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及其重要作用;
2·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3·认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了解煤和石油的形成,设问有人把树叶以及动物的尸体埋在地下,希望过一段时间后可得到石油,该方法是否可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化石燃料的燃烧
仔细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完成学案。
1、三大化石燃料:煤:“ ”、“黑色的金子”;石油:“ ”;天然气
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 。它们都是 。
2、化石燃料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 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时会转化为 和 ,会造成环境污染。 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3、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 分离出石油气、汽油、柴油等。这是 变化。
4、选择燃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会产生多少烟;是否易于点燃;是否生成污染性气体;能释放多少热量;是否能稳定地燃烧;是否容易获取;价格是多少等。
活动天地:
(1)为什么烧烤常用木炭,而不是表中的其他燃料?
。
(2)确定下列用途所应选择的燃料,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乡村住房供暖: 。价格便宜,容易获取,使用安全。
市居民做饭: 。清洁,稳定燃烧。
5、在线测试:书写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
定1法(有机物燃烧配平)
先假设有机物的系数为1,再配C、H;再从右往左配O;若有分母最后去分母。以C2H2为例。
①假设C2H2系数为 :1C2H2 + O2 — CO2 +H2O;
②再配C、H:左边C数目是2,在CO2前面配 ,左边H数目是2,在H2O的前面配 。1C2H2 + O2 — 2CO2 +1H2O;
③再配O:右边O数目是5,在O2前面配 ,1C2H2 +5/2O2 — 2CO2 +1H2O;
④ :2C2H2 +5O2 4CO2 +2H2O;
练习(1)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石油综合利用:石油裂解是 变化,改变石油中的分子,使大分子断裂为小分子,再将小分子按需要组合成大分子。
2、煤的综合利用:
方法
条件
产物
用途
气化
使煤在 的情况下不充分燃烧
CO、H2、CH4等
焦化
固体: 。
液体: 。
气体: 。
液化
在 下,在催化剂等作用下使煤发生裂解并加氢
汽油、煤油、柴油等
3、如何解决能源危机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1)节约 :节约用电;节约用煤;研制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2)提高燃料的 :改进燃料燃烧设备和技术,使燃料充分燃烧;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后综合利用。
(3)开发利用 : 、核能、氢能源、 、地热能、潮汐能。
跟踪练习:
1·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潮汐能 C.风能 D.氢能
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C. 氢气 D.煤
3·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H的质量分数为 。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2·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汽油 B.石蜡 C.煤油 D.煤焦油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据测算,海域可燃冰资源量达几百亿吨油当量,其远景资源量与海域和陆地油气资源量相当,可燃冰被视为即将取代油气的新能源.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是 ;
(3)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作为新能源,可燃冰的优点有 (填字母)
A、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B、开采中甲烷气体泄漏,比二氧化碳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C、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甲烷气体,能量高,燃烧值大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及其重要作用;
2·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3·认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了解煤和石油的形成,设问有人把树叶以及动物的尸体埋在地下,希望过一段时间后可得到石油,该方法是否可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化石燃料的燃烧
仔细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完成学案。
1、三大化石燃料:煤:“工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
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们都是混合物。
2、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时会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会造成环境污染。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3、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石油气、汽油、柴油等。这是物理变化。
4、选择燃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会产生多少烟;是否易于点燃;是否生成污染性气体;能释放多少热量;是否能稳定地燃烧;是否容易获取;价格是多少等。
活动天地:
(1)为什么烧烤常用木炭,而不是表中的其他燃料?
