 审核: 编号:7
课题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学习 目标 【学习重点】 近代科学文化成就【学习难点】 近代科学文化成就的背景
环节一:自主预习近代科学 国别 地位 研究领域 成就 著作 意义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国别 著作 核心理论 影响 近代文学艺术巴尔扎克地位 著作 时代特征 历史价值 国别 俄国 被称为 代表作 历史价值 贝多芬国别 代表作 价值 国别 荷兰 代表作 价值
环节二:精讲点拨 材料一:《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应法国大使邀请为拿破仑谱写的。在贝多芬的心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完成作品时,贝多芬在扉页上写下“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十分气愤,把扉页撕碎,扔在地上。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为什么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的扉页撕碎? 该作品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理念?
环节三:合作探究 试分析16世纪以来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的原条件和影响。
环节四:巩固训练 环节五:测试评价“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蒸汽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瓦特蒸汽机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制造汽车 D.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蒸汽机车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音乐国度里挥洒;列夫托尔斯泰用犀利的笔锋剖析现实,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梵高用激情的画笔尽情描绘,在生活的烈焰中绽放……下列作品与材料中人物相关的有( ) ①《命运交响曲》 ②《复活》 ③《蒙娜丽莎》 ④《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但丁、莎士比亚 B.达尔文、马克思 C.鲍狄埃、贝多芬 D.克伦威尔、林肯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后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 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B. 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 C. 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 D. 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因为它的作品( )
A.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丑恶现象 B.渗透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C.反映了19世纪后期俄国的主要社会现象 D.吹响了俄国革命的号角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勇敢地向教会发起了挑战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价19世纪某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它”指的是(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D.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的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