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能量的获得(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4 能量的获得(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12 09:43:42

文档简介

《能量的获得》 习题
一、选择题
1.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得能量的方式是( )
A、只是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只是有氧呼吸
2. 地球上的生物都依靠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进行有氧呼吸必需的两种物质是( )
A.水、二氧化碳      B.水、氧气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机物、氧气
3. 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中都有丙酮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低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相同
4. 若白天光照充足,下列哪种条件对作物增产有利( )
A. 昼夜恒温25℃ B. 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 昼夜恒温15℃ D. 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5. 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表中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活动类型
打篮球
慢跑
每小时耗氧量/L
90
120
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为一直在运动过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耗氧量就大
C.打篮球时激烈运动,耗氧量应大,该表测试数据错误
D.打篮球需氧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应大
6. 下图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
D.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水分
7. 天空中飞翔的蝙蝠和老鹰,有关它们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肺呼吸 B.都能用肺和气囊呼吸
C.都能用气管和气囊呼吸 D.分别用肺、气囊呼吸,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 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C.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D.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
9.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B.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一般生成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0. “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根的有氧呼吸。下列关于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需无氧呼吸辅助补充能量
B.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C.所有生物都不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
D.大多数动植物都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11. 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影响,则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
/
A.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B.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12. 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入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0
0
未见增加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13. 下表中的动物与其呼吸器官对应错误的是( )
A


