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1训练
1、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2、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生石灰
3、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4、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和氯水 B.酒精溶液和乙醇
C.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 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
5、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 )
A.硫酸,纯碱,孔雀石 B.硝酸,烧碱,绿矾
C.冰醋酸,乙醇,醋酸钠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6、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多种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 )
一种纯净物
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7、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
A.氯酸钾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 D、干冰
8、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2)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9、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10、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 B、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C、密度小 D、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11.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43-),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
Ca2(OH)(PO4)3
Ca3(OH)(PO4)3
Ca4(OH)(PO4)3
Ca5(OH)(PO4)3
12.1985年,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60,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式量为720
B. 它是一种单质
C. 它是一种新型的共价化合物
D. 它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4.(1)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煎熬,得到一种蓝色晶体.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浴池杀菌消毒剂.试回答:
①此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煎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哪些气体有关,请将其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写化学式):
①钢铁生锈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_______________; ③铜器生锈_______________; ④二氧化硫形成酸雨________________。
1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A的式量大于B的式量),经分析混合气体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 ,B为 ,其理由是
。
课时1
1、C 2、C 3、A 4、CD 5、B 6、D 7、CD 8、A 9、D 10、D 11、D 12、C 13、A
14、(1)①CuSO4·5H2O, ②Fe + CuSO4 = FeSO4 + Cu
(2)①O2 H2O, ②CO2 H2O, ③O2 CO2 H2O, ④O2 H2O
15、N2, NH3, 在氨中氮和氢质量之比恰好为14/3,现在氮和氢质量之比是大于14/3,说明一定还有氮气。
专题1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2训练
1.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
A. 某广告语: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有单质
3.近来我国某些城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为氧化反应 B. 均为化学变化
C. 均为物理变化 D. 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4.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A. 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 Fe、Cu、MgCl2溶液
C. Mg、CuO、FeSO4溶液 D. 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再加足量的稀硝酸,仍有沉淀存在的是( )
A. K2CO3、CaCl2 B. AgNO3、HCl、
C. NaOH、CuSO4 D. Na2CO3、BaCl2
6.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用化学方法可
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①SiO2 + 2C Si + 2CO
②Si + 2Cl2SiCl4 ③SiCl4 + 2H2Si + 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铁棒,过一会儿再把铁棒取出后(1)能使铁棒质量增加的溶液是( );(2)溶液质量不变的是( );(3)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稀硫酸 B. 食盐水 C. 硫酸铜溶液 D. 盐酸
8.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一种碱性氧化物和一种酸性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硝酸银参加反应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西气东输”计划,2003年底天然气将进入南京。南京35万管道煤气用户3年内全部用上天然气。(1)煤气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3)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_____。
10.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无氟冰箱和空调开始进入市场。因为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的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 人体的损害。作为冰箱和空调制冷剂的“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将臭氧转变成氧气,而“氟里昂”在这个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氟里昂”在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_____剂。
11.下列两组物质:①CO2、P2O5、CaO、SO2,②Cu、Mg、Zn、Al。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12、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中含有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和溴(Br2),眼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如何制取烧碱?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基本反应类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14、近闻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副产品。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转化,请回忆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内容,填写下表: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CaO + CO2 = CaCO3
课时2
1、D 2、B 3、B 4、D 5、A 6、C 7、(1)C (2)B (3)A、D
8、(1)2H2 + O2 === H2O
(2)CaCO3 == CaO + CO2↑
(3)Cu + 2AgNO3 = Cu(NO3)2 + 2Ag
(4)CuSO4 + Ba(OH)2 = BaSO4 ↓+ Cu(OH)2↓
9、(1)2CO + O2 == 2CO2 , CH4 + 2O2 == CO2 + 2H2O
(2)CH4 (3)增大
10、催化剂
11、(1)CaO (2)Cu
12、2AgBr == 2Ag + Br2 , 2Ag + Br2 = 2AgBr
13、(1)CaCO3 == CaO + CO2 ↑ ,分解反应
(2)CaO + H2O = Ca(OH)2 ,化合反应
(3)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复分解反应
14、(1)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2)2NaHSO3 === Na2SO3 + SO2↑ + H2O
15、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CO2 + 2NaOH = Na2CO3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CuO + 2HCl = CuCl2 + H2O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HCl + NaOH = NaCl + H2O
盐和盐反应生成盐: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盐:Fe + 2HCl = FeCl2 + H2↑
专题1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3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与0.3moLH2O含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 )
A、0.3moLHNO3 B、3.612×1023个HNO3分子
C、0.1moLH3PO4 D、0.2moLCH4
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Cl2 B、 HCl C、Br2 D、 HBr
3、1mol Na转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1.204×1023 D、6.02×10—23
4、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 Na+、0.4mol Mg2+、0.4mol Cl-,则SO42-为( )
A、0.1mol B、0.3mol C、0.5mol D、 0.15mol
5、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3:1 D、2:3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0g硝酸铵中含有氮原子数为NA
