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分解的最终产物内均有( )
A.水和尿素 B.水和二氧化碳
C.尿素 D.水、二氧化碳、尿素
2. 调节人体水分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3. 组成人体的物质,今天和昨天的不完全一样,是因为( )
A.今天和昨天吃的食物不完全一样
B.今天和昨天的活动情况不同
C.人体的新陈代谢在不停地进行着
D.今天和昨天的生活环境不同
4.下列不是血液中葡萄糖来源的是( )
A.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B.蛋白质和脂肪的转化 C.肝糖元的分解 D.肌糖元的分解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
A.尿酸 B.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6. 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并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
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
7.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8. 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9. 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中都会含有的物质是( )
①蛋白质 ②葡萄糖 ③尿 素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 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O、P、Q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O
√
×
×
P
√
√
×
Q
√
√
√
A.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B. 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C. 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
D. 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
11.根据能量的获得%判断下列情况中能量消耗和能量储存的关系,如果是正常的成年人,则关系是( ),如果是久病不进食的人,则关系是( ),如果是青少年%则关系是( )
A.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消耗 B.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消耗
C.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消耗 D.以上都不是
12.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 )
A.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势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B.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C.大部分水随粪便排出体外
D.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回血液
13. 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这些器官是( )
A.胰脏和大肠 B.肺和肾脏 C.小肠和大肠 D.肺
二、填空题
14. 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震惊全国的“三鹿牛奶事件”。长期喝这样的牛奶,会造成肾结石、肾衰竭等病变。
(1)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最终在人体的______中进行。
(2)肾单位中______的过滤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废物大量聚集,使肾功能严重受损,造成肾衰竭。
(3)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小芳天天喝牛奶但仍缺钙,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______
15.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②过程是通过______来完成的.
(3)通过B系统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产生于______ 内.
(4)在炎热的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却往往比其他季节还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的排出由生理过程______完成.
(5)C系统内的液体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6)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______调节下,依靠各种______的分工协作.
16. 如下图流经泌尿系统的某些结构时,血浆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
①该图表示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
②血液流经该器官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尿;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终尿。
③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葡萄糖含量在DE阶段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7. 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 (填序号)。
(2)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尿素含量会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3)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它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4)若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限,也可能是体内胰岛分泌的_______不足导致的。
18. 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的进行,健康人体内_______ (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Ⅰ.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Ⅱ.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Ⅳ.血液流经肾脏 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四、材料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肾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如图是肾透析仪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 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
/
(1)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_相似。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A、B、C共同组成了_______ (填结构名称),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时,通过_______作用,除_______和_______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B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吸收回血液。
(4)肾透析仪中与图示A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半透膜,它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蛋白质最终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糖类和脂肪最终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选择B
2.【答案】B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最后由尿道排出尿液.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所以调节人体水分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肾.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肌糖元分解可为肌肉收缩供能!不能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
5.【答案】D
【解析】代谢终产物是营养物质完全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没有经过细胞代谢过程。
6.【答案】A
【解析】鸭育肥需要脂肪的积累!所以是糖类转化为脂肪。
7.【答案】A
【解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
8.【答案】C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排尿是间歇的;尿道是排出尿液的器官。排尿的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故选项C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血浆中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部分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废物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可见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水、尿素和无机盐,故选项C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故O为大分子蛋白质,P为葡萄糖,Q为尿素。
11.【答案】
【解析】正常成年人,机体处于稳定状态,一般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消耗,久病不进食的人,身体日渐消瘦,体内有机物减少,即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消耗,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有机物积累多,即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消耗
12.【答案】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13.【答案】B
【解析】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14.【答案】(1)小肠
(2)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3)维生素D
【解析】(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
15.【答案】(1)小肠 (2)气体扩散(或扩散) (3)细胞 (4)③(5)心脏内和静脉内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膜 (6)神经系统;器官、系统
【解析】(1)通过识图分析可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消化吸收过程,变成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故①指消化和吸收过程,人体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图示中②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发生在血液和肺泡之间,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3)B系统所示是空气与人体进行交换的过程,故为呼吸系统,通过B呼吸系统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线粒体,在氧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因此二氧化碳产生于细胞内.
