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与回归自然有关的五篇课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楼兰的忧郁》警醒我们要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自然田园之美一直是人类的追求和理想境界。接下来让我们走进 “综合学习一”继续感悟自然的美好。 综合学习 一我的采蜜集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大自然健康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大自然,所以我们要热爱并保护她。分享
感受自然给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人类在大自然中学会了生存和发展,也在大自然中一代一代的繁衍下来,所以要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珍惜自然。分享
感受一起来交流——我的收集1.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2.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3.大自然为人类的休养生息提供了可能。读读背背 弯弯的小河,怀抱着密密的小树林。
风,在它的枝头荡着秋千;蝉,在它绿色的帷幕中练着歌喉;亮晶晶的光斑在它的树下嬉戏;连那弯弯的小路,一钻进去,就再不肯回头……
这样神奇的小树林,你可曾去过?
当野樱桃成熟的时候,当蘑菇从草丛中探头张望的时候,当百灵在枝头呼唤你的时候……
你坐在一棵树下,会听到一个永远也没有结尾的童话。小树林我们一起来赏析: 想象你坐在一棵树下会听到一个怎样的没有结尾的童话呢?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美好交际指导1.明确要求,确定主题。即从环境的角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美好。
2.了解情况,收集资料。通过实地考察、网络媒体或询问他人等方式了解城镇或乡村的环境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分类整理好,并根据环境问题,制订出相应的措施。
3.相互交流,做好总结。和同学们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总结出合情合理的环保措施,并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让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我们居住的城市或乡村环境状况如何?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呢?和小甲同学比起来,我们那个小区就差一些了,地上总是会有小狗的大小便,我认为虽然我们提倡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但是也要在方使大家、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呀!我心目中的美好环境就是整洁!我住的那个小区环境特别好,到处都是树和草坪,小区的中心还有一个湖。炎热的夏天,湖边坐满了纳凉的人,热闹极了。我心目中美好的环境就是满眼绿色。交际范例1.组内说观点。
2.推荐代表发言。
3.集体展示资料。
4.师生评议。我的小笔头 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你有怎样的感触?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进行交流。1.读好原文。“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是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2.选准感点。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自己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什么都有一点,不深不透,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只有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指导3.叙述要简。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读后感中的“叙”讲究简明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但是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而是要在将事情说明白的前提下力求最简。
4.联系实际。写读后感不要就事论事,只谈论书中或文中所讲的内容,而是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只要和文章内容有关系,都可以大胆自由地写一写。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作者的切身体会相结合,写出的读后感会更加真切,更具感染力。 两篇课文中,选择你感受颇深的一篇,再次浏览课文,寻找触点,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学生当堂练写
教师巡视指导1.评议一篇中等习作。
这篇习作好在哪里?我还有点小小的建议。
2.小组内赏评。
3.自主修改。齐读共赏 今天,我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心情先是喜悦后又沉重。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我欣赏到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它是维也纳人的骄傲,也给维也纳人带来了福气;维也纳人珍惜每一棵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尊重并细心呵护每一个生命,我仿佛看到了那层层叠叠的绿色,仿佛闻到了那清新湿润的空气。多一个“维也纳”,不再有“楼兰城” 而在《楼兰的忧郁》中,我却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楼兰被沙海湮灭,宁夏的生存环境被人们“挖”得面目全非,青海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年水位下降……再回看那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风景如画的楼兰古城,真的让人万分心痛。 自然给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看看自私贪婪的人类对她做了什么:举起那罪恶的屠刀乱砍滥伐葬送了小树蓬勃的生命;乱扔垃圾让臭味污染了绿色;化工厂排放污水窒息了小河昔日里清亮的歌声;用刀枪去分裂土地,让地球千疮百孔…… 维也纳人的生活让我们羡慕,楼兰的悲剧让我们感到痛惜。但是在羡慕和痛惜过后,我们就要行动起来。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不能为保护环境做出什么巨大贡献,但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共场所宣传环保,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二、减少使用塑料袋,可用环保购物袋、菜篮子代替。
三、不要乱丢垃圾。多参加植树活动,让光秃秃的山绿起来。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让绿色更加苍翠,让绿色更加茂密,让绿色充满阳光。不要让楼兰的悲剧重演。
让我们共同努力,多一个“维也纳”,不再有“楼兰城”。
教师点评:
小作者开篇点题,道明自己读书后的感受,然后按照“概述内容——举出事例——联系自身——提出号召”的顺序布局文章。语言通顺,所举事例也都真实可信,列出的建议也十分中肯,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