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课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课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5-09-08 18:19:0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高一化学组 吴酝 主讲学习目标熟悉和掌握氧族元素的名称、符号
学习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了解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2、氧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请同学们默背出碱金属及卤族元素,并说
明原子结构特点及一些递变规律。碱金属:最外层电子均为 个电子, 从上至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 ,金属性逐渐 。
1增大减弱增强增强卤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均为 个电子, 从上至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7增大减弱减弱减弱元素周期表3 Li
6.94111Na
22.9919 K
39.1037Rb
85.4755Cs132.987Fr
[223]一、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什么?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的
强弱。二、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什么?1、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稳定性。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的强弱一、氧族元素一、包含元素氧族元素包括:
氧( 8O)、硫(16S)、硒(34Se)、碲(52Te)、钋(84Po)
其中钋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中学阶段我们不讨论。
请大家根据氧族元素的核电荷数,写出它们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第二周期 第VI A族第三周期 第VI A族第四周期 第VI A族第五周期 第VI A族元素周期表3 Li
6.94111Na
22.9919 K
39.1037Rb
85.4755Cs132.987Fr
[223]从原子的结构进行 讨论一:氧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
原子半径等是如何变化的?并找出它们
的异同。相同点:
不同点: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6个电子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
从原子的结构进行 讨论二:元素原子结构的异同决定其化学性质上具有哪些特点?从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得失电子的能力及化合价来探讨。氧( O)、硫( S)、硒( Se)、碲(Te)、钋( Po)
主要化合价:-2、+4、+6(O只有-2价)硫、硒、碲有两种氧化物,其对应的水化物为含
氧酸也有两种。氧化物 SO2 SO3 SeO2 SeO3 TeO2 TeO3对应水
化物H2SO3H2SO4H2SeO3H2SeO4H2TeO3H2TeO4讨论三: 根据讨论二的结果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你能推断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又怎样?酸:H2SO4 H2SeO4 H2TeO4氢化物:H2O H2S H2Se H2T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4,H2SeO4,H2TeO4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H2S H2Se H2Te O2与H2点燃或放电可反应,H2O稳定,1000°C开始分解;
S与H2,444 °C以上反应,H2S在300 °C时开始分解;
Se与H2,573 °C以上反应,H2Se稍加热即开始分解;
Te与H2不能直接化合,H2与Te低温时就分解。自学表《6-1》后,讨论四:各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是如何变化的?巩固复习VIA族与同周期的 VIIA族元素的对比67第三周期,VIA族第三周期,VIIA族H2SO4(强)HClO4(更强)300℃以上分解1000℃左右分解[小结]

本节课我们依据氧族元素的结构学习了氧
族元素的性质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氧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稳 定 性:非金属性:
酸 性:练习:1.钋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氧族元素,推测钋及钋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钋是能导电的固体
B.钋的氧化物、水化物至少有两种
C.钋与氢气不能直接化合
D.钋的氢化物很稳定
D2.下列物质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Fe2S3 B.FeCl2
C.CuS D.AlCl3
D还原氧化方法:a. 用一布条沾上少量的硫粉在待鉴别的器皿表面用
力的摩擦,如被摩擦处出现黑斑则说明是真银,
否则为假银。b.若不慎将汞洒落在地上,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并尽可能的将汞收集,残留部分,可覆盖硫粉处理。
以免汞蒸气中毒。[作业]优化设计:P46 4、5、8、9、
10、11
课本:P125 一、感谢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再见课件14张PPT。第七章 硅和硅酸盐工业 第一节 碳族元素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邵亦影
+82 2 8 18 32 18 4
+50 2 8 18 18 4
+32 2 8 18 4
+14 2 8 4
+6 2 4
一、碳族元素 1、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比较结构上的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4个
不同点: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 比较性质上的 相似性: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
最高价+4
递变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由非金
属性到金属性递变的趋势很明显。2、碳族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逐 渐 增 大逐 渐 增 强逐 渐 减 弱酸性减弱 碱性增强3、碳族元素单质的一些物理性质 二、硅 1、硅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 态的硅。 2、硅的物理性质: 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晶体硅的熔点、沸点都很高,硬度也很大。思考:
为什么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熔点、沸点都较高?硬度都较大?3、碳和硅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点燃
Δ高温三、二氧化硅 1、SiO2与CO2的比较 (一)SiO2与CO2的比较 (二)高温高温2、硅酸盐的表示(用SiO2及金属氧化物的形式)
硅酸钠 Na2SiO3 (Na2O·SiO2)
镁橄榄石 Mg2SiO4 (2MgO·SiO2)
高岭石 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

2、下列有关二氧化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起反应生成酸;
B 硅石、石英的主要成份都是二氧化硅;
C 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反应;
D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C1、在以下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A 硅酸 B 碳酸 C 硫酸 D 磷酸反馈练习:A 3、已知新发现的114号元素X为主族元素,它的原子核外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X有稳定的气态氢化物XH4
B、X为非金属元素
C、X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
D、X的单质能导电C、D 4、锗元素位于第 周期,第 族,最高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是 。其最高氧化物跟盐酸作用时生成氯化物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跟氢氧化钠作用时生成锗酸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GeH4 IVAGeO2GeO2+4HCl=GeCl4+2H2O GeO2+2NaOH=Na2GeO3+H2O 课件19张PPT。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一、原子结构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原子(A ZX )原子核
核外电子 N质子(Z)
中子(N)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⑴核外电子运动特点:
①电子质量小,10-31kg
②电子运动范围小,10-10m
③电子运动速度大,106m/s
⑵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法:电子云
电子云含义:①表示电子在核外某空间出现的机会的多少;
???? ②它是一段时间内电子运动情况的记录。
⑶氢原子电子云:
①球形;
②离核近,电子云密度大,表示电子出现机会多;
③离核远,电子云密度小,表示电子出现机会少。
[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哪种粒子决定的?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离子中: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如:Na+ +1 = 11 – 10[问]:元素的种类是由什么粒子决定的?由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问]:原子的质量数由什么粒子决定的?它们
之间的关系 是什么?由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例1.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
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为( )(2003年上海)
A.A-a+n B.A-a-n
C.A+a-n D.A+a+n?
