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9 词两首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张志和 唐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与颜真卿等为好友。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藕上下结构识字方法加一加:艹+耦=藕
藕ǒu不要写成未。藕荷易写错星期天我跟同学们在公园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日暮时分。日暮:太阳落山的样子。本课指词人和闺阁友人在溪边亭子里游赏直到日暮。溪亭:溪边的亭子。《如梦令》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郊游活动。整体感知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李清照的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句?《如梦令》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词句是?互动课堂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交代了地点“常记”总领全词。说明这首词是追忆往事之作,同时表明这件事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交代了时间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为后面的“误入”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体现词人心情的愉快。“日暮”和“沉醉”为什么埋下伏笔?想一想:让词人“沉醉”的仅仅是酒吗? 让词人“醉”而忘路的不仅是酒,更主要的是融洽深厚的闺阁友情以及高涨的游玩兴致,还有周围荷花的无尽美丽。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沉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引起了下文,把人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回味无穷。 “兴尽”指尽兴,游兴得到满足。上接“沉醉”,因为郊游尽兴,不自不觉沉醉了,乘小舟而回,迷迷糊糊进入了荷花深处。“兴尽”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那个词照应? 分别写出了什么?“争渡”表现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惊”字写出了鸥鹭惊飞的场面,词人由惊慌至惊喜的神情也跃然纸上。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难忘沉醉——兴致高兴尽——尽兴误入——惊喜纵情山水结构梳理 《如梦令》,作者回忆了一次愉快的 郊游情景,因 把栖息的水鸟都吓跑了,表现了作者年轻时 的生活情趣和 的心境。愉快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恬静主题概括一、根据课文填空。
常记溪亭日暮,( )。
兴尽晚回舟,( )。
争渡,争渡,( )。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课堂演练二、将下列词语和解释用线连起来。日暮藕花沉醉大醉太阳落山的时候荷花 唐宋名家诗词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品析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体会它的意境。 你觉得《渔歌子》这首词是对哪个季节的描写? 春天《渔歌子》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前的白鹭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描绘春天的景物。 描写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等景物。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富有动态的春景图,展现了鸟飞鱼跃的生机景象。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白描《渔歌子》后两句描写了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什么?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是指不一定要。表现了渔翁在斜风细雨里垂钓,乐而忘返。 抓住了渔翁的什么特点?戴笠披蓑人物与景物互相烘托和谐得体,画面蓬勃有生机。 描写了渔翁钓鱼的情态,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人们的悠闲和安逸。讨论: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课后第四题 说一说: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想到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说出来。渔歌子环境西塞山前 白鹭飞
桃花流水 鳜鱼肥人物心境:不须归秀丽春景
怡然自得青箬笠
绿蓑衣结构梳理 《渔歌子》,描绘了 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 的形象,赞美了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表现了 。 渔翁渔家生活情趣春天秀丽隐居生活的乐趣主题概括 有关词的知识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一说萌芽于南朝),与宴乐的盛兴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拓展延伸词牌 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
常见词牌名有:沁园春、蝶恋花、采桑子、满江红、浪淘沙、卜算子、水调歌头、虞美人等。
一、填空
《如梦令》中“醉”表明了词人( ),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焦灼心情。心情非常愉快课堂练习 二、《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名,我还知道其他的词牌名。 沁园春水调歌头满江红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