(4)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三个过程一个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另一个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第三个是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在这个三个过程中水分的排出都有,水分的排出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而在炎热的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人体为了降温排出了大量的汗液,所以有一部分水分是以汗液的形式被排出了,而冬季人体的排汗量极少,故冬天的排尿量比夏天的排尿量多.
(5)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保证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原因是在心血管系统中存在有一些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如在心脏内有房室瓣保证了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肺动脉、主动脉基部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6)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是一个器官或系统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
16.【答案】①肾 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③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④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中
【解析】①该图表示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肾)器官.②血液流经该器官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终尿.③甲物质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④葡萄糖含量在DE阶段升高的原因是(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中).
17.【答案】① 减少 肾单位 重吸收 胰岛素
18.【答案】胰岛素 Ⅰ、Ⅳ
【解析】(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Ⅰ.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故能用图乙曲线表示;Ⅱ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内的营养物质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B二 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Ⅳ.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尿素的含量降低,故能用图乙曲线表示。
19.【答案】血浆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单位 滤过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
【解析】尿液的形成离不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指除血细胞和 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部分的水分和无机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半透膜的作用类似于肾小球。
/
浙教版科学九上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
章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
学习
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2.说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
重点
肾单位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命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必须保持体内各物质间的动态平衡!
营养物质和氧气不断地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体细胞,而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等不断地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代谢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人体是怎样通过相应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保障的呢?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
知道营养物质在体内是将要利用的,产生的废物会排出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各种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后,会通过各种途径而被利用。
如图,淀粉在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在小肠转变为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氧化供能,多余的部分会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储备着。
糖元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除用来氧化供能外,还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
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用来氧化供能,一部分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
我们用图解的方式来表示糖类的利用。
/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思考与讨论
葡萄糖作为人体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外,还可以来自哪里?
【体内糖元等物质的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转化】
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原理:
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加速血糖合成糖元,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用图解的形式表示为:
/
思考: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多过,会造成什么后果?分泌不足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治疗?
【糖尿病 低血糖 注射胰岛素】
脂肪消化吸收后可被组织细胞利用,也可由血液运输到脂肪组织贮存起来。当需要时,贮存的脂肪也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用图解的形式表示为:
/
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如尿素等。
用图解的形式表示为: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着合成与分解,新旧物质不断更替。与此同时,人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氧气来氧化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以产生足够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贮存的能量
当一个人的能量获得大于消耗时,能量就会被贮存起来,使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加;
反之,当能量获得小于消耗时,则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贮存减少。
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造成人体内能量供给不足,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将消瘦,甚至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为什么好吃懒动的人容易发胖?
【因为一个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多余的能量将会被贮存起来,人就会变胖。】
3.北京填鸭是如何在短期内育肥?
【人工填饲富含糖类饲料的方法】
大家认识右面的仪器吗?
【透析机】
病人为什么要做透析?
【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获得能量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废物。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在体内积聚起来,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生命。】
二、泌尿系统
视频:排泄
在我们利用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获得能量、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人体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是否叫排泄?
