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机械运动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长度的主单位、常用单位、进率;
?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错误和误差的区别;
2.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 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 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3.速度
? 知道匀速直线的物理意义;
? 知道速度的概念;
? 知道速度的单位;
? 可以使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长度和时间单位
(1)国际单位制度中长度的主单位:
(2)进率
⑶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1h= min= s
2.长度和时间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为:
3.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理解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
(2)静止的相对性
①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
②物体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 和 是相对的.如果选择的 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时,结论也不一样,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网
③参照物的选取:参照物的选取是 的.为了方便,我们常选 为参照物,我们通常不把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
4.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 的运动.
⑵变速运动:运动 不变, .
(3)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量.
②公式为: ______, 式中s是指在t时间内物体通过的
③速度的单位: 、 ,1m/s= km/h.
④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它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 ,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 ,且速度是一个定值.
(3)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要求:
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 .
②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 ,明确 以及 之间的关系.
③先进行 运算,再代入 进行计算.
⑷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一个物体在一个时间段内运动的情况.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计算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过该段路程的总时间(其中包含停靠时间)。
④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⑤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
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
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虽然没有指明参照物,但都有默认的参照物,通常是地面或地面上建筑物等. 为了便于研究机械运动,我们可以选取更合适的参照物. 机械运动是指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也称运动;若相对于参照物其位置不变,则称为相对静止.
1【典例】(2018春?瑞安市期中)“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为“天宫二号”送货。下图为“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天宫二号”所有
【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故选:D。
考点二 用路程时间图像研究机械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中通常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com
【典例】(2018春?杭州期中)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 )
A.在 5 到 10 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
B.在 0 到 10 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5.5 米/秒
C.在 0 到 5 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 2 米/秒
D.第 12 秒,汽车的速度为 6 米/秒
【分析】A、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物体是否静止;
B、根据图象得出0到10s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C、根据减小的速度和时间求出每秒减小的速度大小;
D、根据图象分析出从第10s到第13s每秒增加的速度,从而可得第12秒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A、由图知,在5到10秒之间,汽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零,所以汽车不是静止的,A错误;
B、0到5s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4+10)×5m=35m;
5~10s的路程s′=vt=4m/s×5s=20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5.5m/s,B正确;
C、0到5s之间,速度每秒减小m/s=1.2m/s,C错误;
D、10到13之间,速度每秒增加m/s=2m/s,所以第12秒的速度为4m/s+4m/s=8m/s,D错误。
故选:B。
943考点三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表示,中v、s和t三个量必须指的是同一段运动过程,而且单位要统一. 若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则路程(s)和时间(t)应分别为米和秒;若速度(v)的单位是千米/时,则路程(s)和时间(t)应分别为千米和小时.
【典例】(2017?镇海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分析】先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的大小变化,根据v=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
再分析各个选项小球的速度变化,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越来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会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速度将越来越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易错点1 速度路程图像的辨析
【典例】(2018春?嘉兴期中)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急升到110km/h。如图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象可知第4s时车速为 30 km/h,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 大 (选填“大”或“小”),小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约为 16.7 m。
【分析】图象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其单位为秒;图象中的纵坐标代表速度的大小,其单位为km/h,从左向右随着时间的增长,汽车的运动速度不断发生变化。
根据图象得出速度的变化值,由此判断;
根据图象找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由s=vt计算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
易错点:容易将匀速直线看成静止状态。
【纠错】解:
(1)由图象可知,第4s时车速为30km/h;
(2)由图象可知,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量为30km/h﹣10km/h=20km/h;
从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量为10km/h﹣0km/h=10km/h,
故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大。
(3)由图象知,汽车在4~6s时作匀速运动,速度为30km/h,
由v=可得,小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
s=vt=30×m/s×2s≈16.7m。
故答案为:30;大;16.7。
易错点2 类打点计时器的计算
【典例】(2018?绍兴二模)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相等
C.甲球用时较长,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2)根据W=Gh分析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关系;
(3)知道闪亮一次的时间和闪亮的次数,求出甲运动的时间、