B
鲫鱼

C
青蛙
肺与皮肤
D
家鸽
气囊
二、填空题
14.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_作用,氧化分解食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释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15. 如图表示环境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细胞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
(1)图中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这些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2)由B到C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储藏水果和蔬菜,储藏室里的氧气浓度应调整到图中哪一点对应的浓度?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的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粘液而湿润的______完成.从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看,蚯蚓适于______生活.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______.
(3)鸟的呼吸器官是______.标号[2]是______,其功能是______,以适应空中的飞翔生活.
(4)比较以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结构,可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
三、探究题
17.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A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D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2)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8. 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_______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_______;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_______。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双腿酸胀的原因是_______。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
四、材料题
19. 酵母菌是一种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人们常用它制作面包或酿酒。请回答:
(1)做面包和面团时,酵母菌主要进行_______呼吸,其产物是_______;蒸面包时,面团内_______遇热使体积增大,从而使面包松软。
(2)用酵母菌酿酒时,一般先通气,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_______呼吸,以增加数量,然后以_______ 获得酒精。
《能量的获得》 习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人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在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骨骼细胞只有在分裂时才需要大量的氧与养分,而与人是否剧烈运动无关,所以是有氧呼吸.
2.【答案】D
3.【答案】D
【解析】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中都有丙酮酸而不是丙酮,A错误;
B、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酒精发酵也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一般来说,没线粒体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需氧型生物一定是有氧呼吸,厌氧型一定是无氧呼吸,C错误;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4.【答案】B
【解析】A、作物增产主要是指有机物积累得多,25℃对光合作用来说属于适宜温度,因此在此条件下白天合成有机物较多,但是此温度下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也较多,A错误;
B、在白天光照充足、温度25℃(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夜间温度15℃,由于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作物对有机物的消耗,达到增产的目的,B正确;
C、昼夜恒温15℃对光合作用来说,光合作用强度弱,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错误;
D、夜间25℃温度过高,并且昼夜温差小,不利于有机物积累,D错误.
5.【答案】B
【解析】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是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消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而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所以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6.【答案】A
【解析】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有助燃的作用,蜡烛熄灭表明瓶中没有氧气,原因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瓶中的氧气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被消耗尽了.
7.【答案】A
【解析】蝙蝠和老鹰都能在空中飞行,但不属于同类,蝙蝠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老鹰是卵生,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有气囊,能储存空气,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8.【答案】A
【解析】面包酵母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有氧时呼吸旺盛,酵母将葡萄糖转化成CO2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随着发酵进行,面团中氧减少,酵母的有氧呼吸转变成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CO2,释放出少量能量。实际生产中,上述两种作用同时进行。发酵初期,前者为主反应;发酵后期,后者为主。整个发酵过程中有大量CO2产生,能使面团膨松,形成大量蜂窝。酵母生长与发酵的最适温度26-30℃。酵母耐高温的能力不及耐低温的能力,60℃以上会很快死亡,而-60℃下仍具有活力,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A。
9.【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原料和产物的关系,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正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小草的呼吸作用吸入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
11.【答案】D
【解析】草履虫是有氧呼吸生物,在低氧时无法生存,故起点不能从0开始,b为需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在低氧时呼吸强度最大,随氧气浓度升高抑制了其呼吸,所以强度下降,c为厌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低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用于酿酒。高氧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于面点发酵。故a为兼性厌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D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机体供能系统主要有:3秒以内是原有ATP的分解,而ATP在体内含量很少,6~8秒主要是磷酸肌酸的转化,1分钟以内主要为无氧呼吸,长时间的运动主要为有氧呼吸。马拉松长跑中总需氧量=摄入量,乳酸略增,说明机体供能系统主要是有氧呼吸;100米跑总需氧量较少,而实际摄入量=0,且未产生乳酸,说明为磷酸肌酸的转化;400米跑实际摄入量与需氧量差别较大,乳酸大量产生,说明主要是无氧呼吸供能。
/
15.【答案】植物进行无氧呼吸 氧浓度升高,使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从而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B点 因为此时植物的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较少
【解析】(1)A点时氧浓度较低,植物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此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的产物。(2)由B到C的过程中氧浓度升高,植物细胞有氧呼吸作用明显增强,使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3)由图可知,B点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少,说明此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弱,有机物分解最少。储藏水果和蔬菜时要尽可能减弱它们的呼吸作用,所以储藏室里的氧浓度应调整到图中B点对应的浓度。
16.【答案】(1)体壁、阴暗潮湿的环境
(2)鳃、毛细血管
(3)3肺、气囊、储存空气,辅助呼吸
(4)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析】(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而空气中的氧气首先要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再与体壁中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因此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
(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特点是每一片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3)鸟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所以1是气管,2是气囊,3是肺.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4)比较以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结构,可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7.【答案】鳃 肺 C D、E 二者的受精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
【解析】(1)A为章鱼,属于软体动物,依靠鳃进行呼吸,D为壁虎,呼吸器官是肺。 (2)C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3)D壁虎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开始,E为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二者的受精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18.【答案】(1)同化
(2)O2、养料
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
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
(3)血糖浓度过低(或缺氧)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4)不同意,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
【解析】同化作用是生物体把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部分。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所以属于同化作用。
跑步时小胡需要更多的能量,细胞需要更多的氧气和养料用于呼吸作用,所以小胡的呼吸和脉搏要加快。
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是:
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
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
人体每天所需能量70%来自糖类。而小胡吃的奶油面包中所摄取的糖类,使血液中血糖浓度过低,不足以满足小胡跑步时所需能量,所以会出现头晕乏力。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积累在体内,所以会感觉酸痛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有暂时储存胆汁的作用。
19.【答案】(1)有氧 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 (2)有氧 无氧呼吸
/
浙教版科学九上 能量的获得 教学设计
课题
能量的获得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细胞呼吸的含义,懂得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列举人体及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通过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异同,说出有氧呼吸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了解不同动物多样的呼吸器官,联系生活实例,说明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得氧气的方式不同。
4.了解人类应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进一步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了解不同动物多样的呼吸器官,进一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熟悉事物,做到科学与生活相结合。
重点
知道细胞呼吸的含义,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难点
呼吸作用的实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过营养物质,它们能提供的供能营养素是什么?
【蛋白质、糖类、脂肪】
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为生命体提供能量、为构成细胞提供原料、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护身体。】
那你知道能量的获得场所和方式吗?
【在活细胞中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获得。】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体细胞。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你认为这些能量来自哪里?
【这些物质最终要在体细胞内经历复杂的呼吸作用,才能实现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思考以前的学习内容