【不是排泄,叫做排遗,即人体将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大部分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其他废物可通过皮肤、呼吸系统等排出体外。
其中,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排汗时排出水、无机盐、尿酸、尿素。
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酸、尿素
视频:泌尿系统组成
读图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位于人腰后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与肾相关的结构是肾动脉和肾静脉。血液由肾动脉入肾、由肾静脉出肾。输尿管是将尿导出肾。
每个肾脏由肾实质和肾盂组成,从纵切面可看出,肾实质由外到内分为皮质和髓质。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膀胱是由平滑肌构成。它的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平滑肌。它的武装来控制尿液的贮存和排出。
肾单位形成尿,汇集于集合管,入肾盂、进入输尿管,入膀胱,排入尿道。
视频:肾单位
肾脏就像一部过滤机,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一个个微小的“过滤器”——肾单位进行工作。
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组成的。
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
视频:尿液的形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通过数据来了解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差别。
/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血尿:含有红细胞的尿
蛋白尿:含有 蛋白质的尿
这都是由肾小球炎症造成的。可能会造成发烧、或水肿。
视频:尿液的排出
视频:排尿的意义
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
人的尿量大约是每天1.5升。
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1.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人的肾功能发生某些障碍,不能及时将溶于水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时,人体就会中毒,甚至死亡。对于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现代医学大多采用人工肾和肾移植手段来维持生命。
当肾功能衰竭时,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血液透析时,用插管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经透析后,再将净化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达到帮助人体排出尿素等废物的目的,
透析器的关键技术是透析膜。早在19 世纪中叶,就有人设法用透析
法除去血液中的尿素,因未找到合适的透析膜未获成功。1943 年,库尔夫等人首次将转鼓型人工肾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开创了用人工肾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历史。1966 年,斯图尔德成功研制出空心纤维人工肾,并获得临床应用成功。空心纤维型透析器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类透析器。它具有高通量、高效、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将是今后透析膜研究的主要方向。
人工肾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较显著的一种人工器官,就慢性肾炎和晚期尿毒症的治疗效果而言,其五年生存率已达70%~80%。未来的人工肾将逐渐走向微型化和便携化,其治疗范围将从医院逐步走进患者家庭。
由图解分析,知道糖类的利用
尝试用图解的方式来表示糖类的利用
了解拓展知道,胰岛素与血糖的调节
知道脂肪的利用
知道蛋白质的利用
知道体内能量获得与消耗的关系
思考讨论问题
知道什么是排泄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观察肾
知道肾单位及功能
了解血液成分变化情况
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
知道与泌尿相关的病症
了解人工肾
引导图解分析,让学生知道糖类的利用
引导用图解的方式来表示糖类的利用
拓展知识,胰岛素与血糖的调节
介绍脂肪的利用
介绍蛋白质的利用
分析讲解体内能量获得与消耗的关系
介绍排泄
引导自学泌尿系统的组成
讲解肾单位及功能
拓展血液成分变化情况
介绍尿液的形成过程
拓展与泌尿相关的病症
引导自学人工肾
课堂练习
1.有关人体排尿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排出人体内废物的作用
B.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A.B.C三项都对
2.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C )
A.葡萄糖含量大量增加
B.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减少
C.尿素等物质含量明显减少
D.氧气含量大量增加
3.尿液与原尿的成分相似,主要差异是尿液中缺少( C )
A.血细胞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4.早晚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一些馒头等食品,后者利用价值高原因是前者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被用于( A )
A.氧化分解 B.合成新的自身蛋白
C.用于合成脂肪 D.以上三者都不是
5.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过于肥胖,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那些措施( D )
A.节食 B.吃减肥药
C.针灸减肥 D.适当的体育锻炼
6.近年来,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物质和能量的积累与消耗角度看,体重减轻是由于( BD )
A.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
B.能量的获得小于能量的消耗
C.有机物积累增加
D.有机物贮存减少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氧化供能,多余的部分会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储备着。
脂肪消化吸收后可被组织细胞利用,也可由血液运输到脂肪组织贮存起来。当需要时,贮存的脂肪也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如尿素等。
/
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组成的。
血液
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
/
课件39张PPT。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科学浙教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人体是怎样通过相应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保障的呢?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命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必须保持体内各物质间的动态平衡!新知讲解一、营养物质的利用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用来氧化供能,一部分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糖元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新知讲解1.糖类的利用 葡萄糖作为人体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外,还可以来自哪里?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体内糖元等物质的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转化新知讲解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加速血糖合成糖元,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调节原理血糖浓度过高血糖浓度过低胰岛素
分泌增加胰岛素
分泌减少血糖含
量下降血糖含
量升高思考: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多过,会造成什么后果?分泌不足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治疗?低血糖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新知讲解甘油和