(4)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易错点:容易判断错运动方式以及路程和时间的对应。
【纠错】解:A、乙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甲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甲、乙两球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下落高度h相同,由W=Gh可知,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故B正确。
C、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时间为0.02s×3=0.06s,故C错误;
D、乙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乙受到竖直向上的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甲进行加速直线运动,甲的重力大于甲受到的阻力。
甲乙重力相同,所以甲受到的阻力小于乙受到的阻力,故D错误。
故选:B。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杭州)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
2.(2018?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3.(2017?邵阳)2017年4月27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号
4.(2018?绍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桨
B.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龙舟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龙舟的重力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
5.(2018?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6.(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2017?吉林)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
8.(2017?兰州)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 。
9.(2016?烟台)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0.(2018?益阳)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
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 (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
(3)图2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
1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2.(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上城区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中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
C.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一直向后退 D.甲、乙两车在 20﹣30s 内平均速度相等
2.(2018?南湖区一模)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了对接,如图是即将对接时的情境(“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一圈约90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接前,“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B.对接前,“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D.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3.(2018?南浔区二模)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4.(2018?青山区一模)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5.(2017?慈溪市校级模拟)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ta>tb va>vb B.ta<tb,va<vb
C.ta>tb va<vb D.ta>tb va=vb
6.(2017?浙江模拟)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m/s2 B.6m/s: C.5m/s2 D.4m/s;
二.多选题(共2小题)
7.(2017?浙江模拟)图中给出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示意图,双缝S1和S2间距为0.8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80m.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S1和S2上,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中心轴线OO'上方第1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1处,第3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2处。现有1号、2号虫子分别从S1和S2出发以相同速度沿垂直屏方向飞行,1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A,2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P1.假定两只虫子爬行速率均为10﹣3m/s.正确的是( )
A.1号虫子运动路程比2号短
B.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0.2s
C.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1.0s
D.已知条件不够,两只虫子运动时间差无法计算
8.(2016?海曙区一模)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辆向右行驶的小车里用可伸缩的弹簧固定一个光滑小球,弹簧的原长为le,一段时间里发现弹簧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小车做匀速运动 B.BD段小车做加速运动
C.EF段小车做减速运动 D.CE段小车做加速运动
三.填空题(共2小题)
9.(2017?南湖区一模)“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运动到b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
10.(2017?滨江区二模)清明节时,小刘随父母开车从杭州出发回绍兴老家。小轿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后排的小刘观察到车内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8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货车的过程中,小刘发现该货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货车相对小刘行驶的方向为“ ”(填“杭州”或者“绍兴”);若货车长8米,轿车长4米,则货车的车速 km/h。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2017?衢江区模拟)小港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有关系,小明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液体:自来水;液柱长度:30cm;气泡长度:1mm
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运动时间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
(2)随θ角的增大,气泡运动速度变化情况是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2.(2016?乐清市校级模拟)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6.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12.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
六.解答题(共4小题)
13.(2018?秀洲区二模)“复兴号”高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下表是G7335次车的部分运行时间表,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
车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二等/一等座
G7335
1
上海虹桥
始发站
12:30
0分
0
0/0
G7335
2
松江南
12:44
12:46
2分钟
14分
31
13.5/22.5
G7335
3
嘉兴南
13:04
13:06
2分钟
34分
84
38.5/61.5
G7335
4
杭州东
13:29
13:37
8分钟
59分
159
73/117
(1)如果乘坐该车从嘉兴南站到杭州东站需要时间是 。
(2)某外国游客在网络上晒了8分钟乘坐复兴号硬币不倒的视频,这8分钟应该是在____ (选填“刚出站”、“过程中”或“将进站”)
(3)该车设计时速350千米/时,在上海虹桥到嘉兴南的行驶过程中平均速度 (填“达到”或“不到”)设计标准时速。
(4)如果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大约需要90分钟,请结合乘坐高铁与自驾车的优缺点,谈谈选择高铁出行的理由。
14.(2018?港南区三模)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几分钟?