B、0.lmolN5+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3.4 NA
C、 2mol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共失去了4NA个电子
D、16 g氧气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A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
8.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B18g,C49g,还有D生成。已知D的式量为106。现将22gA和11gB反应,能生成D ( )
A、1mol B、 0.5mol C、 0.275mol D、 0.25mol
9、2.16g X2O5中含有0.1mol 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1.6 B、28 C、14 D、31
10、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分子数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摩尔质量(g/mol)
氧气
16
硫酸
3.01×1023
水
2
11、0.3mol氨气和0.4mol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含分子数____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____________。
12、试回答下列问题:
3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_______mol 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的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16克A和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 C和31.67克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13、科学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即
2H2O============2H2 + O2
某同学看到此化学方程式,即想到以下两点:(1)水在激光和催化剂TiO2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2)每36g水可以分解生成4g氢气和32g氧气。你还能想到更多吗?请将你的想法填写到下面的空白中(再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Na、Mg、Al分别与盐酸反应:
(1)若盐酸足量,等物质的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酸足量,等质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溶液增重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盐酸等质量且足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则Na、Mg、A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盐酸浓度相等,体积相等,投入的Na、Mg、Al质量相等,反应后有一种金属剩余,该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
15、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可和某些物质(如F2等)发生化学反应。若将1.5mol Xe和7.5mol F2加入一定体积的容器中,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 F2,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
课时3
1、B 2、C 3、B 4、B 5、B 6、BD 7、C 8、D 9、CD
10、3.01×1023 、0.5 、32; 49、0.5、98; 1.204×1024、36、18
11、不相等, 不相等, 相等
12、(1)0.3 (2)2:3 (3)108.25g/mol
13、(1)1mol 水可以分解生成1mol氢气和0.5mol氧气
(2)标准状况下,1mol水可以分解生成22.4L氢气和11.2L氧气
14、(1)1:2:3 (2)1/23:1/12:1/9 ,22/23:11/12:8/9
(3)23/22:12/11:9/8 (4)Al
15、1:4
专题1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4训练
1、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2、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
A、8.4L B、11.2L C、14.0L D、16.8L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4、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 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
6、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7、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物质的量 C、质子数 D、体积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 )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3
10、氢气、氧气、氮气各1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1、(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 3O2(气) = XO2(气) +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12.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g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氢气。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13、标准状况下,1L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1LH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它们的分子数分别约是多少?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相等的不同气体中分子数是否相等?
14、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15、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的滑动活塞隔开,常温时,左边充入1/4体积的N2,右边充入3/4体积的H2和O2的混合气.若右边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活塞停留在气缸正中,则原来混合气中H2和O2的体积比是多少?
课时4
1、D 2、C 3、B 4、A 5、AC 6、C 7、BC 8、B 9、CD
10、H2、N2、O2 ; H2
11、(1)31564; 8.48×1026 ; 34300 ; 9.22×1026
(2)①672mL ②76g/mol ③C、S
12、24g/mol 27g/mol
13、1/22.4 , 1/22.4 , 2.69×1022 , 相等
14、CO2 : 0.15mol , CO : 0.3mol
15、4:5(氧气过量),7:2(氢气过量)
专题1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5训练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 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是透明的澄清液体
D. 都呈红褐色
5.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 B. 雾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
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
6.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 )
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烟、云、雾
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
FeCl3溶液呈现棕黄色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 稀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杯溶液里各部分性质不全相同,石灰乳是乳浊液
B.Na2CO3晶体加热后变成无水Na2CO3粉末,这样的过程叫风化;无水CaCl2、MgCl2 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能潮解
C.相同温度下,NaCl比KNO3的溶解度大
D.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胆矾质量比无水CuSO4多
8.t℃时CuSO4的溶解度为25g,将32g 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 ( )
A.18 g ≤m≤ 128 g B.36 g< m <180 g
C.18 g< m <128 g D.36 g≤ m ≤180 g
9、用符号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②浊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③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④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微粒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
⑤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物理性质
⑥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微粒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⑧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
10、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今有36.5g10%的盐酸与4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54.4g水后,再冷却至20℃,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求20℃时此反应生成物的溶解度。
12、有一包固体混合物中含有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固体
261 g
175 g
82 g
溶解度表
温度(℃)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1)通过计算,可知所用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要完全溶解此混合物中的,所必须的最低温度接近上表________℃.
1、C 2、D 3、C 4、C 5、A 6、C 7、D 8、C 9、①⑤⑧
10、(1)100g (2)47.5%
11、36g
12、(1)200g (2)220.8g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