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2-11 19:0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 教师 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本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属农村孩子,学生经过几年的正规、系统的音乐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唱歌的状态、音色较好,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不过,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待音乐课的态度不端正,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歌曲也不好好学习,因此,这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唱歌音准不好,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学期,教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情,力争使更多的学生爱上音乐。
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编写的宗旨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让人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本册教材的编写贯彻了《音乐课程标准》精神,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国情,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此为指导,努力建设一套体现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统一的课程性质及课程价值的、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创新型教科书。同时,为深化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搭建新的基础台阶,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发展提供优化的、可持续的基本教学资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别为《鼓乐传情》《碧野金山》《弦之歌》《欢腾的边寨》《动感拉丁舞》《溯流探源(二)》《彼岸新潮声》《歌声与微笑》。卷首曲选用《阳光少年》。八个单元共选用34首作品,其中外国作品19首。听赏作品17首,有8首为器乐作品。学唱歌曲17首,其中中外儿歌、民歌9首,要求背唱《阳光少年》和《歌声与微笑》两首歌曲。竖笛演奏曲目8首,其中两首为两声部合奏。
活动内容包括与听赏、演唱相结合的活动及专项活动,专项活动的形式包括律动、歌表演、我的编创、采集与分享、小小音乐剧、我的评述等。伴随听、唱、动、奏,认的小蜜蜂穿插其中,本学期认识D.S.反复记号和变拍子。
各单元还有成长的足迹,与期末的旋转舞台组成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展示性评价活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保持并发展对音乐的兴趣,乐于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生活中的音乐,能用音乐表达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2、初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音乐的感受力增强。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歌曲、小型器乐剧,能初步分辨小型音乐体裁与形式。
3、能听辨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音色,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听辨本学期4-5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音乐作品的主题,并说出曲名。
4、能够初步辨别音乐节拍、节奏、旋律高低、快慢、强弱的特点,区分音乐基本段落。能通过多种方式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5、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的歌唱,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齐唱、轮唱、合唱、独唱,对指挥动作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多声部感受与表现能力进一步增强。
6、能背唱2-3首喜爱的歌,其中有一首民歌。
7、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初步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
8、能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活动,音乐想象力与即兴创编能力得到发展,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增强。能对他人的表演进行恰当的评价与建议,并对自己的表现有所借鉴与启发。
9、养成良好的竖笛演奏习惯,气息与指法的运用逐步熟练,能较完整的独奏或合作短小乐曲,并积极参与乐曲、歌曲的表现。
10、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随琴视唱c调、f调、G调的简单乐谱,形成初步的识谱能力,认识D.S.反复记号,了解变拍子的知识,能利用其帮助学习、理解与表现音乐,积极参与学习评价,乐于展示学习收获。
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教学时间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1-2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4
3-4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3
4-5 阶段复习 2 机动1课时
5-6 第三单元 弦之歌 3
6-7 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 3
8 阶段复习 2
9-10 第五单元 动感拉丁舞 3 机动1课时
11-12 第六单元 溯流探源(二) 3
12-13 阶段复习 2
13-15 第七单元 彼岸新潮声 3 机动1课时
15-16 第八单元 歌声与微笑 3
17-18 期末复习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