15.(2016?普陀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红色笔、蓝色笔和2B铅笔按正确答案正确填涂中考科学学科答题卡,然后用阅卷机批卷,他们的选择题得分如下表:
填涂答题卡所要的笔
科学学科选择题得分
甲
红色笔
0
乙
蓝色笔
0
丙
2B铅笔
70
阅卷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电头首先将正确答题卡填涂信息录入到阅读机软件系统,并作为准确答案的参照。然后将需要阅读的答题卡与已录入阅读机软件系统的信息对比,自动判断正误,从而得到有效的数据。分析表格可以得出:阅卷机的光电头只对 色敏感。(选填“红”、“蓝”或“黑”)
某品牌阅卷机采用安全电压工作方式,安全节能。走纸速度高达70厘米/秒,阅卷速度每张卡平均只需0.3秒钟,用该品牌阅卷机批完1000张中考科学学科答题卡,阅卷时间只需要 分钟。
16.(2016?杭州三模)中国酿酒历史悠久。花雕酒属于黄酒,是汉民族的特产酒。据记载,花雕酒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代表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花雕酒是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中国黄酒中的奇葩,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江浙明净澄澈的湖水,用古法酿制,再贮以时日,产生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据科学鉴定,花雕酒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被称为“高级液体蛋糕”。根据贮存时间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陈、五年陈、十年陈等,以陈为贵。
(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以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 。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汽车是否会撞上行人? (填会或不会)。
第一讲 机械运动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长度的主单位、常用单位、进率;
?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错误和误差的区别;
2.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 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 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3.速度
? 知道匀速直线的物理意义;
? 知道速度的概念;
? 知道速度的单位;
? 可以使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长度和时间单位
(1)国际单位制度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
(2)进率
⑶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1h=60min=60s
2.长度和时间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时间的测量工具为:停表、秒表、机械表等。
3.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理解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静止的相对性
①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物体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时,结论也不一样,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网
③参照物的选取: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为参照物,我们通常不把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
4.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⑵变速运动:运动方向不变,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3)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
②公式为:, 式中s是指在t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③速度的单位:m/s、km/h,1m/s=3.6km/h.
④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
(3)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要求:
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 统一 .
②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 画示意图 ,明确 运动过程 以及 量与量 之间的关系.
③先进行 字母 运算,再代入 数字 进行计算.
⑷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一个物体在一个时间段内运动的情况.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计算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过该段路程的总时间(其中包含停靠时间)。
④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⑤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
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
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虽然没有指明参照物,但都有默认的参照物,通常是地面或地面上建筑物等. 为了便于研究机械运动,我们可以选取更合适的参照物. 机械运动是指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也称运动;若相对于参照物其位置不变,则称为相对静止.
1【典例】(2018春?瑞安市期中)“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为“天宫二号”送货。下图为“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天宫二号”所有
【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故选:D。
考点二 用路程时间图像研究机械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中通常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com
【典例】(2018春?杭州期中)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 )
A.在 5 到 10 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
B.在 0 到 10 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5.5 米/秒
C.在 0 到 5 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 2 米/秒
D.第 12 秒,汽车的速度为 6 米/秒
【分析】A、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物体是否静止;
B、根据图象得出0到10s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C、根据减小的速度和时间求出每秒减小的速度大小;
D、根据图象分析出从第10s到第13s每秒增加的速度,从而可得第12秒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A、由图知,在5到10秒之间,汽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零,所以汽车不是静止的,A错误;
B、0到5s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4+10)×5m=35m;
5~10s的路程s′=vt=4m/s×5s=20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5.5m/s,B正确;
C、0到5s之间,速度每秒减小m/s=1.2m/s,C错误;
D、10到13之间,速度每秒增加m/s=2m/s,所以第12秒的速度为4m/s+4m/s=8m/s,D错误。
故选:B。
943考点三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表示,中v、s和t三个量必须指的是同一段运动过程,而且单位要统一. 若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则路程(s)和时间(t)应分别为米和秒;若速度(v)的单位是千米/时,则路程(s)和时间(t)应分别为千米和小时.
