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本课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6幅表现?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画卷,从宋朝《端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境,一种能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生活变迁的学习情境。《童年》一课共两个版面,收集了6幅艺术作品,表现形式涉及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从作品中人物的服装、表情和环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时代的差别,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目标
⒈ ???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的生活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⒉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⒈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⒉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 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⒊ 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 ??思想内涵。
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学习材料:童年照片、课件。
教学过程
⒈播放课件:伴随着《童年》的音乐,齐读?灿烂的阳光、愉快的歌声、甜美的微笑、美好的回忆,同学们,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我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
点击讲述我的成长故事,伴随着音乐: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长大!让学生观看照片,寻找照片中的人物神态特征。(微笑、快乐的样子)把你带来的照片拿出来,给小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童年趣事好吗?
指名讲后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童年生活景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童年?。
(⒈) 看看这些作品,你能说出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吗?(点击画面获取答案)这幅是油画(板书)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这幅是年画(板书),绘画细腻。这幅是中国画(板书),造型概括,有特殊的晕染效果。这幅是雕塑(板书),能体现材料的美。这幅是摄影(板书),真实快捷,可抓住瞬间的美丽。
(⒉) 仔细观察他们的穿戴,猜一猜哪件作品表现的年代最久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⒊) 观察他们的表情,说一说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一样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
(⒋) 请你像小侦探一样,推测这些人物的周围环境是怎样的,并说明理由。最后打开书欣赏完整作品。
⒋选择你最喜爱的作品,先描述画面,再说说你的感受,最后和自己的童年对比,谈一谈你的想法。点击每幅作品,放大,请学生回答问题。
《金色童年》,为什么作者要称这张照片为《金色童年》?叙述:这是一幅现代儿童生活摄影作品,一个小女孩坐在阳光下的草坪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冬天的阳光》,冬天的阳光在那里?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叙述:这幅雕塑表现了冬日里晒太阳的姐弟俩,其造型圆润概括,从人物的表情很容易了解到人物内心的舒适感,虽然作品并没有表现阳光,但从这对姐弟舒展的身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翻身奴隶的儿女》,画中人物的服装有什么特点?此画的背景是一片空白,你认为这样处理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附小资料:奴隶是指受奴隶主奴役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叙述:这幅作品以“§型的构图、大面积的留白,以及概括而传神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中国画特有的表现魅力。画中七个正在学习的孩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没有突出某一个人,而是利用七个孩子专注的学习场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紧张、认真的学习氛围。画中人物身穿藏袍,或俯身书写或凝神思考。画家运用人物不同的角度变化组合,使画面活泼而具有动感;大面积的留白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他们是在哪里学习?是草原上还是毡房里?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精神、状态久久地吸引着我们,这也是画家要表现的主题??无论在什么地方,这些翻身奴隶的儿女都无比珍惜这学习的好时光,这样的生活也是他们的父辈在过去苦难岁月中所不敢想象的。这学习的时光对这些奴隶的儿女来说格外的珍贵,格外的来之不易。
《端阳婴戏图》和《欢天喜地》,通过欣赏宋、清的年画作品,你能了解到宋、清的儿童服饰、游戏等情况吗?叙述:这两幅画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儿童嬉戏的场面,表现了古代的服饰、儿童外貌特征和中国传统的绘画方法。
《战斗中成长》,他的童年是在什么环境中度过的?你认为画面中的两个人物谁是主角?为什么?叙述:这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青纱帐中的游击队员们战斗胜利后满载战利品凯旋的作品。作品中身背战利品的少年脸上泛着红晕,充满了灿烂的笑容,胜利的喜悦在他全身跳动。从少年的表情和动态,我们看出了他的自豪和兴奋,也仿佛看到他在战斗中机智、勇敢的身影。整个画面色彩浓重,少年的上半身 映衬在穿过青纱帐的一束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这也是画家突出主要人物的重要表现手法。
《黯淡的童年》,这个小朋友和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的家园正弥漫着战火硝烟,看看他的童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想对世界说些什么?
总结:同学们,美术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到艺术的形式美,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生活。
作业:回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身边长辈的童年生活。
板书设计:
童 ?????年
摄影 雕塑 中国画 ?年画 ?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