脂肪酸食物中脂肪贮存的脂肪分解消化
吸收细胞CO2+H2O+能量脂肪贮存氧化分解合 成糖类(少量)转 变2.脂肪的利用新知讲解3.蛋白质的利用氨 基 酸食物中蛋白质贮存的蛋白质分解消化
吸收细胞CO2+H2O+含氮废物(如尿素)+能量自身蛋白质氧化分解合 成糖类和脂肪转 变新知讲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着合成与分解,新旧物质不断更替。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贮存的能量4.营养物质的利用新知讲解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能量贮存、有机物积累①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如:青少年)②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如减肥者)分解体内有机物,使有机物贮存减少。③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如正常成年人)能量保持平衡,体内有机物保持一定。造成人体内能量供给不足,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将消瘦,甚至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新知讲解因为一个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多余的能量将会被贮存起来,人就会变胖。2.为什么好吃懒动的人容易发胖?3.北京填鸭是如何在短期内育肥?人工填饲富含糖类饲料的方法新知讲解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获得能量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废物。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在体内积聚起来,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生命。病人为什么要做透析?透析机大家认识右面的仪器吗?新知讲解排泄新知讲解排遗:人体将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方式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什么叫排泄?人体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是否叫排泄?二、泌尿系统呼吸 泌尿排汗二氧化碳、水水、无机盐、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尿酸、尿素新知讲解泌尿系统组成新知讲解读图: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泌尿系统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排出尿液暂存尿液新知讲解肾肾的位置腹腔的背面、脊柱的两侧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与肾相关的结构肾门血由肾动脉入肾血由肾静脉出肾输尿管将尿导出肾新知讲解肾脏结构肾肾实质外周,毛细血管丰富,颜色深内侧,颜色浅肾脏中央的空腔,汇集尿液肾盂髓质皮质归纳肾的结构新知讲解膀胱平滑肌构成。出口处周围有环形平滑肌。开闭来控制尿液的贮存和排出。肾单位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新知讲解肾单位新知讲解肾单位肾肾小管肾小体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壁肾小囊腔肾小囊肾单位新知讲解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肾单位入球小动脉分支盘绕形成的毛细血管球,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围成囊腔包围肾小球与肾小囊相连,外有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归纳肾单位结构新知讲解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动脉动脉血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静脉静脉血肾小管外毛细血管新知讲解尿液的形成新知讲解尿液的形成出球小动脉滤过毛细血管入球小动脉肾小管尿原尿肾小囊重吸收血液肾小球集合管新知讲解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尿素和血细胞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少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出新知讲解【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血液【葡萄糖(全)、水(大部)、无机盐(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新知讲解通过数据来了解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差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新知讲解血尿与蛋白尿血尿蛋白尿血尿:含有红细胞的尿蛋白尿:含有蛋白质的尿肾小球肾炎发烧、水肿尿液的排出新知讲解排尿的意义1.5升/天1.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意义尿量新知讲解人工肾人工肾透析过程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现代医学大多采用人工肾和肾移植手段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时,用插管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经透析后,再将净化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达到帮助人体排出尿素等废物的目的课堂练习1.有关人体排尿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排出人体内废物的作用 B.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A.B.C三项都对
2.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A.葡萄糖含量大量增加 B.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减少
C.尿素等物质含量明显减少 D.氧气含量大量增加
3.尿液与原尿的成分相似,主要差异是尿液中缺少( )
A.血细胞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DCC拓展提高A4.早晚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一些馒头等食品,后者利用价值高原因是前者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被用于( )
A.氧化分解 B.合成新的自身蛋白 C.用于合成脂肪 D.以上三者都不是
5.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过于肥胖,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那些措施( )
A.节食 B.吃减肥药 C.针灸减肥 D.适当的体育锻炼
6.近年来,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物质和能量的积累与消耗角度看,体重减轻是由于( )
A.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 B.能量的获得小于能量的消耗
C.有机物积累增加 D.有机物贮存减少DBD课堂总结一、营养物质的利用课堂总结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组成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尿液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导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二、泌尿系统板书设计一、营养物质的利用板书设计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组成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尿液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导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二、泌尿系统作业布置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2.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胞,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3.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葡萄糖,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