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2 07: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冀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伽利略 1564年出生,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1589年,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1609年,他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主要著作有《星际使者》《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等。第一课时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比萨斜塔你们认识这座塔吗?点我宣磅萨执 妄辩我会认秤行想拉争布bàngbiànxuānsàwàngzhí解元jiè这题太难了 ,我无法为你解答。多音字jiě老板同意更改这个计划。gēng如果这样做,结果会更好。gèng辩哲妄宣萨执绵我会写左右 结构讶执左中右 结构辩上下 结构宣萨哲妄生字归类识字方法加一加:亡+女=妄
扌+丸=执字理识字: 宣形声字。表示发表,公开说出。 争执宣xuān巧记:宣布要仔细
(一)字莫丢弃。不要少写“横”易写错执zhí不要少写“点”。造句学校坚持执行上级关于制止乱收费的规定。 滚铁球固执宣布寻常结论违背信奉词语解释信奉:原信仰并崇奉。本课说明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很重。基督教徒信奉上帝。胆大妄为: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本课指人们认为伽利略的行为有违常理。恐怖分子的胆大妄为,伤害了许多老百姓,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整体感知原来像亚里士多德 这样的大哲学家,他说的话也不是全对。一、看拼音,写词语。
  课堂演练? wéi??bèi??????xìn??fèng?????huái??yí????????????????(????????)?? ??(?????????)?? ?(?????????)????
??
dǎn?dà?wàng?wéi? jié?lùn?
(????????????????) ( ) 违背信奉怀疑胆大妄为结论?3.这个小男孩是个十分(固执?固定)的孩子。二、把使用不当的词语划去。1.17世纪,意大利的许多人都(信奉?信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2.他(违反?违背)了十年前对朋友的誓言。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亚里士多德是古( )的( ),他说的话被当做( )。伽利略是( )( ),他在年轻时被同学称为( )。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 )作一次公开试验,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 )和( ),但事实证明了真理。希腊哲学家真理意大利科学家辩论家比萨斜塔责备嘲笑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伽利略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两个铁球是否同时着地”的公开实验。第二课时互动课堂 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辩论家老师很难解答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真理的化身地位很神圣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有了不同的观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A:伽利略的观点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B: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亚里士多德快慢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系,物体越重,下降的速度越快。1+10快于10慢(1)+快 (10) 慢于10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如果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前后矛盾一个事实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结论一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二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伽利略善于思考、不迷信权威想一想:伽利略的疑问是怎么产生的?源于他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自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得出的结论对待科学严谨认真伽利略实验的特点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再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去思考,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词语比较反复 vs 重复反复 vs 许多次来回、多次。很多次来回、多次。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作一次公开试验。为什么?为了让人们相信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告诉人们不要迷信权威,对待科学要有正确的态度。想一想:伽利略宣布了实验结果,为什么还要做一次公开的实验? 主要目的是打破当时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科学的态度。勇敢伽利略 自读第5、6自然段,思考:公开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和思想有什么变化?(课后第二题)胆大妄为、固执,
会让他丢尽了脸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试验前,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惊讶侧面描写 通过对与描写对象相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 侧面描写作用 从侧面烘托被描写的事物。为非作歹 胆大包天 胡作非为
为所欲为 无所顾忌 肆无忌惮词语积累(“胆大妄为”的近义词) 伽利略做完实验从比萨塔下来后,人们围住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例:年轻的教授你真了不起,你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你勇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小练笔 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联系实际,说说这句话对你什么启发?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善于提问——“辩论家”提出疑问别人——信奉伽利略——怀疑科学探索反复求证公开实验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追求真理结构梳理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 )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 )的真理产生怀疑,赞扬了( )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 )的精神。主题概括伽利略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拓展延伸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所以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使比萨斜塔更有名了。建成后的几百年间,倾斜程度仍在加大,意大利政府宣布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是同代的人。( )
2.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
3.伽利略做公开实验目的是彰显自己的伟大,让人们永远记住他的创举。( )×√×课堂演练二、读下面一段话,答题。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这一段话讲了伽利略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进行假设推理的过程。
这一推理的前提条件是 ,
推出的第一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出的第二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话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是不能盲目信奉,而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正确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和献身科学事业。三、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实验,学校派你作为记者对此进行采访,你准备向伽利略提出哪些问题?提示:1.您好,您想过失败后的后果吗?2.您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