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21 我最好的老师 小学科学课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史上,小学科学课的名称经历了格物—博物—物理—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变化。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03-1948),第二个时期(1949-1979),第三个时期(1980-2000),第四个时期(2001年至今)。出人意料:是指事情的结果超出了事前的想象,或与想象相反。在文中指怀特先生的举动超出人们的意料。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令他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词语解释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在文中指怀特先生在课堂上故作镇静的向学生讲述。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毫不慌乱。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本课形容学生看到卷子后的表情。 怀特森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最好的老师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怀特森老师在课堂上把错误的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考试都得了零分,教育他的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评价怀特森先生的一个句子。 “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互动课堂独特——奇特 古怪——奇怪侃侃而谈——高谈阔论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反义词 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1.一次测验,我们按照课堂笔记回答的每一道题,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们都得了零分。
2.老师讲课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我们做的课堂笔记也是错误的信息。
3.课堂上传看的“猫猬兽”的头盖骨也只是普通的猫的颅骨,
4.希望我们多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来。
5.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请用横线画出当怀特先生把卷子发下来时我们的反应。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目瞪口呆”照应了前文的“出人意料”。我得的是零分!张皇失措 炯炯有神 六神无主
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 毕恭毕敬词语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我”和同学们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我”和同学们的试卷上每一道题都是根据自己的课堂笔记回答的,却得了零分。 怀特老师对给我们打零分是如何解释的?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理由充足 最初老师的这种解释“我们”能接受吗?从哪看出来的? 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怀特森先生通过这一堂关于“猫猬兽”的课,想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迷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其实我的破绽还有很多。其中包括猫猬兽这个古怪的名字,你们却都深信不疑。这句话说明学生们只是习惯于倾听和记录,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他如此用心,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小节,画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并交流。 怀特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句子品析: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作出判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课文中心句。这句话中的两个“不要迷信”是并列关系,强调一种怀疑精神,强调要学会独立思考去获得知识。“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不,你的看法错了。”在作者眼中,怀特森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说一说:课文告诉我们科学要有怀疑精神,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对此,你有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吗? 请用一具体事件表现某个人物的特点。 他最大的优点便是乐于助人了。放学了,我和几个好同学还有刘津,勾肩搭背地走在一起,就在我们要再见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啪”地一下撞上了一个小弟弟,我和几个同学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小练笔 忽然,一个身影从我身旁闪过,冲到了小弟弟身旁,我定睛一看,啊!是刘津!只看他扶起正哇哇大哭的小弟弟,一这不停地安慰,一边不停地呼救,许多路人见了都说:“这当哥哥的,太懂事了!”我们见了,也赶了过去,小弟弟的妈妈来了,不停地说谢谢。可刘津却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多谢。”事后,刘津,得到了大家的表扬。第一堂课课堂:讲 看 做测验试卷:零分我最好的老师原因:故意编造告诫:独立思考 判断
怀疑上课的经过以后:参与冒险 接受挑战收获:明白道理 受益终身方法独特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本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用出乎意料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__________、 __________的能力,表达了作者对他的__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在学习中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感激和怀念之情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绝对化的想法扼杀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学生是对的。上海小学生的回等情况拓展延伸恰恰相反,有9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竟然只有10%!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上海这90%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孩子们傻乎乎又不怀疑地认为,“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答案,才可能得分,不然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老师出的题总是对
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原来是这种绝对化的想法扼杀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超出人们的意料。( )
2.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3.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出人意料侃侃而谈目瞪口呆课堂演练
二、句子练习。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2.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有的人不能够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四、学过课文,你对怀特森老师有怎样的看法? 我认为怀特森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他在教育学生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和权威,这样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