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有氧呼吸
在细胞内进行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呼吸,就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一样吗?
【呼吸作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入O2 、呼出CO2)的总过程。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糖类、脂肪等物质在人体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是大致相同的,只是体内细胞内的氧化过程进行得更缓慢。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不同点:
燃烧
呼吸作用
环境
人体外
活细胞内
速度
快速
缓慢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糖类,
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
脂肪+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蛋白质+氧/二氧化碳+水+尿素+尿酸+能量
这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主要通过细胞的有氧呼吸进行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
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二、无氧呼吸
高等动物的无氧呼吸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无氧呼吸是机体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当你全速奔跑几百米后,你的两条腿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肌肉酸胀。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的供应,这时,虽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增加了,但仍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以致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于是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
不仅人的肌肉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一些能量,其他生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你知道苹果、香蕉贮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
【苹果在储藏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以闻起来有酒味。】
但酒精在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1. 水稻等植物长期淹水后,容易出现“烂根”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水稻长期淹水后,根部细胞因长期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在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出现烂根现象。】
2. 大多数动、植物都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为什么?
【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具有更高的效率。】
人经过一段休息后,为什么剧烈运动后的酸胀感会消失?
【血液中的乳酸会被肝脏利用而逐渐减少,肌肉的酸胀感觉也就逐渐消失。】
为什么生物存在无氧呼吸?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那时的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
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不能。有机物没有被彻底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少。部分产物有可能对生物不利。】
微生物也是通过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的。
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如人们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生产泡菜、酸奶等食品。
动画: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些微生物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则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人们利用酵母菌的这一特点,分别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等。
这些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读图: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1.葡萄含有大量糖分。
2.把葡萄压烂
3.加工和过滤。
4.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产生酒精及二氧化碳。
5.将已发酵的葡萄汁贮存在桶内改善味道。
6.把葡萄酒装入桶,加塞密封,以防进一步氧化。
思考与讨论:
1.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酒桶为什么要密封?酿酒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密封是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酵母菌进行发酵及防止被杂菌污染。主要变化是把糖类分解成酒精。】
2.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的例子?
【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和酿酒等,还利用其他微生物发酵,用于醋、酱、味精等食品生产。】
综上所学,你知道呼吸作用的实质了吗?
【活细胞体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可用于细胞分裂、矿质吸收、肌肉收缩、神经冲动及冲动的传导等各项生命活动。
2. 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反应条件
需酶、氧气
需酶、氧气
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不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酒精、乳酸
能量多少
大量
少量
相同点
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通过动画对刚才的内容进行巩固吧
动画:细胞呼吸
三、多样的呼吸器官
动物要依靠食物和氧气维持生命。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也不同。
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只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从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开始,已经出现了专门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如对虾用鳃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等。
鱼类在水中是用鳃进行呼吸的。
视频:鱼的呼吸及鳃
鱼的鳃位于咽的两侧,鳃盖关闭时,水从张开的口流入咽,接着口关闭,口腔收缩,压迫水流通过鳃并从立即张开的鳃盖后缘流出。虽然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断通过布满血管的鳃,鱼类还是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的。
陆生脊椎动物的体内已经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肺。两栖动物的肺较简单,如青蛙的肺仅是一层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较差,还需要通过皮肤的辅助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同时,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由于鸟的肺结构十分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使得它可以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动画:鸟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双重呼吸
名称
昆虫
鱼类
两栖
爬行
鸟类
哺乳
器官
气管

肺,皮肤

肺、气囊

自学读书,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区别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
区别呼吸与燃烧
知道有氧呼吸的表达式
知道有氧呼吸是呼吸的主要方式
知道无氧呼吸
及表达式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了解植物的无所呼吸及表达式
思考与讨论
了解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思考与讨论问题
归纳细胞呼吸的意义
尝试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了解生物多样的呼吸器官
知道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指导读书自学
引导区别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
引导区别呼吸与燃烧
介绍有氧呼吸及表达式
介绍无氧呼吸
及表达式
引导分析
介绍植物的无所呼吸及表达式
引导思考与讨论,完成问题解答
介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指导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引导思考与讨论问题
引导归纳细胞呼吸的意义
引导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介绍生物多样的呼吸器官
分别介绍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课堂练习
1.地球上的生物都依靠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进行有氧呼吸必需的两种物质是( D )
A.水、二氧化碳 B.水、氧气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机物、氧气
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的主要呼吸方式 B.有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C.有氧呼吸只能将有机物部分分解 D.有氧呼吸必须有氧气参与
3.动物与高等植物都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以获取少量能量。下列分别属于它们进行无氧呼吸产物的是( A )
A.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
C.乳酸和水;二氧化碳和水
D.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4.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D )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5.“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根的有氧呼吸。下列关于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C )
/
6.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含量要大一些?
【从事体力劳动,要消耗比一般状态下多的能量。能量最终来自于食物,所以体力劳动者每天含量较大。】
7.蒸熟的馒头、炼制的面包里面有很多小孔?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时在馒头内受热膨胀,在逸出时在馒头内钻出了许多小孔。】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人体将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供给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物质和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可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一般以有氧呼吸为主。
有氧呼吸:
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无氧呼吸: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为了获得氧气,动物有多样的呼吸器官。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