花费较少、比较干净且安全。
(2)确定下列用途所应选择的燃料,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乡村住房供暖:煤炭。价格便宜,容易获取,使用安全。
市居民做饭:燃料酒精、天然气。清洁,稳定燃烧。
5、在线测试:书写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
定1法(有机物燃烧配平)
先假设有机物的系数为1,再配C、H;再从右往左配O;若有分母最后去分母。以C2H2为例。
①假设C2H2系数为1:1C2H2 + O2 — CO2 +H2O;
②再配C、H:左边C数目是2,在CO2前面配2,左边H数目是2,在H2O的前面配1。1C2H2 + O2 — 2CO2 +1H2O;
③再配O:右边O数目是5,在O2前面配2/5,1C2H2 +5/2O2 — 2CO2 +1H2O;
④去分母:2C2H2 +5O2 4CO2 +2H2O;
3、定1法(有机物燃烧配平)
先假设有机物的系数为1,再配C、H;再从右往左配O;若有分母最后去分母。以C2H2为例。
①假设C2H2系数为 :1C2H2 + O2 — CO2 +H2O;
②再配C、H:左边C数目是2,在CO2前面配 ,左边H数目是2,在H2O的前面配 。1C2H2 + O2 — 2CO2 +1H2O;
③再配O:右边O数目是5,在O2前面配 ,1C2H2 +5/2O2 — 2CO2 +1H2O;
④ :2C2H2 +5O2 4CO2 +2H2O;
练习(1)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石油综合利用:石油裂解是化学变化,改变石油中的分子,使大分子断裂为小分子,再将小分子按需要组合成大分子。
2、煤的综合利用:
方法
条件
产物
用途
气化
使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充分燃烧
CO、H2、CH4等
作燃料气和化工原料
焦化
隔绝空气加强热
固体:焦炭。
冶金工业重要原料
液体:煤焦油。
化工原料
气体:焦炉气。
燃料
液化
在高温高压下,在催化剂等作用下使煤发生裂解并加氢
汽油、煤油、柴油等
作液体燃料
3、如何解决能源危机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1)节约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煤;研制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2)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改进燃料燃烧设备和技术,使燃料充分燃烧;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后综合利用。
(3)开发利用新能源:太阳能、核能、氢能源、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跟踪练习:
1·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潮汐能 C.风能 D.氢能
【答案】A
【解析】解: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潮汐能、风能、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A。
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C. 氢气 D.煤
【答案】C
【解析】天然气、石油、煤属于传统三大化石燃料,故选择C。
3·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H的质量分数为 。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答案】(1)太阳能;天然气;25%;热;
(2)c;
【解析】(1)天然气在短时间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太阳能;天然气;25%;热;
(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填:c。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答案】D
【解析】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A不符合题意;B、石油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B不符合题意;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最清洁的燃料,C不符合题意;D、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燃料,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 汽油 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
【答案】D
【解析】解: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煤焦油不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D。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据测算,海域可燃冰资源量达几百亿吨油当量,其远景资源量与海域和陆地油气资源量相当,可燃冰被视为即将取代油气的新能源.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是 ;
(3)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作为新能源,可燃冰的优点有 (填字母)
A、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B、开采中甲烷气体泄漏,比二氧化碳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C、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甲烷气体,能量高,燃烧值大
【答案】(1)混合物;
(2)低温和高压;
(3)CH4+2O2CO2+2H2O;
(4)AC。
【解析】(1)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可燃冰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故填:低温和高压;
(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4)由题干信息可知,可燃冰的优点是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甲烷气体,能量高,燃烧值大;故填:AC。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课后测评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2·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煤油
5·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6·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7·今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C.一种可再生能源 D.一种可以燃烧的固态水
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9·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息息相关.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熟石灰是松散的粉末,将它调成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12·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 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 ______ 选填“单质”或“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 ______ .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______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 ______ 个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完全燃烧生成和 ______ .
1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14·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露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课后测评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B、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C、木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是无机燃料,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答案】A
【解析】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答案】C
【解析】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错误;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D.燃烧、摩擦等都可以产生热能,所以说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得到热能是错误的,故错误。
故选C。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煤油
【答案】A
【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正确;
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C、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D、煤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烟尘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故错误。
故选A。
5·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答案】D
【解析】页岩气与天然气一样,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页岩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变小。故选D。
6·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答案】D
【解析】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正确;
C.管道煤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故正确;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0)=24:5,故错误。
故选D。
7·今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C.一种可再生能源 D.一种可以燃烧的固态水
【答案】B
【解析】A.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可燃冰的热值高,完全燃烧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故正确;
C.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D.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不是水,故错误。
故选B。
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答案】C
【解析】(1)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B.汽油燃烧会产生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属于理想燃料,故错误;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填C。
9·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答案】C
【解析】解: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相同所含分子数相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分子即同体积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需要更多的氧气;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需要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的燃料进气量减少或增大空气进入量.故选C.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息息相关.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熟石灰是松散的粉末,将它调成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元素;
【解析】通过改变对煤粉的加工,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故填: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答案为:元素.用熟石灰沙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1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答案】(1)天然气;石油;(2)碳;二氧化硫;地球温室效应
【解析】(1)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产品。
(2)煤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使用脱硫煤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地球温室效应。
12·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 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 ______ 选填“单质”或“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 ______ .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______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 ______ 个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完全燃烧生成和 ______ .
【答案】物理;三;氧化物;价;混合物;;水
【解析】解: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价;故答案为:物理;三;氧化物;价; 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完全燃烧生成和水;故答案为:混合物;;水; 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价;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完全燃烧生成和水.1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答案】(1)煤、石油、天然气;
(2)C+H2OCO+H2;
(3)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ABC。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煤、石油、天然气;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与水蒸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故填:C+H2OCO+H2;
(3)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故填: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已探明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值大;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在深海中,开采较困难;故填:ABC。
14·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露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混合物;
(2)CH4+2O2CO2+2H2O;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3)甲;
(4)1:1;CO+2H2CH3OH。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可知,天然气水合物中由水、甲烷、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为一种混合物;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3)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故报警器应安装在甲位置;
(4)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