【典例】(2017?镇海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分析】先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的大小变化,根据v=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
再分析各个选项小球的速度变化,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越来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会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速度将越来越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易错点1 速度路程图像的辨析
【典例】(2018春?嘉兴期中)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急升到110km/h。如图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象可知第4s时车速为 30 km/h,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 大 (选填“大”或“小”),小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约为 16.7 m。
【分析】图象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其单位为秒;图象中的纵坐标代表速度的大小,其单位为km/h,从左向右随着时间的增长,汽车的运动速度不断发生变化。
根据图象得出速度的变化值,由此判断;
根据图象找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由s=vt计算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
易错点:容易将匀速直线看成静止状态。
【纠错】解:
(1)由图象可知,第4s时车速为30km/h;
(2)由图象可知,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量为30km/h﹣10km/h=20km/h;
从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量为10km/h﹣0km/h=10km/h,
故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大。
(3)由图象知,汽车在4~6s时作匀速运动,速度为30km/h,
由v=可得,小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
s=vt=30×m/s×2s≈16.7m。
故答案为:30;大;16.7。
易错点2 类打点计时器的计算
【典例】(2018?绍兴二模)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相等
C.甲球用时较长,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2)根据W=Gh分析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关系;
(3)知道闪亮一次的时间和闪亮的次数,求出甲运动的时间、
(4)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易错点:容易判断错运动方式以及路程和时间的对应。
【纠错】解:A、乙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甲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甲、乙两球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下落高度h相同,由W=Gh可知,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故B正确。
C、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时间为0.02s×3=0.06s,故C错误;
D、乙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乙受到竖直向上的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甲进行加速直线运动,甲的重力大于甲受到的阻力。
甲乙重力相同,所以甲受到的阻力小于乙受到的阻力,故D错误。
故选:B。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杭州)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
【解答】解:一个成年人,如果有意迈大步行走的话,一步的距离大约有1m多一点,而迈一步的时间也接近1s,因此选项中1.2m/s与此最接近。
1.2m/s=4.32km/h=0.0012km/s=43.2dm/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18?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解答】解:高铁速度为216km/h=60m/s,车厢通过隧道用了t=10s,
根据v=得,
隧道长:s=vt=60m/s×10s=600m。
故选:B。
3.(2017?邵阳)2017年4月27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号
【解答】解:
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ABC错误;
“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2018?绍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桨
B.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龙舟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龙舟的重力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
【解答】解:A、桨往后划,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龙舟前进,因此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
B、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和鼓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故B错误;
C、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停止划桨后,由于惯性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5.(2018?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解答】解:A、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静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故A错误;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也向东行驶且速度更快时,西子号上的乘客可以看到和谐号向东行驶,故B正确;
C、若西子号静止,和谐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但题目中“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C错误;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且西子号较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不可能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2017?吉林)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1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静止 的。
【解答】解:
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v===1m/s;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静止。
8.(2017?兰州)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甲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10 m,图中的a点表示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
【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
(2)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10m;
(3)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故答案为: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9.(2016?烟台)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
【解答】解:由图可知,山上的小旗向左飘,则风从右往左吹,
若甲船静止,则小旗向左飘,若甲船向右行驶,则小旗也向左飘,若甲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若甲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向右飘,故甲船的运动状态是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
同理,若乙船静止,则小旗向左飘,若乙船向右行驶,则小旗也向左飘,若乙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若乙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向右飘,故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故答案为: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0.(2018?益阳)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
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 (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小 ;
(3)图2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C 。
【解答】解:
(1)由图知,小车从A到B的路程为s=s2﹣s1,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v==;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计时早了,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v=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3)小车下滑过程做加速运动;
