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前秦战败,未能统一江南
D.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下列哪些成语反映了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揭竿而起 ④风声鹤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北方也实现了几次短暂统一,下列哪一政权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 )
A.曹魏 B.前秦 C.北魏 D.东晋
4.曾有诗句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图书中详细介绍某位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0( )
A.《秦始皇传》 B.《汉武帝传》
C.《北魏孝文帝传》 D.《汉高祖传》
5.北魏孝文帝改革是1 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鲜卑族服饰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7.某班下课后,黑板上还留有历史老师的如下一些板书内容,据此判断该教师这堂课讲授的内容应是中国古代史上的( )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管仲改革的措施 D.晋文公改革的措施
8.小文同学想写一篇关于北魏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北魏统一了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
9.独孤焘是北魏贵族,以下有关他的言行记录可能发生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是( )
①他上朝时必须穿汉服 ②在一切公私事中,他的署名都是刘焘 ③他曾跟随孝文帝到曲阜祭孔 ④他的儿子娶了汉族豪门女为妻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人,但向南进军时前后相距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1)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2)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3)请再列举出与这次战役特点相同的我国历史上另外三次战役的名称。
(4)这次战役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
帝(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三、探究题
12.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史料呈现】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七年级上册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的是( )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人贵族联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情感体验】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3)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一、选择题
1.B
2.D 破釜沉舟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使用的策略,揭竿而起指陈胜、吴广起义。
3.D 4.C
5.A 由“1 500多年前”可判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改用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由此判断A项正确。
6.A 左图中北魏文官的服饰,符合当时汉族服饰的特点,右图中汉族人在吃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7.B 通过板书中的迁都洛阳及汉化措施等内容可判断选B项。
8.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促进了民族交融。所以,B、C、D三项都符合北魏时期的史实。A项错误,北魏只是统一了黄河流域,并没有统一全国。
9.C
二、材料分析题
10.参考答案 (1)淝水之战。
(2)383年。前秦、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1.参考答案 (1)改鲜卑姓为汉姓;禁用鲜卑语,说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只要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三、探究题
12.参考答案 (1)承认土地私有。
(2)A
(3)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若答出变法失败了,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也可)
(4)条件: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