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2 08: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第16课 三足鼎立
东汉末年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
袁绍
袁术
马腾
刘表
孙策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 渡 之 战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影 响
合作探究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招贤纳士,重用人才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刘备
孙权
三顾茅庐


孙、刘联军

赤壁
大战
二十多万人
五万人
影 响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奠定了基础
赤 壁 之 战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合作探究
曹操赤壁之战战败的原因?
①长途行军,兵士疲惫。
②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③船舰相连,骄傲轻敌。
④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发展概况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发展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发展概况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概况
孙吴开发江南

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
孙刘联军
官渡之战(200年)
三国鼎立
本 课 小 结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C
真 金 不 怕 火 炼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A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D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B
5、材料一: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袁绍向北,曹操向南。曹操战河南,而后再与袁绍决战,最后曹操顺利统一北方。
材料二: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曹操在这次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的势力则得以巩固。
(1)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役名称是什么?(2分)

(2)赤壁之战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材料中两场战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4分)
官渡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