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课件+教案(2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课件+教案(2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13 08:10:19

文档简介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
这些食物的包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这些不同的包装呢?
*
这个标志告诉让我们这种食物的质量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
*
*
*
这个标志说明该食品的营养配方符合中国营养学会的营养配方标准。
*
*
*
*
*
*
食用香精
膨松剂
维生素
小麦粉
白砂糖
植物油
全脂奶粉
淀粉
牛奶饼干的配料:
葡萄糖
碳酸钙
鸡蛋粉
食用盐
氧化锌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
转化糖浆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粘度小、溶解度与吸水性高、甜味好的特点。甜味为砂糖的1.3倍。蔗糖在受触媒催化,与水起分解作用,还原成葡糖糖和果糖。一分子的蔗糖水解后为一分子的葡萄糖及一分子的果糖,而蔗糖原有的旋光性也由左旋转为右旋,此转化后的混合物就是转化糖,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液中和酸性就得到转化糖浆。
*
膨松剂 化学膨松剂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碱性膨松剂,
如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铵(臭粉);另一种是复合膨松剂,如钾明矾和铵明矾。碱性膨松剂在一定温度下在面团中缓慢分解,从而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复合膨松剂则是由碱剂、酸剂与填充剂混合而成,在加热的面团中,酸和碱会产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我国最古老的油条,就是面粉中加入化学膨松剂明矾油炸而成。明矾中含有铝,对人体是极有危害的。
*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
乳化剂是需要量较大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世界食用乳化剂允许使用的品种约60余种,我国已批准使用的品种有30种。主要品种有:
(1)卵磷脂,属于从动植物提取的天然乳化剂
和营养强化剂。主要品种是大豆卵磷脂。
(2)蔗糖脂肪酸酯。可以代替食用油,又不产生热量,不至使人发胖,还有降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3)甘油脂肪酸酯等。
*
资料:防腐剂我国允许使用的共有32种。许多食品都含有防腐剂,过多或长期食用还有可能产生病变,形成有强烈致癌作用的物质。
通常允许使用的绿色防腐剂为“山梨酸钾”。
*
一般的食品包装上都有:
(1)生产日期 (2)保质期或有限期限
(3)产品配料 (4)条形码
(5)净含量 (6)商标
(7)厂家信息 (8)QS标识
(9)产品标准号 (10)标签认可号
(11)生产许可证号 (12)贮藏方法
(13)版权声明 (14)营养成分
(15)图案 (16)食品广告
(17)环保标志 (18)口味
(19)注意事项 (20)食品图案
(21)商品名称 (22)吸管孔\易撕口
……
*
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食品标签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产品标号等内容。具备这些信息的才是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安全的食品。
*
“三无食品”是指:生产企业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
??????另外,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的商品也应是防范之列。
*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记录表 牛奶 组
比较:(1)最早生产的食品是 。
(2)最近生产的食品是 。
(3)保质期最短的食品是 。
(4)保质期最长的食品是 。
你还有什么发现?

