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 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Fe—56 Br—80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4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A.食盐加碘(盐) B.面包加碘(盐)
C.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
2.下列关于燃料燃烧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但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为保证燃料充分燃烧,通入的空气要适当过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D.为使液体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以保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下列各种物质导电性最差的是
A.稀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铁丝 D.固体食盐
4.金属钠和水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比较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无法比较
5.方志敏烈士生前在狱中曾用米汤(内含淀粉)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到信后,为了看清信中内容,可使用的化学试剂是
A.碘化钾 B.碘化钾淀粉溶液
C.碘酒 D.溴水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B.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NH3含电子数是7NA
D.在标准状况下,约1.806×1023个H2分子与0.7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7.下列溶液是无色透明,且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u2+、NO3-、Cl- B.Mg2+、Ca2+、Cl-、CO32-
C.Ca2+、HCO3-、Na+、Cl- D.H+、Fe3+、NO3-、ClO-
8.下列物质因强氧化性而具有白作用的是
A.Na2O B.Na2O2 C.Cl2(干燥) D.NaClO
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Na2O2可在试剂瓶中敞口放置 B.液溴以少量的水水封后用橡皮塞塞紧
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碳酸钠溶液可保存在磨口的试剂瓶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不溶于水,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B.液态HCl不能导电,但它是电解质
C.CO2溶于水能够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D.O2是单质,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11.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
A.K B.Fe3+ C.Cu2+ D.Fe2+
12.根据碱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可推测铯的性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灼烧CsCl时,火焰有特殊的颜色
B.CsNO3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铯三种单质中,铯的熔点最低
D.CsOH是弱碱
13.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判断下列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4.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000,已知其中含铁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的分子中铁原子数约为
A.5 B.4 C.3 D.2.408×1024
15.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为:6NO + 4NH3 = 5N2 + 6H2O。在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6 B.4∶5 C.3∶2 D.2∶3
16.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加热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法制取O2,若两者生成的O2的质量相同,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1 B.1∶2 C.2∶1 D.7∶4
17.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此时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g/cm3,则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5mol/L B.1.36mol/L C.5.07mol/L D.6.15mol/L
二、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记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错选、多选该题均记0分。
18.能用下列方法鉴别NaCl固体与K2CO3固体的是
A.加稀盐酸 B.加NaOH溶液 C.焰色反应 D.加热
19.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B.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硝酸与烧碱溶液反应
D.碳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
20.关于3BrF3 + 5H2O = HBrO3 + Br2↑+ O2↑+ 9HF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r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C.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4个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6个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 + Cl2 = Fe3+ + 2Cl-
B.少量H2SO4滴入Ba(OH)2溶液中: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C.过量NaHCO3溶液滴入NaHSO4溶液中:HCO3- + H+ = H2O + CO2↑
D.少量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Ca2+ + OH- + HCO3- = CaCO3↓+ H2O
22.将37.2g Na、Na2O、Na2O2 组成的混合物放入盛有206.4mL水(密度为1.0g/cm3)的特定容器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6g常温下的液体物质。则特定容器中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A.10.0% B.15.5% C.20.0% D.22.5%
资阳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 学
题号
第Ⅰ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1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3.(4分)在标准状况下,①4g H2 ②11.2L O2 ③1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
24.(7分)NaOH俗称___________,NaHCO3俗称___________,纯碱是指___________(填化学式),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分)(1)已知钠能与液氨(NH3)发生反应,且跟钠与水的反应相似,写出钠与液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SO2能被Cl2氧化成+6价的SO3,而氯元素本身被还原成-1价的氯,试写出Cl2将SO2的水溶液氧化成硫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素互化物也称类卤互或拟卤素(如ICl、IBr等),其化学性质与卤素的性质相似,
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试写出BrCl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存在下述几种离子:H+、Na+、Ba2+、Cu2+、Ag+、SO42-、CO32-、Cl-、F-、Br-。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①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②取部分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层呈橙红色;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呈碱性,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判断:
(1)肯定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2)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7.(4分)欲配制500mL、0.1mol/L的碳酸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____g Na2CO3·10H2O;
(2)若砝码和药品位置放颠倒(假设称量时未用烧杯,5g内使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碳酸钠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3)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称取14.3gNa2CO3进行配制 ②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③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④碳酸钠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⑤未洗涤溶解Na2CO3的烧杯 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⑦小烧杯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称量
28.(7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装置如下图:
(1)连接上述各部分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
(2)在装置中:
①饱和食盐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9.(8分)已知物质A、B、C、D、E、F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六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A、B、C、D四种物质分别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其最终产物为______________,其中变质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物质是(填写物质对应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将C加入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30.(6分)某密闭容器中盛有32g标准状况下的SO2气体。计算:
(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和密度;
(2)该气体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
(3)将SO2全部溶于800mL水中(溶解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1.(6分)在100mL 0.5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测得反应后的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亳升?
资阳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二选择题(单选:1-17小题,每小题2分;1-2选:18-22小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B
D
C
C
C
C
B
C
B
A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B
B
D
C
C
AC
C
AD
CD
C
三、填空题:(共20分)
23.(4分)① ① ③ ③(各1分)
24.(7分)苛性钠(烧碱)(1分);小苏打(1分);Na2CO3(1分);加热(1分);
2NaHCO3=Na2CO3+H2O+CO2↑ (1分)
通入过量CO2(1分) CO32-+H2O+CO2==2HCO3- (1分)
25.(3分)(1)2Na+2NH3==2NaNH2+H2↑ (1分)
(2)Cl2+SO2+2H2O==4H++SO42-+2Cl- (1分)
(3)BrCl+H2O==HBrO+HCl (1分)
26.(6分,各2分)(1)H+、Ba2+、Br- ; (2)CO32-、F-、Cu2+、SO42-、Ag+ ; (3)Na+、Cl- ;
四、实验题(共11分)
27.(4分)(1)14.3(1分) (2)5.7(1分) (3)①②⑥(2分)
28.(7分)(1)E、C,D、A,B、H,G、F(2分)
(2)①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1分)
②除去Cl2中混有的水蒸汽 (1分)
(3)试纸变为特殊蓝色 (1分)
(4)Cl2+2NaOH==NaCl+NaClO+H2O (2分)
五、推断题(共8分)
29.(8分)(1)Na(1分); NaOH(1分); NaHCO3(1分)
(2)Na2CO3(1分); Na2O2、Na (2分)
2Na2O2+2H2O+2CuSO4==2Cu(OH)2↓+4Na2SO4+O2↑(2分)
六、计算题(共12分)
30.(6分)n===0.5mol
(1)V=Vm·n=22.4L/mol×0.5mol=11.2L (1分)
ρ===2.86g/L (1分)
(2) SO2————O
1mol 2mol
0.5mol n(O)
n(O)==1mol
N=n·NA=1mol×6.02×1023mol-1=6.02×1023(个O) (2分)
(3)SO2 + H2O = H2SO3
1mol 1mol
0.5mol 0.5mol
c(H2SO3)===0.625mol/L (2分)
31.(6分)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1mol 2mol 1mol
CO2 + NaOH = NaHCO3 3CO2 + 3NaOH = 3NaHCO3
1mol 1mol 1mol 3mol 3mol 3mol (2分)
n(Na2CO3)∶n(NaHCO3)=1∶3时
Na2CO3——3NaHCO3———5NaOH—————4CO2
5mol 4mol
0.1L×0.5mol/L (2分)
V==0.896L×1000=896mL (2分)
设、答略(其它计算合理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