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1 20: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引入
2018年12月11日Tuesday
第六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20.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一部分
台儿庄战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抗战时期国民党是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和200万军队,
主要担负正面阻击敌人的作战任务,此为正面战场。
一.台儿庄战役
想一想: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概况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李宗仁
一、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一、台儿庄战役
一、台儿庄战役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一、台儿庄战役
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②中国军人英勇作战,有力配合;
①指挥官李宗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③中国军队正确把握了战机。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中日双方的焦点又集中在哪里?
武汉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二、保卫大武汉
中方
日本

PK
兵力
将领
100万
40万
蒋介石
冈村宁次
(1938年6月—10月)
二、保卫大武汉


武汉成为军事、经济、政治中心
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军。
保卫大武汉·万家岭大捷
国军击毙日军三千多人
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日军攻入武汉
中国军队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
(1938年6月—10月)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8年12月广州沦陷
国际背景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
美国夏威夷基地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日军为牵制湖南国军,配合日军进攻香港。
1.目的:
2.时间: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3.兵力对比:
17万 6万
PK
4.双方指挥:
薛岳 阿南惟几
PK
5.中方战术:
“天炉战法”
第三次长沙会战
相关史实: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28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
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浴血奋战 不怕牺牲
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
一种什么精神?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果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000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000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
四、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被俘的中国军人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结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之林之上。
课堂小结
时间:1938年6月—10月

著名战役、重要意义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3月
时间: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指挥者、经过
重要意义
经过、重要意义

豫湘桂战役1944

随堂演练
1.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A
B
4.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5.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