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编课件:2刘邓大军渡黄河(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编课件:2刘邓大军渡黄河(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1 23: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2 刘邓大军渡黄河 1947年,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你想了解这支战功赫赫的军队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壮举吧! 目 录 刘伯承(1892-198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明
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1947年8月初,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巨大作用。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 邓小平(1904—1997)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领导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原名先圣,学
名希贤,四川广安人。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
谈话,以这篇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把中国的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著作编入《邓小平文选》(3卷)。 ?jiéwěi敏捷 弓弦 部署 伪装 筹划 这些小学生折了好多漂亮的小纸船,想送给你,可是你必须要认识下面的字才能得到,快来挑战吧!shǔxiánchóu署暑部署 署名暑假 中暑 shǔshǔ调tiáo例句:执法人员经过调查和研究,决定对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外调解。? diào调解调查广阔无垠 下面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结合图片和例句去理解它们吧。例句:我的家乡在广阔
无垠的北方大草原上。胸有成竹 下面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结合图片和例句去理解它们吧!例句:他胸有成竹地对妈妈说:“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第一!”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指挥部队准备偷渡黄河。
第二部分(第6—11自然段):精心部署渡河的战略战术。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渡河成功及其重大意义。 作者是分几部分来叙述刘邓大军渡黄河的?
“悄悄逼近”说明刘邓
大军行军隐秘;“重兵把守”一词,体现出刘邓大军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词语品析? 开篇为我们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中心事件。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展现了黄河的气势,渲染了当时宁静而紧张的气氛。夜色中的黄河以及渡河刻不容缓。
修辞方法:比喻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仿写比喻句)例句: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句子仿写 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小平,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从神态、语言等方面充分表明了邓小平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幽默的性格。刘邓大军对渡河充满信心。
?? “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中指什么呢? 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使真正的主力部队进行渡河的准备工作。
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是怎样进行精心部署的? 进行全面的渡河前准备。
不矛盾。“轻松”是指临战前的心理状态及对渡河必然成功的自信;而“不轻松”则是指在部
署作战计划过程中的努力及对战略部署的认真。 写“轻松”,又写“不轻松”,
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刘伯承、邓小平显得那样轻松,胸有成竹。其实,为了使部队能顺利渡过黄河,他们精心部署,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啊!对指挥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说明指挥部的布置很简陋,刘邓二人却筹划了一套惊天动地的战术,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吃苦精神及他们的英勇与智慧。? 可见,刘邓大
军“明修栈道”的战术已经奏效。 敌人中计,我军战术已有效果。? 夜,静得出奇,黄河北岸的我军将士悄悄地蹲在战壕里,各种渡河器材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 “静得出奇”,以静衬动,为后面的渡河埋下伏笔,预示着即将有一件巨大的事情发生——刘邓大军渡黄河。准备就绪 刘邓大军渡河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我军大炮首先向南岸的敌军阵地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火光映红了滚滚黄河水,千百只帆船载着我军健儿杀向黄河南岸。我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300余里地段上一举突破敌军防线,渡过了黄河天险。
文章的中心句,是故事发展的高潮。写出了渡河的过程。———————————————————说明方法:列数字突破敌军防线 蒋介石鼓吹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笑谈。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从此揭开了序幕。 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的正确性,取得了战斗胜利的重大意义。 胜利渡河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 (1)有效实施战略战术
(2)工作态度严谨
(3)进一步诱敌深入
(4)精心设计渡河时间说一说:你知道有关邓小平的名言吗? 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发展才是硬道理。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做一做:收集和刘邓大军渡黄河有关的资料照片,保存起来留作纪念吧!1.第4自然段中“等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
军已渡河完毕。 2.第9自然段中“国民党郑州前线司令部却发
表电讯,说什么刘邓的军队南进受挫,被迫
“西窜”。
3.第10自然段中“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因听指挥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 4.第11自然段中“我军将……各种渡河器材
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
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的类型有追叙、补叙和逆叙。本文中的插叙类型属于追叙,渡河前,叙述了刘伯承、邓小平如何部署渡黄河,以体现二人部署的精心,展示他们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然后写成功渡黄河。 学完《刘邓大军渡黄河》,你有什么感悟呢? 本文再现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动人情景,让我们感知了革命先辈们的军事才能和丰功伟绩。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珍惜年华、刻苦学习,为社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倚仗强大的兵力,迫使先入咸阳的刘邦退出,自己率兵进入,并称西楚霸王。接着,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让他统治偏远的汉中(今陕西南部)和巴蜀(今四川)地区。同时,为防止刘邦再入关中,项羽将富饶的关中让秦军的降将把守。刘邦自知兵力不如项羽,只得忍气吞声。 在去封地的路上,他采用张良的计策,将长达好几百里的栈道全部烧掉,以示再无回关中之心,从而使项羽对其疏于戒备。同年八月,有人起兵反项。刘邦认为这是个出兵关中的好时机。大将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建议,派人去修栈道以迷惑敌方,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开始修复栈道。守卫关中的秦降将章邯讥笑刘邦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 实际上,韩信暗地里正为攻打陈仓积极地作准备。不久,韩信迅速出兵,攻下了陈仓。章邯得知后非常恐慌,但为时已晚。借道于陈仓,刘邦军队很快攻打并占领了关中,为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 在朗读描写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壮观场面时,要充满豪情,语调要激越、高昂,对我军必然胜利充满自信。朗读文中描写刘伯承、邓小平的对话时,要读得轻松、活泼,体现人物幽默、乐观的性格特征。 ?? 课文在记叙的顺序上巧妙地采用了插叙,具体交代了刘邓大军在渡河之前的精心部署。 (1)有效实施战略战术:让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伪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而把12万野战军主力集结起来,夜以继日地进行渡河准备工作。(2)工作态度严谨:第8自然段中邓小平认真地看地图,刘伯承则踱步沉思。(3)进一步诱敌深入: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主力方向时,发表电讯,说南进受阻,被迫“西窜”,从而使敌人放松警惕。(4)精心设计渡河时间:把渡河时间选在6月30日晚,黑夜中便于偷袭。从以上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 2.默读课文。说说从哪此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3.?读句子,体会句子里包含着的意思。 敌机往下投照明弹是为了侦察目标,而邓小平却戏说敌军怕我军黑夜行船不便,渡河寂寞,特意为我军在天空点亮明灯。从神态、语言等方面充分表明了邓小平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幽默的性格。 (1)(邓小平)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群,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成语是对此次渡河作战计划战略战术要点的总结,同时很自然地引起下文。“他俩相视而笑”是会心的笑,说明他俩的看法是一致的,也表明了他们对自己所部署的作战计划必然成功的信心。 (2)“是啊!”刘伯承司令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说完,他俩相视而笑。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黄河防线。??(? ?)(? ?) 2.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 )?( ) 模糊带领接近弯曲........ 二、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刚刚发射出的箭形容速度极快。( ) ??2.?比喻事物消失尽。( ) ??3.?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
4.日夜不停。( ) 5.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离弦之箭 烟消云散谈笑风生夜以继日胸有成竹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万水千山:这里的“万”“千”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②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③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④细浪:小浪花。⑤磅礴: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⑥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⑦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⑧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全部红军。
⑨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诗中“万水千山”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
2、诗中具体反映典型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次战斗分别是指1935年5月红军强渡_______和飞夺_______。
3、全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___精神。
五岭 乌蒙 金沙江大渡河
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无畏 革命乐观主义
泸定桥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