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 儿子的创意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 儿子的创意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1 15: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西师大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7 儿子的创意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毕淑敏 作家、医生。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代表作有《红处方》《血玲珑》等。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奖项三十余次。
我会写馁译奢殿糙梯拆柬左右 结构上下 结构生字归类梯馁译拆奢殿糙独体 结构柬拆chāi加“点”。 右边“斤”字下面要加上一“点”。易写错词语解释创意: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本文意在表现创造性思维。这个设计,创意十足。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文中体现了一开始母亲对儿子的不信任。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给文章划分段落。第一部分( ):争论的起因第二部分( ):争论的经过第三部分( ):争论的结果1-67-1920 创意就是富于创造性的想法、构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创意? 博( ) 碍( ) 择( ) 彩( )
搏( ) 得( ) 译( ) 睬( ) 一、辨字组词博士拼搏障碍得到选择翻译彩虹理睬课堂演练1.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
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 ) 3.这难道不是我的创意? ( )2.妈妈,你为什么不说话? ( )反问疑问设问二、读下列句子,判断句子各属于哪一种问句。
本文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凭借他的创意获得了奖励,被邀请到海外去参加颁奖仪式的故事,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快读一读这篇文章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启发。第二课时互动课堂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说一说:“我”和儿子争论的起因是什么?一天,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他突然说:“我准备到国外旅游。”起因思 考1.从这一部分,能看出儿子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勇敢 作为一个小学生,敢于参加竞争激烈 并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国际性创意征文大赛,并且对此非常自信,认为自己能够通过比赛获得去国外旅游的机会,说明了他的勇敢。 面对儿子如此自信的想法,母亲是什么态度?她为什么会是这种态度呢? 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所以我置之不理。他说:“妈妈,你为什么不说话?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可世上有 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母亲持怀疑态度,她认为这件事不过 又是儿子的异想天开。
因为母亲认为世上有些事,如想去国外旅游,单有勇气还不够,还得有钱。朗读第二部分(7-19)自然段:母亲和儿子争论了三次。每一次,母亲是怎样质疑的,儿子是怎么回答的? 我看也不看,说:“一个小学生,关于科技,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又懂得多少?金奖、银奖的争夺,多么激烈,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儿子不懂科技、建筑,竞争又激烈,得奖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第一次争论母亲的质疑比如……,比如……,
比如……,比如……”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儿子却毫不气馁,认为自己虽然知识不多,但有创意,而这是个关于创意的比赛。儿子的回答四个“比如”连用,突出儿子的创意多。第一次争论我笑着打断他:“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第二次争论先前的设想与建筑无关,而这是个有关建筑的创意,需要独特的风格,母亲的质疑儿子不理睬我,自言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地下……”第二次争论儿子对母亲的打击毫不理睬,自言自语地将自己“独特”的创意讲给母亲听。儿子的回答“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地下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形梯子的。还有……”
性格保守第三次争论这里两个问句和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这样的难题,这些都是母亲指出来的,在母亲眼中的创意含义与儿子迥然不同,母亲的质疑儿子摆摆手说:“妈妈,你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需要工程师们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突破常规第三次争论儿子的想法与妈妈的截然不同。儿子认为创意更注重创造性。儿子的回答 儿子遐想着说:“……”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 “遐想”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而“瞎 想”是没有根据地乱想。讨论:“遐想”和“瞎想”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遐想”表明儿子广阔的、无拘无束的思 维空间和想法在头脑中已经形成,说出来时心 中已有把握。“瞎想”表明在母亲的心中,儿子的创意是异想天开的,不实际的,她对儿子的创意不支持。想一想:这篇课文大部分篇幅是由母子对话构成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A.写出了母子二人对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B.在他们的“交锋”中,表现出了儿子敢于创造、勇于挑战的性格。默读最后一自然段,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儿子获了奖。从这个结果里,我们也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我们不能扼杀,而应该鼓励他们去创造,鼓励他们去尝试任何看起来困难的事情。 你觉得文中的这个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在母亲的一次次怀疑下坚持自己的想法,说明他是一个勇敢、自信,敢于想象,敢于突破常规的孩子。 母亲的观点 儿子的想法
第一次:儿子不懂科技 风光 食品 翻译
第二次:儿子不懂建筑 将博物馆埋在地下
第三次: 地下宫殿 透明外墙 飞梯
   何为“创意”?结构梳理 本文通过记叙母子二人围绕一次创意征文比赛这件事所持的态度,表现了儿子 、 、敢于突破常规的精神,说明了孩子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和轻视的,教育人们应该 。主题概括敢于创造勇于挑战鼓励孩子去创造,去实践名人谈创意1、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
2、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1. 拓展延伸一、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儿子有哪些创意。 本篇课文大部分篇幅是由母子对话构成的,因此,分角色朗读是体会人物思想感 情的一个有效途径。提示儿子的创意见课文第8、10、12自然段。课堂演练二、举办班级手工制作创意大赛,互相比比看吧。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