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编课件:21 再见了,亲人 (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编课件:21 再见了,亲人 (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2 12: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一课时第二课时21 再见了,亲人魏巍 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原名魏鸿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原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2008年8月逝世。第一课时跺噩捣米金达 花yáoèduòlái谣耗脚莱多音字让我们在这曾经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他手扎破了留了点血xuèxiě硝炭谣噩跺崎岖莱莱炭左右 结构跺硝崎谣上下 结构岖生字归类独体 结构噩识字方法同音字:硝肖崎奇岖区莱来巧记:山下的灰就是炭噩è 巧记:一个大王四张嘴,见他就像碰到鬼。
第二笔写“竖”。易写错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阻击战:以防御的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的战斗。在我口渴难耐的时候,一位叔叔送给我一瓶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啊!我的爷爷年轻时是连长,指挥了很多次阻击战。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亲人”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课文中的“亲人”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说的。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描述送行路上的情景。具体描述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物。第二部分( ):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1-34-5边读课文边思考,给课文划分段落。温暖—( ) 焦急—( )
封锁—( ) 情谊—( )
忘怀—( ) 崎岖—( )
焦虑暖和封闭友谊忘记曲折课堂演练一、写近义词。顶着 炮火 刚强的 山路
冒着 硝烟 崎岖的 野花
穿过 打糕 漫山遍野的 孩子二、连一连。1.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
2.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
3.下雪天,送炭给人家生火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 )
4.一块儿死去或毁灭。( )
硝烟噩耗雪中送炭同归于尽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打开课文,回到那难舍难分的时刻,进一步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吧!第二课时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人娘像亲人一样对志愿者军人?划出相关句子。互动课堂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开篇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为渲染离别气氛,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哪!这几个词说明大娘送打糕的危险和艰难。硝烟:炸弹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丢”和“背”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在危急时刻,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唯一”只有一个,说明了小孙孙对大娘的重要。朗读指导(课后第二题) 在朗读志愿军对大娘说的这一段话时,应该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第一句祈使句要读出恳求的语气,读的时候句尾声调要下。读疑问句读的时候句尾语调要上升,如“能支持得住吗?”要读出关切的感情。读感叹句的时候,语调要先上升后下降。读反问句的时候应该注意重音,这样才能表达出更加肯定的意思。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金花经历了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妈妈牺牲的时候,小金花的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自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什么代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是血的代价。??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在情感的抒发上,语义的加重上,表达的效果都胜过了陈述句。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说一说:文中提到的“亲人” 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大娘:送蛋糕、救伤员小金花:救老王失去母亲大嫂:挖野菜致残 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说说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两个再见了说明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呼唤简短,真挚感人。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说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经过战火洗礼的。 联系课文内容和课下阅读的资料,说一说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说一说:中朝两国人民为什么互称“亲人”呢?(课后第1题) 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人民遭遇战火的艰难时期挺身而出,浴血奋战,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再见了,亲人大娘:送打糕、救伤员,
失去小孙孙大嫂:挖野菜致残深情厚谊小金花:救老王失母亲。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课文记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为了纪念在朝鲜战争中帮助朝鲜人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1959年,在平壤的名胜古迹—牡丹峰的北边建造了友谊塔。中朝友谊塔是由两层基座和塔身组成的,上面有红星在闪烁。塔身的前面刻有“友谊塔”的字样。塔基座的一层正面刻有碑文,左右两侧有描述中朝友谊塔拓展延伸中朝友谊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战斗英姿的浮雕。为了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塔身共由1025块花岗石和大理石组成。
大娘为志愿军做了三件事—— 一是: 二是: 三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昏倒在路旁;为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课堂演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A.这是志愿军在即将离开朝鲜和朝鲜人民时说的话,表达了他们对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B.这是朝鲜人民在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和朝鲜人民时说的话,表达了他们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
C..这句话既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A二、下面对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小金花,你是一个刚强的孩子。(改为感叹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小金花,你真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呀!三、按要求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