食品名称
生产日期
保质期
保存条件
*
讨论:
各种保质期不相同的食品,保质期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设计
一、概述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7课,是学生们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接触到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但包装上的信息却经常被学生所忽视。这节课旨在通过学生对常见的食物包装的观察研究,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辨别食品优劣,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教材分为三部分:(一)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三)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从关键词“观察”“比较”“调查了解”可见,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进行的。其中,第二部分通过比较认识保质期的意义是教材的重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二部分。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食品具有保质期,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的也可能有害。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并在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展开进一步深的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食品安全,提高选择食品的能力,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研究影响保质期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
1、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养成重视食品安全的健康生活理念。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虽然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生活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但是对于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学生们往往不会去刻意关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被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种类的食品出现在学生面前,食品包装是学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不会关注 (?http:?/??/?clk.qunsee.com?/?click?/?click.php?cpid=510&ads_id=723&pid=99000100&cid=100&url=http%3A?/??/?www.qunsee.com?/?promotion.php&k=%u5173%u6CE8&s=http%3A?/??/?www.edudown.net?/?teacher?/?shuoke?/?qita?/?200711?/?17879.html&rn=9054&v=1&ref=http%3A?/??/?www.edudown.net?/?teacher?/?shuoke?/?qita?/?200711?/?17879_2.html&province=%u5E7F%u4E1C&city=%u97F6%u5173" \t "_blank?)包装袋上信息,通过对食物包装袋的研究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对自己吃的食物有感性的认识,并能有意识地关注周围的世界,学会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能想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学会挑选安全食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将食品安全教育作为本课的核心,围绕食品安全展开关于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讨论、交流,以及探究影响保质期的因素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学会正确挑选食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学生自带各种食品包装,观察、记录食品包装上的一些信息。(自带食品包装的意义是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活动,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对包装上的信息有更多地了解,丰富感性认识,容易发现包装上的问题或现象)
2、教师准备:一些带包装的食品,观察记录表、课件。
3、学生课前准备:观察并记录自己喜欢的一种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将观察记录活动放在课前,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关于食品安全的充分学习,还有,课前的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方法可以更充分更有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
六、教学过程
针对这样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情,本着“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原则,我对教学活动作了如下的设计和处理:教学过程分三个部分,(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二)观察研究,探究问题;(三)回归评价,总结延伸。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跟你们的爸爸妈妈去过商场买东西吗?有没有买过食品?那么你们买食品的时候一般都会看食品的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看保质期、生产日期是否过期)
2、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食品包装袋上面就有这么多的学问,大家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和研究过食品的包装呢?今天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出示课题: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设计意图:小学生跟着父母去商场买食品是常有的事,也是小孩子喜欢的事,从学生喜欢的事入手,进行问题的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研究,探究问题
活动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下面请大家把带来的食物包装袋拿出来。四人小组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从这些包装袋上获取到一些什么信息?同时还要填写科学记录,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①什么叫关键字?谁能解释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解释,比如说这个牛奶包装袋的配料里写着:配料有新鲜牛奶,它的关键词是什么?(配料)
②现在请各小组拿出记录卡,选出一个同学做记录员,开始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到的信息作记录。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③刚才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你在食物的包装袋上获取了哪些信息呢?哪一组愿意汇报一下?指名学生汇报,教师一边听,一边归类板书:
名称、商标
配料、营养成份
保质期、生产日期、保存方法
含量
厂家、地址、电话、邮编
食用方法
……
2、在这么多的信息里,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呢?你认为常见的食物包装袋上一般有哪几类信息?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一般食品包装上有这几类信息:
①名称、商标
②配料、营养成份
③保质期、生产日期、保存方法
④含量
⑤厂家、地址、电话、邮编
⑥食用方法
……
3、在以上这些信息中,你最关注的或是最主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我们一般在打开食品包装袋前都会留心观察什么?(生产日期、保质期)
4、教师经常看到有的同学去买路边一些小摊档的食品,在买这些食品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仔细看看这些食品有没有以上我们归纳出来的这些信息?没有厂家、保质期等的食品,你们食用的时候觉得安全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发现食物包装上的信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类,主要是体现新课程里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找出答案;通过路边一些小摊档的食品没有厂家、保质期等的食品等不安全信息,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卫生;通过提问学生一般在打开食品包装袋前都会留心观察什么,为下步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作好过渡。
活动2、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1、下面请同学们再观察看看你们的食物包装袋,看看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并把相关的内容填写在科学记录中。出示课件。
科学记录(二)
1 2 3 4
食物名称
生产日期
保 质 期
保存条件
从这个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或有什么问题?
①学生小组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的结果,从这个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汇报。
②在你们的这张科学记录中,生产日期最早的食品是什么?生产日期最近的食品是什么?保质期最短的食品是什么?保质期最长的食品是什么?
2、都是食品,为什么有的食物保质期长,有的食物保质期短?请大家再来小组讨论一下。(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配料)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食物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加了防腐剂、保存方法不同……)
3、我们选择食品时是选择保质期长的好,还是选择保质期短的好呢?为什么?学生回答。(保质期短的新鲜,营养成份多;保质期长的加了防腐剂,不容易变质)那我们根据什么来选择食物保质期的长短呢?(根据实际需要)
4、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全国、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为受灾地区捐钱捐物,献出自己的爱心,你们捐款了吗?假如让你们捐食品给灾区的人们,你觉得捐什么样的食品较好?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
谢谢大家!有你们的爱心和帮助,有全国、全世界人民的爱心和帮助,我相信灾区人民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也是做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记录,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影响保质期的因素;理解选择食品时选择保质期长短要根据实际需要;最后通过汶川地震的事例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想感化教育。
三、回归评价,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食物的包装,从食物包装袋上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事物,也包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佃心观察,像今天这样研究它,像小科学家那样研究它,一定能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下一节课我们要研究食物的配料,请大家回去后自己去查找一下有关配料方面的信息。
最后,请大家用一句话说一说上这节课有什么感受或是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后请同学们完成好学习评价表。谢谢大家。下课!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虽然少,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谈话,引导教育学生从小培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多思考的良好习惯;从小关爱别人,进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想感化教育。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观察 观察
记录 记录
开始 → 导入新课 → 活动1 讨论 → 活动2 汇报 → 反馈评价 → 结束
汇报 讨论
分类 应用







九、教学评价设计
学 生 学 习 评 价 表
评价项目 分值 自评 组评
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小组活动 2
任务被平均分配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 2
小组成员显示出了极好的倾听能力和领导能力,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共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4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角色;小组成员有效的行使自己的角色 2

十、教学反思:
本课是针对整个南雄市科学教师的观摩课,这一节课我先在本校试讲,最后在永康路中心小学上课。在上课之前,我也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有很多很成功的教学案例,结合各方面的信息,我对本节课作如下的安排: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这一课包含了三部分内容,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全部内容,因此我选择了前两部分的内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比较几种食物的保质期的第二部分。
2、整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根据科学课的教材特点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食品安全、关爱他人的思想。
3、在设计内容的改变方面,原来在本校中试讲的时候,考虑到本校学生比较好组织的因素,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在教学中加深学生对食品方面的认识,后来在外校上课,考虑到外校的各种不方便因素,便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导入新课,恰好我上课在五月十六日,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积极抗震救灾的时间,所以我便在活动2最后加进了一个知识运用和思想教育的内容。
4、本课上得较成功的方面是:能根据科学课开放性、知识生、探究性的特点以及新课程的理念,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主观察、记录、讨论,有个人的思考,也有小组的合作学习,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氛围也较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对学生食品安全、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5、本课不足的地方是:在教学活动2的教学内容比较几种食物的保质期的教学中,时间掌握不够好,超时大约2分钟,探究食物的保质期的学习也还不够深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请同行们批评指正,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附:
科学记录(一)
请大家仔细观察食物的包装,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用关键字记在下面的记录中。我发现了:
(1) (2) (3)
(4) (5) (6)
(7) (8) (9)
……


科学记录(二)

1 2 3 4
食物名称
生产日期
保 质 期
保存条件
从这个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或想提出什么问题?


科学记录(一)
请大家仔细观察食物的包装,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用关键字记在下面的记录中。我发现了:
(1) (2) (3)
(4) (5) (6)
(7) (8) ……

7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① 名称、商标
② 配料、营养成份
③ 保质期、生产日期、保存方法
④ 含量
⑤ 厂家、地址、电话、邮编
⑥ 食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