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模块考试化学综合练习(苏教必修一)[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州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模块考试化学综合练习(苏教必修一)[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1-21 11: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州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模块考试
化学(必修一)综合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K-39
Cu-64 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水银 C、不锈钢 D、黄铜
2、 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钠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很软,在新材料领域没有用途
D、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时,立即放出氧气
3、 下列气体排入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2 B、SO2 C、NO2 D、NO
4、 放射性核素可用于治肿瘤,该核素中子数是( )
A、19 B、53 C、72 D、125
5、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A、Cu B、SiO2 C、Al2O3 D、FeS
6、 关于盐酸、硫酸、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含氧酸 B、都属于强电解质
C、都容易挥发 D、都能与金属Mg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7、 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所示,判断瓶中注入的液体是( )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水 D、KBr溶液
8、 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A、通入氯气 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
9、 将表面已完全氧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10、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
A、NO B、NH3 C、O2 D、CO
11、 下列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 )
A、氧化物 B、酸式盐 C、含氧酸 D、没有合理选项
12、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SO3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使碘化钾试纸呈蓝色
B、向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
D、在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 ==CO2(+H2O
B、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 ==H2(+Fe3+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H2O
15、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0.012kg12 C中所含的原子数
B、2g氢气所含氢原子数目为NA
C、标况下,22.4L NH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D、1 L 1 mo1·L-1 NaCl溶液中所含有的Na+离子数目为NA
二、非选择题
16、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强酸,你能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在HCl、Cl2、O2、NH3、NO2、CO2、H2、SO2等中,
(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造成的;
(3)比空气轻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水作溶剂,可进行喷泉实验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
(5)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0.7 mol 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个水分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_,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在_______mL 0.2 mo1·L-1 NaOH溶液(密度为1 g·cm-3)中含1g溶质;配制50mL0.2 mo1·L-1 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__________g。
19、根据硫酸及其盐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将适量的蔗糖放入一烧杯中,再加入浓硫酸,观察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表明浓硫酸具有 性、 性。
(2) “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反应路线。若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请你设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和(3)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一已磨成粉末的混合物试样, 是由下列六种物质中的若干种等量组成﹕ (A) NaCl  (B) KCl  (C) CaCl2 (D) CuSO4( 无水)  (E) Na2SO4  (F) Na2CO3 为了要确定该粉末试样的成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查了资料后, 研拟了一个检验粉末试样的流程图,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以下是该小组实验报告的一部份:
实验一:用烧杯取粉末试样约2g,加蒸馏水约100mL,搅拌后形成无色的透明溶液X。
实验二:在溶液X中加了盐酸,观察到在溶液中陆续产生气泡,至溶液不再冒气泡,溶液仍为无色透明( 贴上卷标Y) 。
实验三:在无色透明的溶液Y中,滴加BaCl2溶液,即见白色沉淀。
实验四: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分离出白色沉淀,得到透明的无色滤液Z。
实验五:在滤液Z中,滴入AgNO3溶液,则见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据上述实验报告,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哪两种物质 ﹖ ( 从(A) -(F)中选两项,填字母)
(2)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哪两种物质 ﹖ ( 从(A) -(F)中选两项)
(3)若只需回答上述(1)(2)的问题,你认为该小组同学不需要做哪两个实
验 (A) 实验一  (B) 实验二  (C) 实验三  (D) 实验四  (E) 实验五
22、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3、用Na2CO3固体配制1.00 mo1·L-1的Na2CO3溶液250mL。
(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 mL量筒;④100 mL容量瓶;⑤250 mL容量瓶;⑥天平;⑦100 mL烧杯。应选用的仪器(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称取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4、请你按要求填写下表,以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
混 合 物
实验方案
反应化学方程式
(1)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2)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
(3)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2
25、 实验室也可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中有0.5 mol电子转移,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1、B 2、A 3、A 4、C 5、B 6、B 7、C 8、C 9、C 10、B 11、C 12、D 13、A 14、D 15、B
二、16、(1) Fe+2H+= Fe2+ +H2↑ (2) CuO+2H+=Cu2++H2O
(3)CO32- +2H+= H2O+CO2↑ (4)Ba2+ +2OH-+2H++SO42-= BaSO4↓+2H2O
(5)Ba2+ +SO42-= BaSO4↓
17、(1)NH3 (2)SO2 、NO2 (3)NH3、H2 (4)HCl、NH3 (5)NH3、O2 、H2、
(6)SO2 、Cl2 (7)NO2
18、(1)12.6g,4.214×1023 ,1.4mol (2)SO2 ,H2 (3)125 2.5
19、(1)C ;SO2 ; 脱水性、强氧化性
(2)2Cu + O2 ==== 2CuO 、CuO +H2SO4== CuSO4 +H2O
20、(1)2Cl2+2Ca(OH)2== CaCl2 +Ca(ClO)2+2H2O (2)Ca(ClO)2
(3)Ca(ClO)2 + H2O+ CO2 == CaCO3↓+ 2HClO (4) (1)
21、(1)CD ﹔(2)、EF﹔(3)、DE 22、4.16 g 23、(1)①②⑤⑥⑦ (2)26.5g
24、
混 合 物
实验方案
反应化学方程式
(1)
将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
2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2)
将混合物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如:试管、蒸发皿等),加热。
2NaHCO3 Na2CO3 +H2O +CO2↑
(3)
向该FeCl3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l2
2FeCl2+Cl2 =2FeCl3
25、(1)KMnO4 MnCl2
(2)被氧化的的HCl的物质的量有0.15mol,有15.8g KMnO4参加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