A、由图知,在s﹣t图象上,s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加,即变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由图知,在v﹣t图象上,速度v不发生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2)小;(3)C。
1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验器材】小车、 刻度尺 、 停表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变速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减小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解: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测量路程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要用停表。
实验数据:小车在AB段的速度为:vAB===15cm/s;
小车在BC段的路程为:sBC=56cm,tBC=2.8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20cm/s;
(1)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运动;
(2)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故答案为: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
实验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5
20
17.4
【实验分析】:(1)变速;(2)减小。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2.(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解答】解:
(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
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0:31﹣9:11=1h20min=80min,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180km/h。
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上城区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中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
C.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一直向后退 D.甲、乙两车在 20﹣30s 内平均速度相等
【解答】解:
A、由图示可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其速度是一个定值,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其速度不断变化,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CD、由图示可知,在0~20s内,乙车的路程小于甲车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的小,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小;
开始一段时间内乙车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后来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甲车中的乘客看到乙车先向西行驶后向东行驶,故B错误;
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先前进后向后退,故C错误。
故选:D。
2.(2018?南湖区一模)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了对接,如图是即将对接时的情境(“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一圈约90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接前,“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B.对接前,“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D.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解答】解:
A、对接前,“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各自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轨迹运动,由于速度不同,所以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
B、对接前,“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则“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
CD、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天舟一号”是相对静止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018?南浔区二模)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解答】解:甲图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甲图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乙图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体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丁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所以丁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和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4.(2018?青山区一模)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解答】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故只有②③正确。
故选:A。
5.(2017?慈溪市校级模拟)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ta>tb va>vb B.ta<tb,va<vb
C.ta>tb va<vb D.ta>tb va=vb
【解答】解:根据h=gt2知,t=,因为ha>hb,则ta>tb。
根据x=v0t,因为水平位移相等,ta>tb,则va<vb.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2017?浙江模拟)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m/s2 B.6m/s: C.5m/s2 D.4m/s;
【解答】解:
设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v﹣t图象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位移可得:
15m=10m/s×0.5s+×10m/s×t,
解得t=2s,
所以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5m/s2,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故选:C。
二.多选题(共2小题)
7.(2017?浙江模拟)图中给出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示意图,双缝S1和S2间距为0.8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80m.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S1和S2上,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中心轴线OO'上方第1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1处,第3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2处。现有1号、2号虫子分别从S1和S2出发以相同速度沿垂直屏方向飞行,1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A,2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P1.假定两只虫子爬行速率均为10﹣3m/s.正确的是( )
A.1号虫子运动路程比2号短
B.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0.2s
C.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1.0s
D.已知条件不够,两只虫子运动时间差无法计算
【解答】解:A、由题,结合干涉条纹的宽度公式:x=?λ可知,该光的干涉条纹的宽度:x=×500×10﹣9m=5×10﹣4m
第1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1处,所以:=x=5×10﹣4m
第3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2处,所以:=3x=1.5×10﹣3m
所以1号虫子的路程为:S1=L++;
2号虫子的路程为:S2=L+﹣,
则:S2﹣S1=﹣﹣d=1.5×10﹣3﹣5×10﹣4﹣0.80×10﹣3=0.2×10﹣3m.故1号虫子运动路程比2号短,故A正确;
BCD、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t===0.2s.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8.(2016?海曙区一模)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辆向右行驶的小车里用可伸缩的弹簧固定一个光滑小球,弹簧的原长为le,一段时间里发现弹簧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小车做匀速运动 B.BD段小车做加速运动
C.EF段小车做减速运动 D.CE段小车做加速运动
【解答】解:
A、小球在AB段时,从图乙可知弹簧的长度没变,说明车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A正确;
