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2 07: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37年9.2万

1945年130万
战争的奇观 惊天的伟业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
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抗日战场的奇特景观
日军向正面战场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却向敌后挺进。
变敌人后方为前线变战略上的被包围为战略上的反包围。
首捷平型关,威名扬天下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
蒋贺电: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
开赴敌后,首捷扬威;
坚持抗战,中流砥柱。
抗日根据地,成燎原之势
从晋察冀根据地开始,抗日根据地如同四散的火星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如一把尖刀插向了敌人的心脏。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抗日根据地,建民主政权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施的各项政策法令,稳定了社会秩序,改变了国民党军队败退后出现的混乱局面,这是抗日根据地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政治保障。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大生产运动
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在高高的山冈上,在密密的丛林中,在遍地的青纱帐、芦苇荡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锤炼出了一整套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战法: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夜袭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人民游击战:地道战
北京顺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山东海阳民兵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大小路口、山坡、树林、瓜田、菜园、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
人民游击战:地雷战
坚持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军力不集中……
聂荣臻说:“咱边区有200多个县,每个县每天打死一个鬼子,一个月就能打死他六七千,就相当于他一个旅团。”
抗日根据地,渐成主战场
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后方,日本不得不把主要兵力放在了进攻抗日根据地上,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扫荡根据地,囚笼加三光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三光政策
丧心病狂
惨无人道
调百团大战,振抗战信心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根据地图指出,百团大战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调百团大战,振抗战信心
120师拆毁正太铁路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不留一座桥梁!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段铁轨!!
调百团大战,振抗战信心
—毛泽东
唯我彭大将军。
谁敢横刀立马,
大军纵横驰骋。
山高路远坑深,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日军狂报复,敌后显中流
1941-1942年,根据地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