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7张PPT。十六年前的回忆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出“被难、慈祥”等词语。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课文内容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作者介绍 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的女儿,主要作品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曾整理出版的《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知识链接 会写的字
多音字
夹便biàn:方便 便宜行事
pián:便宜 大腹便便jiā:夹板 内外夹攻
jiá:夹袄 夹被大腹便便 强qiǎnɡ:勉强 强词夺理
qiánɡ:坚强 争强好胜
jiànɡ:倔强强大 形近字
胖(pànɡ)肥胖
拌(bàn)拌嘴刑(xínɡ)受刑
型(xínɡ)新型
形(xínɡ)形状藉(jiè)慰藉
籍(jí)书籍饰(shì)装饰
怖(bù)恐怖揪(jiū)揪扯
瞅(chǒu)瞅一眼摩(mō)按摩
魔(mó)魔鬼按摩词语学习词语理解被难: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丧失生命。
造句:4月21日是几位矿友的被难日。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造句:我的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含糊:不认真;马虎。
造句:他总是含糊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局势:(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的发展情况。
造句: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局势很混乱。
轻易:文中指随随便便。
造句:她做任何事都不轻易放弃。纷乱:杂乱;混乱。
造句:我的思绪很纷乱。
僻静:(地方)偏僻清静。
造句:他进城后尽量走僻静的街巷。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造句:看恐怖电影的时候,他露出了惊悚的表情。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造句:商店搞促销,刚一开门,早已等候在外的顾客便一拥而入。 近义词会意——(领会) 含糊——(模糊)
占据——(占领) 恐怖——(恐惧)
沉着——(冷静) 残暴——(残忍)
粗暴——(粗野) 严峻——(严厉)
反义词含糊——(清楚) 残暴——(仁慈)
幼稚——(成熟) 粗暴——(温和)
沉着——(慌张)
词语辨析粗暴 粗野
相同点:都有“粗鲁、不文明”的意思。
不同点:“粗暴”指过分急躁,容易冲动,如:粗暴地批评、粗暴地叫嚷;“粗野”侧重指没礼貌。
运用示例:
1.他虽然表面上显得________,可是心眼儿却不错。
2.人们在筋疲力竭的时候会变得______,爱发牢骚。粗野 粗暴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请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试划分段落,并用小标题概括。整体感知 2~7自然段:被捕前从容工作
8~l7自然段:被捕时处变不惊
18~29自然段:法庭上沉着镇定
30~32自然段:遇难后全家悲痛1.学习第一部分。
(1)李大钊在那段时间对子女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课文解读 李大钊在那段时间陪伴子女的时间变少,且回答孩子的问题变得含糊不清。
因为李大钊希望他这样危险的工作不要让孩子们知道,以免给家人带来危险。 (2)从句子“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中,你从李大钊的身上品味到什么? 品味到他对亲人的慈爱与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大钊在就义前与难友合影 (3)研读下面句子: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①这一句李大钊的话有几个问号?他的意思是什么? 有两个问号。他的意思是: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②如果这样改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反问加强了语气,说明李大钊的态度非常坚决。 ③为什么李大钊不能离开北京? 李大钊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明白形势危急,虽然自己的处境万分危险,但仍然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④ 李大钊知道危险离他越来越近,却两次反问,强调不愿离开。你从这段语言描写又能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人?
一位临危不惧,对工作极其负责,把生命置之度外的革命者。
(4)第7自然段的两个“越来越”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越来越”说明局势随着时间、形势的发展一天比一天紧迫。
第二个“越来越”,说明随着局势的变化,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繁忙。
表现了父亲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2.学习第二部分。
(1)第8~17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 从敌人冲进来时“纷乱的喊叫”“沉重的皮鞋声”“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满脸横肉”“冷笑”等处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 (2)第8~17自然段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
在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时,父亲“不慌不忙”“惯有的严峻态度”,突出地展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时无所畏惧、沉着冷静的高大形象,也反映出他对敌人的极度蔑视。 (3)品读下面句子,思考:父亲为什么能不慌不忙?为什么这把枪是闪亮的小手枪?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一把闪亮的小手枪,说明父亲经常擦拭,已经做好了被捕、甚至自杀的准备,所以当时的父亲才会不慌不忙。这句话突出了父亲的沉着冷静。
(4)如果把第17自然段第一句中的“夺”字换成“取”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取”,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拿”的意思。“夺”带有野蛮的意味,更能表现敌人的凶狠残暴。 3.学习第三部分。
(1)“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请结合当时的情况,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想象一下“我”会想些什么。
十几天没见父亲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他又怎么样了呢?敌人会怎样折磨他呢?但愿我的父亲一切平安,真替他担心! (2)从“我”在法庭上的表现,可以看出“我”怎样的特点?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3)“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想象一下,父亲会在心里说些什么。
我的孩子,你懂事了,你长大了。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我可能很快就要牺牲了,你们不要为我感到过分悲痛,你们一定要把我的工作接着做下去。 (4)第22自然段中,面对敌人的凶狠,面对亲人的哭喊,父亲为什么能做到“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那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度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学习第四部分。
(1)在第30~32自然段中,家人的悲痛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家人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李大钊的遗志? 舅姥爷“从街上哭着回来”;“我”看到噩耗,“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等表现出家人的悲痛。从母亲让“我”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和“我”“咬紧牙”等处,可以看出家人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李大钊的遗志。 (2)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勉强”“低声”“微微点了一下头”说明“我们”全家人都处在极度的悲伤中。“昨天是4月28”,强调了父亲的被难日,突出了这一天让作者印象深刻,永远难以忘记,并照应文章开头。这也是文章第五次使用照应手法。 4.总结:课文是怎样表现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的?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
如“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表现了李大钊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2)通过语言来表现。
如“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 (3)通过行为来表现。
如“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表现了李大钊临危不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通过神态来表现。
如“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亲人深沉的爱。“不X不X”式成语
不慌不忙 不骄不躁 不卑不亢
不明不白 不离不弃 不理不睬拓展延伸父爱如山。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结构图示十六年
前的回忆 忘不了1927年4月28日——父
亲的被难日
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
被捕时父亲:不慌不忙
敌人:心虚、残暴法庭上:安定、沉着
被害后:全家悲痛忠于革命
精神伟大
为国捐躯
品质高尚
当堂测试 课文按照( )顺序写了父亲( )、( )、( )和( )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发生的事,因为( )。时间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法庭上李大钊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祭扫烈士墓。站在烈士墓前,你想到些什么?请以“站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句话开头,写一段话。课后习题 示例:站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浮想联翩。黄继光为了保护队伍的前进,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飞射的枪弹;董存瑞为了炸毁碉堡,用自己的身体和手臂充当炸药的支架;李大钊在严峻关头不撤离北京,用自己的冷静让敌人无可奈何;江姐忍着十指锥心的疼痛,咬紧牙关,不吐露一个字……正是这些战士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谢谢观看