B、小球在BC段时,从图乙可知弹簧的长度减小,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小车做加速运动,小球在CD段时,弹簧的长度增大,说明小车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小球在EF段时,从乙图可以看出弹簧的长度在减小,说明小车在加速,故C错误;
D、小球在CE段时,从图乙可知弹簧的长度逐渐增大,说明小车做减速运动,由于小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行驶,因此与小球相连的弹簧长度将变长,故D错误。
故选:BCD。
三.填空题(共2小题)
9.(2017?南湖区一模)“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运动到b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 匀速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
【解答】解:(1)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进行直线运动,所以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进行变速直线运动;
(2)甲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受到竖直向上的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加大,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重力大于乙受到的阻力;甲、乙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乙受到的阻力小于甲受到的阻力。
故答案为:匀速;小于。
10.(2017?滨江区二模)清明节时,小刘随父母开车从杭州出发回绍兴老家。小轿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后排的小刘观察到车内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8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货车的过程中,小刘发现该货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货车相对小刘行驶的方向为“ 杭州 ”(填“杭州”或者“绍兴”);若货车长8米,轿车长4米,则货车的车速 79.2 km/h。
【解答】解:
(1)小刘所坐的轿车超越货车时,相对于小刘来说,货车是向后运动的,即货车向杭州方向运动;
(2)以货车为参照物,在超车过程中轿车运动的路程即为货车的长度s=8m,
则轿车相对于货车的速度为v===8m/s=28.8km/h,
所以货车的速度:v货车=v轿车﹣v=108km/h﹣28.8km/h=79.2km/h。
故答案为:杭州;79.2。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2017?衢江区模拟)小港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有关系,小明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液体:自来水;液柱长度:30cm;气泡长度:1mm
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运动时间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1.2 cm/s。
(2)随θ角的增大,气泡运动速度变化情况是 先增大,后减小 。
【解答】解:(1)液柱的长度s=30cm,所用的时间t=25s,则v===1.2cm/s;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随θ角的增大,气泡运动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1)1.2;(2)先增大,后减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2.(2016?乐清市校级模拟)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6.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12.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
【解答】解:如图,A表示爆炸处,O表示反射点,S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声从A直接传到s处所经时间,则有d=vt1 …①
6000m=×1000m/s×t1,
t1=18s,
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s处所经历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2=vt2 …②
已知t2﹣t1=△t …③
②﹣①得:
2﹣d=v(t2﹣t1)=×1000m/s×12s=4000m,
2=4000m+6000m=10000m,
=5000m
=5000m,
解得:
h=4000m。
答:云层下表面的高度为4000m。
六.解答题(共4小题)
13.(2018?秀洲区二模)“复兴号”高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下表是G7335次车的部分运行时间表,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
车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二等/一等座
G7335
1
上海虹桥
始发站
12:30
0分
0
0/0
G7335
2
松江南
12:44
12:46
2分钟
14分
31
13.5/22.5
G7335
3
嘉兴南
13:04
13:06
2分钟
34分
84
38.5/61.5
G7335
4
杭州东
13:29
13:37
8分钟
59分
159
73/117
(1)如果乘坐该车从嘉兴南站到杭州东站需要时间是 23min 。
(2)某外国游客在网络上晒了8分钟乘坐复兴号硬币不倒的视频,这8分钟应该是在 过程中 (选填“刚出站”、“过程中”或“将进站”)
(3)该车设计时速350千米/时,在上海虹桥到嘉兴南的行驶过程中平均速度 不到 (填“达到”或“不到”)设计标准时速。
(4)如果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大约需要90分钟,请结合乘坐高铁与自驾车的优缺点,谈谈选择高铁出行的理由。
【解答】解:
(1)由运行时间表可知,乘坐该车从嘉兴南站到杭州东站需要的时间为t=13:29﹣13:06=23min;
(2)游客在网络上晒了8分钟乘坐复兴号硬币不倒的视频,此时复兴号应该匀速行驶,故这8分钟应该是在过程中;
(3)由运行时间表可知,该车从上海虹桥到嘉兴南行驶的路程s=84km,
所用的时间t=13:04﹣12:30=34min=,
平均速度v==≈148km/h<350千米/时,故不到设计标准时速;
(4)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大约需要90分钟,乘坐复兴号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所用时间13:29﹣13:06=23min,乘坐高铁比自驾车节约时间,且稳定性好,经济,舒适度高,故应选择高铁出行。
故答案为:
(1)23min;(2)过程中;(3)不到;(4)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大约需要90分钟,乘坐复兴号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所用时间13:29﹣13:06=23min,乘坐高铁比自驾车节约时间,且稳定性好,经济,舒适度高,故应选择高铁出行。
14.(2018?港南区三模)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几分钟?
【解答】解:
(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s=15km,t=30min=0.5h,
v===30km/h;
(2)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v=,
∴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最快需要的时间:
t′===0.375h=22.5min。
答:(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15.(2016?普陀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红色笔、蓝色笔和2B铅笔按正确答案正确填涂中考科学学科答题卡,然后用阅卷机批卷,他们的选择题得分如下表:
填涂答题卡所要的笔
科学学科选择题得分
甲
红色笔
0
乙
蓝色笔
0
丙
2B铅笔
70
阅卷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电头首先将正确答题卡填涂信息录入到阅读机软件系统,并作为准确答案的参照。然后将需要阅读的答题卡与已录入阅读机软件系统的信息对比,自动判断正误,从而得到有效的数据。分析表格可以得出:阅卷机的光电头只对 黑 色敏感。(选填“红”、“蓝”或“黑”)
某品牌阅卷机采用安全电压工作方式,安全节能。走纸速度高达70厘米/秒,阅卷速度每张卡平均只需0.3秒钟,用该品牌阅卷机批完1000张中考科学学科答题卡,阅卷时间只需要 5 分钟。
【解答】解:根据表中科学学科选择题得分可知,使用红色笔和蓝色笔都为0分,只有使用2B铅笔才有分数,所以阅卷机的光电头只对黑色敏感;
用该品牌阅卷机批完1000张中考科学学科答题卡所需时间为:
t=0.3s/张×1000张=300s=5min。
故答案为:黑;5。
16.(2016?杭州三模)中国酿酒历史悠久。花雕酒属于黄酒,是汉民族的特产酒。据记载,花雕酒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代表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花雕酒是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中国黄酒中的奇葩,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江浙明净澄澈的湖水,用古法酿制,再贮以时日,产生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据科学鉴定,花雕酒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被称为“高级液体蛋糕”。根据贮存时间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陈、五年陈、十年陈等,以陈为贵。
(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以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 18m 。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汽车是否会撞上行人? 会 (填会或不会)。
【解答】解:
(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这段时间内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由v=得反应距离:
s车=v车t反=15m/s×1.2s=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