(2001上海)例2、下列关于3919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39   B、中子数为20
C、电子数为39   D、质量数为39练习一、请认真填写下列表格答案:16,18,x-n ,y-m,11,10,9,10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科学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排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通常,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双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关系为: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的远近 由近 远
能量的高低 由低 高 1、能量最低原理(最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
核外电子 2、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排布规律 3、次外层电子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
(2003海淀)例3、现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和B分别是( )
Si 和Na B. B和Ne C. Cl 和C   D. C和Al
(2003上海)例4、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离原子核近的区域较密,它表示( )
该区域电子较多 B. 该区域电子出现的机率较大
电子只在该区域运动 D.电子在该区域运动速度快
(2004海淀)例5. 原子核外M层有3个电子的原子与L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所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50 B . 102 C. 43 D. 21
要求大家能熟练地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
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元素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方面。(1)、原子半径比较的一般规律:
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反而越小;
3、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的半径越大。
4、同一同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例10、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Na2S B、NaCl C、Na2Se D、NaF(2)、化合价:
1、金属无负价、F无正价。
2、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3、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 = 8
4、气态氢化物的形成是由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价所形成的。
(2003天津)例10、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
且R的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25%,则此元素是( )
A 、 C B、 N C、 Si D、 S(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
金属性: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与H2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004上海)例11、
酸性:H2CO3____H2SiO3, H2SO4___HClO4, H2SO4___H2SO3, HClO4___HClO
碱性:Ca(OH)2___Mg(OH)2,NaOH___Al(OH)3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____H2S, NH3___PH3, H2S____HCl.
还原性:H2O____H2S, H2S____HCl3、两性氧化物与两性氢氧化物:
(1)、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2O3 + 6HCl= 2AlCl3+3H2O
Al2O3+2NaOH=NaAlO2+ 2H2O
(2)、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Al(OH)3 + 3HCl= AlCl3+3H2O
Al(OH)3+2NaOH=NaAlO2+ 2H2O
(2004、山西)例12、X、Y的原子序数都必须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 n ,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A 、n+11 B、n –5 C、n+3 D、n-6(2003海淀)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A、B、C三种元素,已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单质的非金属性A>B>C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阴离子的还原性: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双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决定的。[问]:同位素与什么粒子密切相关?与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 H、2H、3HA=A1?a1%+A2 ?a2%+ ……
a1%+a2%+ a3% …… =1例:已知Cl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可知35Cl、37Cl原子在
自然界的原子个数比为3:1三、化学键[问]:原子与原子发生反应时通常通过什么方式使自己趋向于稳定结构呢? 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阴、阳离子之间的这种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活泼的金属(或NH4+ )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酸根离子如:Cl-、NO3- 等)可形成离子键, Na2O2、 NaCl、 NH4Cl、NaOH等,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的强碱、盐及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只要含有离子键,就必为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的单质(H2、O2、Cl2等),气态氢化物(HCl、HF)、酸性氧化物(CO2、SO2)、酸一般为共价化合物。绝对真理: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
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练习二: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NH3 ————————————————
MgCl2——————————
H2O —————————— H∶O∶H. .⑴书写方法:
①原子:标出最外层电子数
②简单阴离子:
a:写出最外层子:2、8 
b:加上“[ ]”
c:左上角标出“n-”表明电荷。且离子不能合并。
③简单阳离子:仅在左上角标“n+”表示所带电荷,不要写出最外层电子。(就是其离子符号)
格 原子团:
a:写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b:加上“[ ]”;
c左上角标“n+”或“n-”。
[举例练习]:氢氧根、过氧根、氨根。
?? 离子化合物:a:写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
b:“对称”、“分散”、“美观”。c:对相(18)
?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验室物中含有离子键。
答案:D2: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是____,因此,质子也就是____。
3:相同物质的量的H、D、T原子的质子数比为____,电子数比为____,质量数比为____。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111 (B)161 (C)272 (D)433
5:铜(原子序数为29)有两种同位素,中子数分别为34和36,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3,则铜元素的近似原子量为 。
63.55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