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教案(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教案(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1 19:07:51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17 难忘的泼水节【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毒、蛇”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铺、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泼水节泼水节泼水节欣赏课本欣赏课本欣赏课本自学四步骤:标:标出自然段
划:划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记:把文中的好词好句作好记号。
想:提出问题,想想收获。
泼pōzú族民míndù度敲qiāo龙lónɡ驶shǐ容rónɡ踩cǎi铺pū寿shòu盛chénɡ碗wǎn祝zhù福fú健jiàn康kānɡ 泼水节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年青人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赛龙舟、斗鸡、
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箭等活动。 ???? 每年到泼水节的时候,数以万千的中外游客便纷纷
云集到云南西双版纳、瑞丽等傣族地区,参加傣族泼水节,年复一年,参加的旅游者越来越多,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总理他曾参加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从此以后,傣族泼水节更加名扬四海。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认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详解课文 火红火
红的凤凰花
开了,傣族
人民一年一
度的泼水节
又到了。 火红火
红的凤凰花
开了,傣族
人民一年一
度的泼水节
又到了。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开了,
傣族人民 一年一度的泼水
节 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 …..所以”说说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所以这个泼水节十分令人难忘。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读第三自然段。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
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
划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感悟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欢迎周总理地上(撒满花瓣)江面(一条条龙船)天空(一串串花炮)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跟傣族人民
是怎样欢度节日的?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
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
地来到人群中。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
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
傣族人民一起跳舞。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
为人们祝福。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请画出描写周总理
外貌的句子。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相互泼水祝福中,你体会到什么?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归纳总结 总理和傣家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敬爱他!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毒、蛇”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铺、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
  师随机板书“傣族”,简介: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板书“泼水节”。学习生字“泼”
  2.在 “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二、认读生字,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一年的泼水节,这一年泼水节有什么特别之处?
2.读通课文,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读通顺。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带有生字词语,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指导识字。
①字音指导:指名读词,相机正音:“驶、祝、盛、寿、穿”是翘舌音“族、踩。是平舌音。敲、健、向、穿”是三拼音节。
②字形指导:指名向全班同学推荐好的方法。
③字义指导:找其中的动词:泼、敲、盛、驶、踩、铺、穿。用动作演示,其他同学猜。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谊。
1.自读自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生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3)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2)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3)指导朗读: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1)设疑: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段:画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3)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相机理解“祝福”一词。
(4)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让生进入情境感受泼水节的盛况。
(5)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
(6)自由练读第四、五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1)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回顾课文,升华情感。
  1.再看插图,说说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出示:傣族人民笑得那么灿烂,那是因为……。
  周总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因为……。
  2.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出示:多么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1)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他们的心永远紧密相连着。
  (2) 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确实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节日!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