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7.江南第一楼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7.江南第一楼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3 20: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7.江南第一楼
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吗?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个,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山东蓬莱阁
湖北武汉黄鹤楼
湖南岳阳岳阳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
目 录
课前预习
课文朗读
课堂点拨
我的感悟
拓展延伸
课后习题
随堂演练
岳阳楼 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北宋滕子京重修,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著名。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识字游戏
pái
xiān
sònɡ

huánɡ
牌子 辉煌 一副 仙女 唐宋 仲裁
读对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就有可能出现一对美丽的鸽子,看谁幸运吧。
yōu
sònɡ
yóu
忧愁 背诵 犹如 君子 皇上 湘江
jūn
huánɡ
zhònɡ
xiānɡ
易写错

sònɡ
形声字, 左形右声。从言,甬声。本义:背诵、朗读即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
不要写成“用”。
易混字

yóu

yōu
犹如 犹豫
烦忧 忧愁
词语解释
花卉
下里面词语的意思你理解吗?结合图片和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 春天悄然而至,各种( )都已开放。
2. 读书犹如穿梭于( )的大海,使人心情愉快。
浩瀚
浩瀚
花卉
课堂点拨
思 考
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第1自然段:简单交代“我”与爸爸同去参观岳阳楼。
第2-5自然段:写作者与爸爸游览岳阳楼的全过程,以及作者的见闻与趣事。
第6自然段:写作者参观岳阳楼的心得。
思 考
作者在课文开头交代了什么?
我随爸爸来到岳阳。吃过早点,我们向岳阳楼走去。
句子品析
直接说出了人物,时间以及去做的事。
思 考
作者是怎样介绍各个景点的?
沿着弯曲的小路,穿过一座牌楼,来到了宽阔的平台,绿阴丛中三座金碧辉煌的楼阁,品字形排列在我们面前。
“金碧辉煌”写出了岳阳楼的宏伟大气;“品字形排列”写出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
左右是副楼,一座叫“仙梅亭”,一座叫“三醉楼”。中间是主楼,正上方一块大匾,刻着“岳阳楼”三字。建筑呈正方形,三层三檐,用四根大柱支撑,十二个琉璃瓦飞檐高高翘起,好似飞凤展翅,闪烁着金色的光彩。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高高翘起的琉璃瓦飞檐比作展翅的飞凤,这样的比喻更能生动地衬托出主楼的金碧辉煌。
句子品析
仿照上面的比喻句,自己试着写一个,注意比喻恰当合理,生动有趣。
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句子仿写
思考:作者为什么先介绍“仙梅亭”“三醉楼”,而不先写“岳阳楼"呢
这是围绕上文“品字形”来写的,作者先介绍这两座副楼的雄伟,从侧面烘托出主楼的壮观,这样写显得很有次序。
踏进岳阳楼大门,迎面是用十二块紫檀木拼成的巨幅屏风,上面刻着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苍劲有力的字一个个比拳头还大。
“屏风”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巨幅”表现了一股压倒人的气势;“苍劲有力”写出了字给人所带来的震撼。短短几句话就把岳阳楼浓重的文化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句子品析
爸爸说,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我站在屏前默读几遍,将这两句话记在心里。爸爸还告诉我,历代很多诗人、画家都来过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都曾为它写下优美的诗篇。
句子品析
思考:爸爸的介绍说明了什么?
父亲的介绍说明了岳阳楼不单单是一座建筑,它还代表了一种文化,这是它著名的真正原因。
爸爸的介绍说明了什么?
思 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要记在心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这两句话不仅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更体现了范仲淹的崇高品格,值得作者学习,所以要记在心里。
“水天一色”“碧波万顷”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因此不由心境开阔。
从屏风后的楼梯登楼,就看到四面窗格上都雕着各种花卉图案,十分精美。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洞庭湖水天一色,碧波万顷,使人心境格外开阔。
句子品析
爸爸指着湖中一座翡翠似的小山说:“你看那小山,犹如白银盘中的青螺,这就是著名的君山。相传古时的舜帝到南方巡视,在湖南的九嶷山病逝。他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寻到这里,面对阻住去路的茫茫湖水,泪如雨下,双双跳入了洞庭湖。
句子品析
引入娥皇、女英是为了更有力地说明岳阳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思考:“你看那小山,犹如白银盘中的青螺,这就是著名的君山。”读了这句你想到了哪首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加上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岳阳楼啊,我明白了,为什么人们称你为“江南第一楼”。
与前文相照应,深化主题,总结全文。
句子品析
思 考
结合全文思考:作者通过课文表达了什么?
课文写了“我”跟随爸爸参观岳阳楼的所见所闻,赞美了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思 考
课文中运用了什么写法?
来到了宽阔的平台;
踏进岳阳楼大门;
从屏风后的楼梯登楼;
句子品析
移步换
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者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本文采用了这一写作方法,按照“来到了宽阔的平台→踏进岳阳楼大门→从屏风后的楼梯登楼”的顺序来记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 这样描写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作者的游览顺序,同时景随步移,写景清楚。今后我们在写景的文章中也可以尝试一用。
变换法:根据立足点的不同,描述出不同的景物,让人身临其境。
你知道移步换景法的写法可以怎样使用吗?
示例:
移步换景:车子拐过一块写着“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牌子后,便见不到人烟了。车子慢慢地行驶,摇下车窗,让山风灌进来,特别的清凉,时而还会有林鸟啁啾。拐了好几道弯,前面出现了比较宽阔的峡谷,一座寺院在林木掩映中显露出来。
小练笔
根据本次写作技巧写一写移步换景的一段话!
移步换景: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法国梧桐,失去了往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潇瑟与瘦削来。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色泽金黄的大地毯。沿着步行道走去,随处可见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景色喜人。
我的感悟
读完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一座壮美的岳阳楼拉近了我们与历史、与古人的距离。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建筑物,因为它们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拓展延伸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与岳阳楼有关的古诗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百废俱兴 宠辱皆忘 政通人和 薄暮冥冥
气象万千 浩浩汤汤 心旷神怡 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岳阳楼有关的成语
课后习题
1. 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人们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答案:
指导:因为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所以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宽阔
2.填一填,读一读。
( )的平台( )的色彩( )的楼阁
( )的诗文( )的洞庭( )的传说
迷人
壮美
不朽
浩瀚
动人
答案:
“浩瀚的洞庭”对应的是课文第4自然段,“壮美的楼阁”对应的是课文第2自然段,“不朽的诗文”对应的是课文第3自然段,“动人的传说”对应的是课文第5自然段。
3.结尾段的话分别是对课文哪一段内容的概括 请写在相关的段落中。
选做题
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江南第一楼 ”呢
提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知识,合情合理即可。
随堂演练
一、 形近字组词。
  
牌( ) 犹( ) 诵( ) 仲( )
脾( ) 优( ) 桶( ) 种( )
牌楼
脾气
犹如
优秀
诵读
水桶
伯仲
种花
二、读一读,记一记,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金碧辉煌 飞凤展翅 苍劲有力 千古传诵
水天一色 碧波万顷 泪如雨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的爱国诗篇感人肺腑,千古传诵。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踏进( )大门,迎面是用十二块紫檀木拼成的巨幅屏风,上面刻着(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苍劲有力的字一个个比拳头还大。爸爸说,文章中“(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岳阳楼
宋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鄱阳湖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良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 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
问题:短文通过描写鄱阳湖在( )( )和( )情况下的景致,表现了它的美丽多姿。
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都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风平浪静
微风吹过湖面
湖面狂风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