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难忘小学生活
——依依惜别 1.学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一起组织、策划一次联欢活动。
3.认真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真挚感情。
活动目标 4.用多种形式(如写临别赠言,写倡议书、建议书、演讲稿等)表达出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们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相互激励,不断进步。
5.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材料解读 会认的字《给老师的一封信》
萌芽(ménɡ) 沐浴(mù)
馥郁(fù) 哺育(bǔ)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槐花(huái) 斑斓(lán) 嬉闹(xī)
掐(qiā) 三春晖(huī) 铭刻(mínɡ)《给校长的建议》
智慧(huì) 源泉(yuán)
用之不竭(jié) 阅览(lǎn)《同学录》
笔迹(jì) 联络(luò)
邮戳(chuō) 信笺(jiān)
《毕业赠言》
滋润(zī rùn) 馨香(xīn)
词语理解《给老师的一封信》
【萌芽】植物生芽,比喻事物刚发生。
【沐浴】借指受润泽。
【陌生】生疏;不熟悉。
【万物复苏】形容到处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复苏:苏醒过来。
【平平淡淡】形容(事物、文章等)平常;没有曲折。
【耕耘】比喻辛勤地从事研究、创作等工作。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艳阳高照】形容天气很好。
【绿阴如盖】形容树阴很大,像一把大伞罩着下面。
【色彩斑斓】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斑斓:灿烂多彩。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历历在目】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铭刻】深深地记在心里。《给校长的建议》
【取之不尽】采取不完。形容包含、蕴藏丰富无比。
【阅览】看(书报等)。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采纳】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同学录》
【邮戳】邮局盖在邮件上,注销邮票并标明收发日期的戳子。
【信笺】信纸。
【纯真】纯洁真诚。《毕业赠言》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馨香】芳香。 1.《给老师的一封信 》是如何给顾老师写信的?
将信的内容分为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直接表达对顾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二部分(②、③):通过认拼音、识汉字、写日记等事例,回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
材料探究 第三部分(④、⑤):写老师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也要用学习上的进步回报老师。在信中,作者记下了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本文是如何写毕业演讲稿的?
本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激昂、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①、②):抒发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之情。 第二部分(③~⑤):回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情——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为“我”擦去泪水、三年级时的运动会老师关心晕倒的“我”和六年级家长会时老师鼓励“我”。
第三部分(⑥~⑩):再次表达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 3.《给校长的建议》一课中,作者针对哪个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什么提出这个建议?
作者针对重新开放图书馆提出了建议。因为作者认为“书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书,同学就像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而有了图书馆,“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精神财富。 4.作者是怎样完成这篇建议书的写作的?
作者将建议书分为两个部分写:
第一部分(①、②):向校长提出重新开放图书馆的建议。
第二部分(③~⑧):提出重新开放图书馆的具体办法。 5. 试着分析《同学录 》一文的结构。
作者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写毕业时,同学们写同学录。
第二部分(②、③):写同学录的作用。以短诗的形式来提出倡议,号召大家用同学录来保留美好的回忆。 6.阅读《毕业赠言》一文,说说写毕业赠言需要注意些什么。
①主题要健康、积极向上,给对方或鼓励,或鞭策,或赞美。
②风格要独特,可以是诗歌式、抒情式、格言式,还可以是对偶式等。
③内容要因人而异,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兴趣等,避免千篇一律。 7.《毕业赠言》一文的结构。
文章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③):这是写给老师的赠言,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二部分(④~⑥):这是写给同学的赠言,表现了同学间纯真的友谊,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两篇赠言用精练、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 1.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学习他人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的方式。
2.老师和同学互相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活动指导 3.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比如,可以写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也可以给学校领导写一份建议书,就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区别《倡议书》和《建议书》。 倡议书
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倡议书的特点:
①广泛的群众性。
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所以,其对象十分广泛。广泛的群众性是倡议书的根本特征。 ②响应者的不确定性。
倡议书的对象范围往往是不确定的,即便是在文中明确了倡议的具体对象,但实际上,有关人员可以表示响应,也可以不表示响应,它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即便是与此无关的别的群众团体,也可以有所响应。 ③倡议书的公开性。
倡议书就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它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解,从而激起更多的人人响应,以期在最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建议书
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大体相同,包括:
①标题
②称呼
③正文(就是建议的内容)
④可写一句“希望X X能采纳我/我们的全部建议。”
⑤祝福语
⑥署名
⑦日期。 建议书的特点:
①文本性较强。
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书面材料。它没有公开倡导具体实施的特点,只是作为一种想法被提出来,所以,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 ②可塑性较强。
建议书是必须被有关部门、领导批准认可后才能被实施的,所以,建议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不是最终的定文形式,它可以被修改,被增删,甚至弃之不用,这要由具体的情况来定。 ③存在不确定性。
建议书是面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建议,是否被采纳要由有关领导或部门决定。 4.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把同学们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通过文艺形式表达出来。
(1)总体设计毕业联欢会,包括时间、地点、布景、相关节目、相关人员等。
(2)分工做好准备工作;创编节目和主持人的台词。活动示例一、我的成长故事
1.成长故事大家谈。
第一步,自由交流对童年的印象。
第二步,拿出搜集本,深情朗读关于童年生活的名言、诗歌、散文等,并说一说:你最欣赏哪句名言、哪首诗歌,为什么?
第三步,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小学生活的资料,小组内交流个人成长的故事。交流的同时展示自己用过的物品,说一说物品背后的故事。
第四步,各组推荐一些成长故事,全班交流,共同分享。2.难忘故事大家写。
根据交流的情况,写一篇习作纪念难忘的小学生活,如,难忘的校园(老师、同学、一节课、一次活动、一次谈话)等。
内容具体,通过故事表达个人独特感受;感情真实。二、开展“写赠言”活动
1.课内活动内容:写赠言、建议书、倡议书等。
(1)回忆往事(主要是写难忘的老师与同学以及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2)心里话(主要是以信的形式写给老师、写给同学的心里话。)
(3)校园明天更美好(主要写建议书、倡议书。)
(4)美好祝愿(主要写赠言。)
(5)通讯录(各自的联系方式。)
2.结合自己或小组调查的情况,针对某些现象、情况,写建议书或倡议书。赠言示例:
(1)激励性赠言。?
分别后的人生犹如一条街,让我们共同为长街增添美丽的景致。
(2)祝愿性赠言。?
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著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3)褒扬性赠言。?
你不张扬的个性,让我领略到宁静,感受到宁静里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
(4)怀念性赠言。?
我把缕缕的情思拧成一股长长的红线,让你这即将远飞的风筝时时飞翔在我蓝蓝的天空中。? (5)鞭策性赠言。?
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朋友,别灰心!?
(6)诗歌式。
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
(7)抒情式。
临行前,我赠你一个美好的理想,让他成为你坚韧的拐杖;我赠你一只智慧的行囊,让他成为你人生的通行证。
(8)格言式。
什么是路,路是从荆刺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
(9)对偶式。
真诚的友谊无需承诺,永恒的情缘无需约定。
(10)相等式。
你的美=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
毕业并不意味着结束,正好相反,大家即将开启下一段征途,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征程上脚踏实地,走得晚高、更远!?如果有幸还能相聚,那时,给彼此一个微笑就是最美好的事!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